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入新世紀之初,黨和政府為強化安全管理,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2001年2月26日,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正式掛牌成立,統一行使國家安全生產監督職能;2001年3月28日,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成立;2001年4月21日,朱镕基總理簽署第302號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公布了《國務院關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責任追究的規定》;這充分說明了黨和政府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決心。
建國幾十年來,我們在安全管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通過不斷地總結實踐經驗,確立了"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生產方針,并采取了一系列的相關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機械工業系統開展的"安全性評價",促使出現的一批特級安全企業和安全級企業,就是一個例子。但是我們更應該看到在安全管理上的不足之處,這主要表現在:
1.我國職業安全衛生管理工作遠滯后于經濟建設步伐,近幾年來有的地方和部分企業還不同程度的削弱了安全管理機構和職能,減少了對安全方面的資金投入,導致重大惡性事故頻頻發生,職業病人數居高不下,每年因此而造成的經濟損失近800億元,這給我們每一個人,特別是擔負領導工作和從事安全管理的工作者敲響了警鐘;
2.國際上職業安全衛生標準一體化呼聲越來越高,安全管理水平和安全衛生科學技術水平提高很快,發展迅猛,在這方面我國不僅是落后于發達國家,就是與韓國、泰國比也有差距,這就使我們在國際交往和經濟活動中處于被動地位;
因此我們必需下決心改變落后和被動的局面,盡快推行與國際接軌的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OHS),以建立健全企業安全生產自我約束機制,提高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的科學技術水平。
一、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標準(OHSMS)的產生及建立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OHS)的作用
1.OHSMS標準的產生
國際社會對安全管理日益關注的同時,人們注意到質量管理體系(QMS)自ISO9000系列標準頒布以來,在質量管理方面所取得的卓越成效,八十年代開始,一些發達國家即開始實施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活動,一九九六年英國挪威等國家先后借鑒QMS體系的思想和方法,提出《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指南》等各自國家標準,但由于職業安全衛生涉及到勞工利益、國家利益和國家主權等問題,未能就制定國際統一標準問題達成一致意見。我國1996年開始研究這方面工作,1999年10月13日國家經貿委發布了《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試行標準》,并且為了推動這一工作的開展,相應的成立了咨詢中心和認證中心。
2.建立OHS體系的作用
根據國際上已開展OHS認證國家的經驗,通過建立OHS體系,提高了安全和職業衛生管理科學技術水平和安全衛生性能,改善作業環境和條件,從而減少事故發生的可能性和職業病發生頻率,確保職工安全和身體健康,并進而收到以下效果:
(1)提高職工勞動效率和創造能力,提高企業經濟效益;
(2)樹立企業良好形象,提高企業在國內和國際市場上的競爭能力;
(3)減少事故和職業病及因此而造成的經濟損失;
(4)有利于企業、社會和國家的穩定和發展。
二、對OHSMS的認識和理解
OHSMS標準的具體內容這里就不作介紹了,請參閱原文(國經貿廳安全〔1999〕447號文《關于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試行標準有關問題的通知》,這里僅將其與大家較為熟悉的QMS認證和安全性評價作一對比,以加深對它的認識和理解。
1.與QMS認證比較
OHS與QMS不僅是管理體系與思想方法相同,而且開展認證的具體作法也有許多相似之處,因此開展了質量認證的企業,對開展職業安全衛生認證就較為熟悉了。
同時企業開展OHS與QMS認證的根本目標也是一致的--為了提高企業經濟效益,樹立企業良好形象,增強企業的競爭能力;但具體目的則是不同的,前者是為了確保職工安全和健康,后者則是為了確保產品質量,從這個意義上講,對機械、冶金等工廠而言,因煤氣不直接與產品質量發生關系,因此在QMS評審時,一般不把煤氣發生站及煤氣凈化、輸送系統作為評審對象;但OHS評審則不同,因煤氣發生站及其凈化,輸送系統是工廠危險性較大的部位,也是發生煤氣中毒、爆炸、火災等事故較多的場所,因此將是開展OHS評審的重點,故我們從事煤氣生產、管理、技術及擔負各級領導工作的人員,應該率先學習、熟悉OHSMS標準,并結合本站的具體情況,作好建立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的準備,為提高我們的職業安全衛生管理水平和科學技術水平,確保煤氣系統安全生產和職工健康作貢獻!
2.與安全性評價比較
安全性評價是在歸納事故發生規律的基礎上,評價系統安全的程度。這不論是管理水平上,還是科學技術水平上,都較之過去的傳統管理方法有很大的進步,機械行業近十幾年來,堅持開展安全性評價確實取得了一定的成績,通過安全性評價的企業,絕大部分事故頻率下降就充分說明這一點。但是安全性評價有它不足之處:
(1)安全性評價是由機械工業部制訂統一標準,評審組按這個統一的標準對各企業進行評審。而各個二工廠的具體情況并非完全一樣,有其各自的特點,因此有些地方就不太切合實際。如:標準中規定有直梯就必需有護欄,這對建筑物要求是可行的,但對大型機床設備這樣要求就不盡合理了,即不適用,又使人有畫蛇添足之感,因此我廠大型機床產品上的梯子至今也未設計護欄(國際上各國同類型產品也是如此),本廠自用的大型機床上的梯子,在安評時不得已裝上護欄,過后又都把護欄拆下來了,這不但未取得作用,反而造成不必要的浪費;
(2)標準中所列項目,企業沒有的項就視同已達到標準要求,直接得分,這樣就無形中提高了缺項較多企業的得分率,輕而易舉地達到"安全級"或"特級安全"企業標準,掩蓋了自身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即未達到安評的目的,又埋下了產生事故的隱患;
(3)在安全性評價標準中,規定總分為1000分,其中現場管理為760分,即占76%,也就是說偏重于對現場的評價;
而OHS不僅是與國際接軌的標準化管理,其本身具有先進性、科學性,且在原則上有國家統一標準可遵循,在對各個企業進行具體評審時,則以本企業自身按國家統一標準結合企業實際情況而編制的體系文件為評審依據,這樣不僅是既堅持了統一的高標準,又切合各個企業的實際情況。另外在OHS評審過程中,首先是對體系文件進行評審,然后按文件要求對現場抽樣檢查,也就是說既重視現場,更注重軟件管理,克服了安評側重于現場的弊病。
三、如何建立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及開展認證
1.首先要組建一個有職有權的工作班子,這個班子直接在企業安全第一責任人和分管安全工作副職的領導下進行工作。
2.組織學習培訓,首先是對專門工作班子的成員和最高管理層培訓,然后分層次、分階段開展全員培訓,做到人人皆知,個個參與,造成一個宣傳貫徹OHSMS標準的聲勢。
3.OHS體系設計:
(1)制訂職業安全衛生方針,指明工作方向,明確奮斗目標。
(2)確定組織管理機構,這是分配職能和確定管理程序的前提。在確定機構時盡量避免和減少部門職能交叉,并且要相對保持穩定,否則機構一變后面都要跟著變。
(3)進行職能分配,首先要把OHSMS標準中的各要素全面展開并轉換成職能,然后按管理機構各部門的職責進行職能分配,既要保證標準中的各項要素都分配到有關職能部門,避免遺漏;又要堅持一項職能由一個部門主管的原則。
(4)決定體系文件層次結構。OHS體系文件較多,一般可按三個層次分為三類:
A層次:管理手冊,是根據OHSMS標準及本企業職業安全衛生方針和目標來全面描述本企業OHS管理體系文件,主要供中、高層管理人員和第三方審核機構審核時使用,它的主要內容應包括方針、目標、指標、管理方案及評審工作等;
B層次:程序文件,是根據本企業管理手冊要求,對各職能部門活動程序進行描述的文件,主要供相應的職能部門使用;
C層次:作業文件,是按照管理手冊和程序文件的要求,描述現場和各工作崗位如何完成某項工作任務具體作法的文件,主要供班組和個人使用。就煤氣發生站(或分廠)而言,這是我們的重點之所在,也就是說我們要按照企業A層次和B層次文件要求,進一步完善煤氣站(或分廠)自身的崗位責任制、交接班制度、技術操作規程、安全技術規定、事故處理規程、設備維修制度及規定、化驗制度及規定等,并認真貫徹執行,作好各部位運行、檢測記錄和規定的各項化驗記錄。
(5)編寫體系文件。編寫體系文件的原則可用三句話來概括:
寫你要做的--凡OHSMS標準中所要求的均要結合企業實際情況,分別寫到相應的體系文件中去;
做你所寫的--凡是體系文件寫到的,均要按文件要求做到;
記你所做的--將你所做的準確的記錄到相應的體系文件中去。
編寫體系文件的基本要求是要滿足六性,即:系統性、法規性、協調性、見證性、唯一性和運用性。
4.實施運行和評審
應該說組建專門工作班子即建立OHS體系的開始,也即是實施運行的開始,整個過程在持續改進的基本思想指導下,周而復始地進行"計劃、實施、監測、評審"活動,使體系不斷地修正和完善,最終實現預防和控制工傷事故、職業病及其它損失的目的,如下面示意圖所表示的那樣:

OHS審核內容包括文件審核和現場審核兩部分,前者采用查閱文件、記錄、與有關人員面談、試卷等方式進行;后者主要是通過選擇有代表性的現場抽樣檢查方式進行。
OHS審核方式,首先是進行內審,檢查與確認體系各要素實施的效果和不足之處,發現問題采取糾正措施,這是進一步改進、完善體系的強有力手段;在內審的基礎之上,由企業最高管理者組織有關人員對OHS體系進行管理評審,然后向國家經貿委認可的認證機構提出OHS管理體系認證申請,由認證機構組織有關人員按規定的程序進行評審(一般稱之為外審),最后寫出審核報告,作出評審結論,簽發認證證書。
OHS認證證書的有效期為三年,在有效期內每年至少監督審核一次,三年期滿,企業提前三個月再次向認證機構提出,申請,由認證機構進行全面復評,重新確認企業的OHS體系是否持續有效,決定是否核發認證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