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已有一些學校開始實施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OSHMS)認證,這無異對提升中小學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水平,減少各種意外傷害將起到積極有效的作用。但從審核中發現,有不少學校危險源識別不充分,控制不充分,不能完全結合學校職業健康安全管理的特點,審核員在審核中也未能發現,導致審核重點把握不到位。下面就學校開展OSHMS審核中的幾個重點要素的審核談幾點個人的看法。
一、危險源識別充分性的審核
OSHMS審核是以危險源的識別、評價、風險控制措施策劃、實施風險控制以及監測測量和改進為主線展開的審核。顯然對學校實施OSHMS審核,應了解其危險源識別的充分性及評價的合理性。GB/T28001:2001標準4.3.1要求,識別危險源應考慮組織常規和非常規活動;所有進入工作場所的人員(包括合同方人員和訪問者)的活動;工作場所的設施。
在學校場所內活動的人員包括教職工和合同方(學生)及其他訪問者,故審核中應關注師生的職業健康安全管理狀況。學生這支群體帶有很強的特殊性,他們每天在學校的活動時間長,人數遠高于教職工的人數,天性活撥好動,生理、心理知識、社會知識、生活經驗、安全意識等相對成年人缺乏,且正處于心理、生理發育階段,所以,可能導致的職業健康安全事故相對較多。據有關教育部門的調查分析結果表明,學校發生安全事故主要集中在A.教學設施不完善,如體育器材超期服役或帶傷作業,缺乏維修,特別是大件體育器械,如籃球架、籃球板、跳箱、山羊、單雙杠等,不符合安全標準、安裝不當、超期使用、老化等,造成安全事故;B.危險建筑物意外倒塌;C.樓道、通道、臺階、校門等處發生擁堵擠壓造成意外傷害;D.火災、食物中毒、實驗室通風不良造成有害氣體中毒,電線老化造成觸電,化學品灼傷;E.校內外刑事治安案件;F.文體活動意外傷害,如體育課運動要領不得當造成傷害,旅游、游泳、社會實踐活動中發生的高空墜落、溺水等傷害;G.校內外交通事故。除此之外,與健康有關的問題集中表現在學習負擔過重,心理壓力增大,運動量不足而引發的生理疾病及校內外流行病、傳染病等。據教育部門的有關調查表明,溺水、中毒、建筑物倒塌、交通事故、治安事件等是當前中小學傷害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審核員在審核其危險源辯識的充分性和評價的合理性時應注意學校活動特點、以往本單位和其他兄弟單位安全事故歷史、相關法律/法規要求。
二、與學校有關的法律/法規識別充分性的審核
標準要求組織應識別和獲取適用的法規和其他職業健康安全要求。與職業健康安全有關的法規和要求非常之多,審核中常用的法規包括《安全生產法》、《勞動法》、《消防法》、《傳染病防治法》、《食品衛生法》、《化學危險品管理條例》等,還應注意針對學校使用的法規,如《教育法》、《教師法》、《職業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中小學校建筑設計規范》、《學校衛生工作條例》、《中小學校教室采光和照明標準》、《電視教室座位布置范圍和照度衛生標準》、《學校食堂與學生集體用餐衛生管理規定》、《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禁止使用童工規定》、《中小學校實驗室工作的規定》以及省、市、地與學校安全健康管理有關的條例,審核員在審核之前應充分收集相關法規要求,對法規了解的越多,審核的充分性就越能保證。
三、運行控制要素審核的重點
審核運行控制要素時應密切結合學校常見安全事故預防、生理心理疾病預防展開審核,本著抓住重點、關注一般的原則。因此,學校OSHMS運行控制審核應重點抓住以下內容:
1.對學校安全管理和安全檢查制度的建立健全情況的審核
學校在建立OSHMS過程中,是否健全有關的安全管理制度,如門衛制度、值班制度、校內交通管理制度、設備設施管理制度、安全檢查制度、重點要害部位管理制度、食堂管理制度、校內安全保衛制度、重大事故登記調查監控制度、學生安全行為規范、實驗室安全管理制度等,這些管理制度對規范學校的安全管理是非常必要和有效的,同時應完善相應的安全檢查制度,但這些制度也是許多學校目前缺乏的。
2.對安全教育情況的審核
目前有許多中小學課堂上對青少年校內外活動安全、衛生防病、飲食安全、交通安全、自我保護、自救技能訓練仍是空白。學校實施OSHMS,應將安全教育、培養自我保護的能力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環節引起高度的重視。每年3月最后一周的星期一為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開展形式多樣的安全教育、強化學生安全意識是非常有必要的。安全教育內容一般應包括:交通安全教育、消防安全教育、食品衛生安全教育、用電安全教育、實驗、實習和社會實踐安全教育、網絡安全教育、勞動及日常行為安全教育等。
3.對體育課的安全狀況審核
體育課比較易發生意外傷害,一方面是體育器材帶傷使用,超期服役,器材不符合安全衛生標準;另一方面是運動常識、生理衛生常識教育缺乏;再者是運動技術指導、安全保護工作及示范動作及準備整理活動不到位;體育教學應遵循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符合學生年齡、生理、氣候條件,嚴格按教學大綱進行;審核員審核中應抓住上述問題獲取審核證據。
4.對實驗室和實驗課的審核
實驗室實驗桌布置、給排水系統、通風系統、用電、用氣等均應符合中小學建筑設計規范要求,實驗室應配備學生安全操作守則;化學實驗室涉及化學危險品管理應符合《化學危險品管理條例》。實驗室應有火災、中毒、化學品泄露的應急預案。
5.對宿舍管理、安全保衛、衛生狀況審核
宿舍應建立24小時值班制度,出入登記制度,消防器材配備是否符合規格,安全疏散通道應暢通,宿舍內有疏散圖;學生宿舍不得私自接線,不得使用電褥子、電爐等大功率電器,不得存放煤油燈、蠟燭、煙花爆竹、煤氣罐等易燃易爆品;是否有教育部門、建設部門鑒定的危房。
6.對飲食衛生的審核
學校是否能認真執行《食品衛生法》、《學校衛生工作條例》,飲用水是否符合飲水衛生標準,食堂是否取得衛生許可證,食堂設備設施及食品加工、儲存的環節是否符合關于學生集體用餐衛生管理的有關規定;學校食品采購必須索證,不得在無許可證的單位或個人購買食品,也不得允許無營業執照和衛生許可證的單位或個人在學校內經營食品;食堂工作人員應經衛生防疫部門批準持證上崗,并定期體檢。應有食物中毒預案。
7.對校園秩序的審核
審核中應關注校園的節假日、夜間值班、外來人員管理;安全警示標識、警示語是否齊全、二層以上窗戶及活動平臺是否有護欄;校內道路平整、車輛管理;對懸掛物、高處堆物管理;教學樓、宿舍樓、校園照明;校門口、樓梯口的疏散等;是否注意學校周邊環境的建設。
8.對大型集體活動管理的審核
是否提前識別不安全因素,應有預防措施和逃生應急預案;學校組織大型集會、結社活動應符合法律法規要求;學校嚴禁組織學生參加參加超越其年齡范圍、無自我保護能力范圍以外的各類活動,如撲救火災、防洪、商業慶典、擦洗交通隔離物、高層作業等;學校組織實驗、實習應堅持無毒、無害和體力力所能及。
9.對教育、教學、課后自習的審核
學校教育、教學應嚴格按照教學大綱進行,課外作業應符合年齡特點,防止超負荷,嚴格按照教委的規定執行,嚴禁體罰行為和侮辱行為,堅持兩操一課,德育教育內容應健康。
10.對疾病預防工作的審核
學校應對新入學的學生實施健康體檢,對教師進行定期體檢,并建立健康檔案;學校應嚴格執行學生集體服用藥品和保健品的有關規定,按衛生部門要求做好疾病預防工作。
11.安全事故報告和處理的審核
是否有事故報告處理制度,發生事故應堅持四不放過,防止瞞報、謊報、拖延。
總之,通過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審核,應起到真正幫助學校推動安全管理的作用,減少傷亡事故,為國家培養合格的人才,提高學校、家長、社會的滿意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