建筑工程腳手架施工現場,工人大部分時間在高處攀登和進行懸空作業,不安全因素多、危險性大,如果施工人員在安全問題上產生麻痹思想,技術上不采取有效措施,會使有關腳手架的事故時有發生,從而造成人員傷亡、財產損失和對施工工期的影響。因此,腳手架施工現場人員應充分了解施工過程中的危險、有害因素,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防止事故的發生。
作業條件危險評價方法
作業條件危險性評價法(簡稱LEC法)是由美國的K.J•格雷厄姆和G.F•金尼提出的。他們研究了人們在具有潛在危險環境中作業的危險性之后,提出了這樣一種危險性評價方法:以所評價的環境與某些因素作為參考環境的對比為基礎,將作業條件的危險性做因變量(D),事故或危險事件發生的可能性(L)、暴露于危險環境的頻率(E)及危險嚴重程度(C)為自變量,并確定它們之間的函數式。根據實際經驗,他們給出了3個自變量的各種不同情況下的分數值,采取對所評價的對象根據情況進行“打分”的辦法,然后計算出其危險性分數值,再將危險性分數值劃分到危險程度等級表或圖上,查出其危險程度。
該評價方法的計算公式如下:D=L×E×C。式中:D——作業條件的危險性;L——事故或危險事件發生的可能性;E——暴露于危險環境的頻率;C——發生事故或危險事件的可能結果。其中D值越大,作業的危險性越大。作業條件的危險性D值的等級劃分如表1所示:
表1 D—危險性等級劃分表
危險性分值(D) |
≥320 |
≥160~320 |
≥70~159 |
≥20~69 |
<20 |
危險等級 |
Ⅴ |
Ⅳ |
Ⅲ |
Ⅱ |
Ⅰ |
危險程度 |
極度危險 |
高度危險 |
顯著危險 |
比較危險 |
稍有危險 |
L的取值范圍如表2所示:
表2 L—事故或危險事件發生的可能性
L值 |
10 |
6 |
3 |
1 |
0.5 |
0.2 |
0.1 |
事故發生的可能性 |
完全可以被預料到 |
相當可能 |
可能 但不經常 |
完全意外,很少可能 |
可以設想,很少可能 |
極不可能 |
實際上 不可能 |
E的取值范圍如表3所示:
表3 E—暴露于危險環境的頻率
E值 |
10 |
6 |
3 |
2 |
1 |
0.5 |
暴露于危險環境頻繁度 |
連續暴露 |
每天工作時間暴露 |
每周1—2次暴露 |
每月暴露1次 |
每年幾次暴露 |
非常罕見的暴露 |
表4 C—發生事故或危險事件的可能結果
C值 |
100 |
40 |
15 |
7 |
3 |
1 |
事故造成后果的嚴重度 |
10人以上 死亡 |
數人死亡 |
1人死亡 |
嚴重傷殘 人數多 |
有重傷殘 |
有傷殘 |
危險、有害因素存在部位
根據施工現場腳手架生產安全事故資料的統計分析及現場調查,施工現場腳手架危險、有害因素有坍塌、高處墜落、物體打擊、機械傷害、車輛傷害、火災、觸電、雷擊、人員擁擠踩踏、其他傷害等,其存在部位見表5。
表5 危險有害因素及其存在部位一覽表
序號 |
危險、有害因素 |
存在部位(主要設備) |
1 |
坍塌 |
腳手架 |
2 |
高處墜落 |
腳手架 |
3 |
物體打擊 |
腳手架、腳手架下施工區域 |
4 |
機械傷害 |
電圓鋸 |
5 |
車輛傷害 |
施工區域 |
6 |
火災 |
配電線、木料堆放處 |
7 |
觸電 |
配電線、空氣壓縮機 |
8 |
雷擊 |
上一篇:油庫風險評價報告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建县| 木里| 康乐县| 德钦县| 乾安县| 马山县| 昭苏县| 咸阳市| 翁牛特旗| 富锦市| 始兴县| 贵阳市| 乡城县| 甘肃省| 汪清县| 皮山县| 岳阳县| 丰台区| 佛坪县| 应用必备| 壶关县| 廉江市| 张北县| 甘洛县| 双柏县| 临湘市| 休宁县| 南部县| 岚皋县| 鄂托克前旗| 临夏县| 巴南区| 平和县| 长泰县| 临西县| 墨竹工卡县| 苍溪县| 屏东县| 德化县| 渭南市| 桓台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