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HMS(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management system)是在國際上興起的一種現代安全健康管理模式。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標準化的提出根本上出于兩方面因素:第一,隨著生產的發展,職業安全健康問題的不斷突出,人們在尋求有效的職業安全健康管理方法,期待有一個系統的、結構化的管理模式;第二,在世界經濟貿易活動中,企業的活動、產品或服務中所涉及的職業安全健康問題受到普遍關注,需要統一的國際標準規范相關的職業安全健康行為,特別是ISO9000、ISO14000 標準在世界范圍內的成功實施,促進了國際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標準化的發展。
OSHMS的形成是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新形勢下,西方工業發達國家為保護自己的商業利益而采取的協調行動。20世紀80年代末,在國際上出現安全衛生標準協調一體化(Harmonization of Safety and Health Standards)的傾向,因為美、歐等工業發達國家認為,發展中國家在國際貿易飛速發展的過程中,越來越多地參與經濟活動,而由于發展中國家在改善勞動條件方面的投入不夠,使其生產成本大大降低,從而造成發達國家在經濟貿易中處于不利地位,因此,必須開始采取協調一致的行動對發展中國家施加壓力和采取限制行動。包括近年來的許多經濟貿易和勞工安全衛生的國際會議上,美國、德國等西方發達國家還一再提出這個問題。進入到90年代后期,在國際職業安全衛生標準一體化的影響下,國際標準化組織(ISO)一直努力使OSHMS成為與ISO9000、ISO14000類似的規模,但始終未獲通過。國際勞工組織(ILO)從1998年開始指定國際化的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文件,專門召開了兩次會議形成了一個ISO的OSHMS指南。在1999年4月第15屆世界職業安全健康大會上,ILO負責人指出,ILO將向貫徹ISO9000和ISO14000進行認證那樣,進行開展企業企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工作。經過與ISO協商,2000年2月又發表了推動OSHMS工作的報告書,使OSHMS形成一個國際行動。2001年6月,在第281次理事會會議上,國際勞工組織理事會審議、批準印發職業安全健康體系導則(ILO-OSH2001),該導則是開展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工作最基本的國際規則,使得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的實施成為今后安全生產領域最主要的工作內容之一。
上一篇: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基本要素
下一篇:安全管理體系認證的四種誤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