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制與實施《HSE管理方案》是企業職能部門實施HSE管理的基本模式,是企業管理層優化資源投入,消除和控制生產裝置、關鍵部位危險、有害因素和影響的程序化操作,必須與企業和生產風險管理相協調統一,決不能脫離生產過程危害和有害因素的辨識、評價和更新這一動態過程而獨立。
1 更新和保持適用國家法律法規、行業標準的有效性
企業應建立組織嚴密的信息收集和交流機制,獲取并定期更新適用的健康、安全、環境法律、法規、標準和其它要求,及時傳達到基層單位和員工,指導健康、安全與環境危害和影響的辨識、更新,并對比檢查企業對法律、法規標準的執行情況,現有操作程序、管理規程和管理制度的適宜性和符合性。
2 科學開展危險、有害因素辨識
確定結合企業生產全過程控制要點,劃分作業活動,系統的辨識與作業有關的健康、安全與環境危險、有害因素,在目前控制措施適當情況下對各項危險、有害因素的影響作出主觀判斷,有關環境因素和影響的調查應包括企業的過去、現在、將來可能發生的活動過程。
3 評價、更新危險、有害因素
選擇適用定性、定量安全評價方對確定危險、有害因素和影響進行評價,核心是評價確定的健康、安全與環境危害影響是否可以承受,以確定重大環境,危險因素和影響,并篩選確定對危害、有害因素精細控制和消減的先后次序,為確立HSE管理方案目標、指標提供依據,同時定期進行危險、有害因素的更新工作,對管理控制進出新的需求,促進健康、安全與環境績效持續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