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國家石油企業的石油開發始于60年代中期,70年代立法,對安全和技術提出具體要求,1990~1992年更新立法,目標朝向功能的需要。1991和1992年,挪威石油管理局(NPD)頒布了有關“石油工業采用風險分析”和“應急準備分析”的新法規。使挪威的HSE管理又上了一個臺階。挪威的HSE管理主要表現在:
1、結構化的安全管理體系
安全管理體系具有多個要素和工具。(如下圖):
結構化和體系的管理為安全目標、安全程序、特殊安全要求和通常安全狀態。特殊工具如安全等級系統、安全工作分析、不安全行為審核。在這個由結構、計劃和工具組成的體系中,風險分析是一個威力巨大的因素。
2、將風險分析和應急準備分析作為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
新法規要求所有的活動,包括設計、安裝、操作和企業,都要進行風險分析。分析必須建立在危害、潛在事故和它們原
因的識別的基礎上。新法規中對應急準備的定義范圍擴展到包括防止事故隱患發展成意外事故、或者防止和減輕意外事故有害影響所采取的所有技術上、操作上及企業上的措施。
有關風險分析和應急準備工作要由操作人員來承擔,所選用人員的素質是能夠勝任風險分析和應急準備,并且具有豐富的具體工作經驗。
3、 建立危害識別系統
危害識別過程分為5個要素:
---對操作、任務或系統的說明;
---危害識別會議;
---識別的危害、潛在的后果和潛在發生的評估;
---一個當前的安全體系所能完全包括了的危害的總結;
---一個在風險分析中需要進一步評估危害的建議。
危害識別工具:
---失效模式效應和臨界分析(FMECA)
---可靠性和可用性分析
---安全審核
---檢查表
---危害及其可操作性(HAZOP)
4、 利用HAZOP技術
HAZOP是分析操作活動的最常用方法。是由人和系統按照一套或幾套程序進行的物理活動。即首先識別危害,然后提出采取降低和消除發生的可能性的措施或操作中注意的問題。
風險分析法規、指南,風險分析標準及其指南和風險分析方法結合起來,則組成了挽救生命、改進環境和改善財政力量的強有力的結構。
利用以上管理方法和技術,直接結果是:改進計劃、改進程序,經驗豐富的操作人員的參與,增加應急準備工作和體系可靠性,最后重要的結果是減少人身傷亡的致命損失,減少事故,減少污染和在非生產活動中的資金投入。
上一篇:科學管理是HSE管理原則的核心
下一篇:項目HSE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