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毛片姜怡,王局长把白洁做到高潮,japanese19第一次,精品熟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

聯系方式 | 業務合作 | 會員

化學品安全講座——第五講 化學品事故的應急處理

2005-06-17   來源:安全文化網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0

第五講  化學品事故的應急處理  

  化學品事故是指一種或數種化學品意外釋放造成的事故。如1979年,溫州電化廠氯氣泄漏造成人59死亡,下風向成片草木枯黃,直接經濟損失達200萬元。由此可見,化學品事故與其它事故相比,其后果更嚴重,因此如何預防化學品事故的發生,以及怎樣將化學品事故所造成的影響和損失減少到最小(即應急處理),已成為全社會所關注的問題。下面就化學品事故的應急處理原則進行簡略的介紹。

  化學品事故的應急處理過程一般包括報警、緊急疏散、現場急救、溢出或泄漏處理和火災控制幾方面。

1、事故報警

1.1  報警

  及時傳遞事故信息,通報事故狀態,是使事故損失降低到最低水平的關鍵環節,這個環節處理得當會使可能形成災難性事故變成災害性事故,而一些小事故處理不當,延誤時間,也能形成滅頂之災。

  當發生突發性危險化學品泄漏或火災爆炸事故時,現場人員在保護好自身安全的情況下,及時檢查事故部位,并向有關人員和“119”報警;如果是發生在企業內部,應向當班車間主任或值班長,同時向企業調度室報告;如果是在運輸途中應向當地應急救援部門或“119”報警。

  報警內容應包括:事故單位、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化學品名稱和泄漏量、事故性質(外溢、爆炸、火災)、危險程度、有無人員傷亡以及報警人姓名及聯系電話。

1.2 救援隊伍

  各主管單位在接到事故報警后,應迅速組織一個應急救援專業隊,各救援隊伍在做好自身防護的基礎上,快速實施救援,控制事故發展,并將傷員救出危險區域和組織群眾撤離、疏散,做好危險化學品的清除工作;注意保護事故現場,以便事故調查。

  等待急救隊或外界的援助會使微小事故變成大災難,因此每個工人都應按應急計劃接受基本培訓,使其在發生化學品事故時采取正確的行動。

2、緊急疏散

2.1 建立警戒區域

  事故發生后,應根據化學品泄漏的擴散情況或火焰輻射熱所涉及到范圍建立警戒區,并在通往事故現場的主要干道上實行交通管制。

  ·警戒區域的邊界應設警示標志并有專人警戒。

  ·除消防及應急處理人員外,其他人員禁止進入警戒區。

  ·泄漏溢出的化學品為易燃品時,區域內應嚴禁火種。

2.2 緊急疏散

  迅速將警戒區內與事故應急處理無關的人員撤離,以減少不必要的人員傷亡。

  緊急疏散時應注意:

  ·如事故物質有毒時,需要佩戴個體防護用品,并有相應的監護措施。

  ·應向上風方向轉移;明確專人引導和護送疏散人員到安全區,并在疏散或撤離的路線上設立哨位,指明方向。

  ·不要在低洼處滯留。

  ·要查清是否有人留在污染區與著火區。

  為使疏散工作順利進行,每個車間應至少有兩個暢通無阻的緊急出口,并有明顯標志。

3、現場急救

  在事故現場,化學品對人體可能造成的傷害為:中毒、窒息、凍傷、化學灼傷、燒傷等,進行急救時,不論患者還是救援人員都需要進行適當的防護。

  當現場有人受到化學品傷害時,應立即進行以下處理:

  ·迅速將患者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

  ·呼吸困難時給氧;呼吸停止時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心臟驟停,立即進行心臟按摩。

  ·皮膚污染時,脫去污染的衣服,用流動清水沖洗,沖洗要及時、徹底、反復多次;頭面部灼傷時,要注意眼、耳、鼻、口腔的清洗。

  ·當人員發生凍傷時,應迅速復溫。復溫的方法是采用40°C—42°C恒溫熱水浸泡,使其溫度提高至接近正常;在對凍傷的部位進行輕柔按摩時,應注意不要將傷處的皮膚擦破,以防感染。

  ·當人員發生燒傷時,應迅速將患者衣服脫去,用水沖洗降溫,用清潔布覆蓋創傷面,避免傷面污染;不要任意把水皰弄破。患者口渴時,可適量飲水或含鹽飲料。

  ·口服者,可根據物料性質,對癥處理。

  ·經現場處理后,應迅速護送至醫院救治。

4、泄漏控制

  易燃化學品的泄漏處理不當,隨時都有可能轉化為火災爆炸事故,而火災爆炸事故又常因泄漏事故蔓延而擴大。因此。要成功地控制化學品的泄漏,必須事先進行計劃,并且對化學品的化學性質和反應特性有充分的了解。

4.1 泄漏處理注意事項:進入泄漏現場進行處理時,應注意以下幾項:

  ·進入現場人員必須配備必要的個人防護器具。

  ·如果泄漏物化學品是易燃易爆的,應嚴禁火種。

  ·應急處理時嚴禁單獨行動,要有監護人,必要時用水槍、水炮掩護。

4.2 泄漏控制

  如果有可能的話,可通過控制化學品的溢出或泄漏來消除化學品的進一步擴散。這可通過以下方法:

  在廠調度室的指令下進行,通過關閉有關閥門、停止作業或通過采取改變工藝流程、物料走副線、局部停車、打循環、減負荷運行等方法。

  ·容器發生泄漏后,應采取措施修補和堵塞裂口,制止化學品的進一步泄漏,對整個應急處理是非常關鍵的。能否成功地進行堵漏取決于幾個因素:接近泄漏點的危險程度、泄漏孔的尺寸、泄漏點處實際的或潛在的壓力、泄漏物質的特性。

4.3 對泄漏物的處理

  泄漏被控制后,要及時將現場泄漏物進行覆蓋、收容、稀釋、處理,使泄漏物得到安全可靠的處置,防止二次事故的發生。

  泄漏物處置主要有四種方法:

  ·圍堤堵截:如果化學品為液體,泄漏到地面上時會四處蔓延擴散,難以收集處理。為此需要筑堤堵截或者引流到安全地點。對于貯罐區發生液體泄漏時,要及時關閉雨水閥,防止物料沿明溝外流。

  ·稀釋與覆蓋:為減少大氣污染,通常是采用水槍或消防水帶向有害物蒸氣云噴射霧狀水,加速氣體向高空擴散,使其在安全地帶擴散。在使用這一技術時,將產生大量的被污染水,因此應疏通污水排放系統。對于可燃物,也可以在現場施放大量水蒸氣或氮氣,破壞燃燒條件。對于液體泄漏,為降低物料向大氣中的蒸發速度,可用泡沫或其他覆蓋物品覆蓋外泄的物料,在其表面形成覆蓋層,抑制其蒸發。

  ·收容(集):對于大型泄漏,可選擇用隔膜泵將泄漏出的物料抽人容器內或槽車內;當泄漏量小時,可用沙子、吸附材料、中和材料等吸收中和。

  ·廢棄:將收集的泄漏物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用消防水沖洗剩下的少量物料,沖洗水排入含油污水系統處理。

5、火災控制

  危險化學品容易發生火災、爆炸事故,但不同的化學品以及在不同情況下發生火災時,其撲救方法差異很大,若處置不當,不僅不能有效撲滅火災,反而會使災情進一步擴大。此外,由于化學品本身及其燃燒產物大多具有較強的毒害性和腐蝕性,極易造成人員中毒、灼傷。因此,撲救化學危險品火災是一項極其重要又非常危險的工作。從事化學品生產、使用、儲存、運輸的人員和消防救護人員平時應熟悉和掌握化品的主要危險特性及其相應的滅火措施,并定期進行防火演習,加強緊急事態時的應變能力。

  一旦發生火災,每個職工都應清楚地知道他們的作用和職責,掌握有關消防設施、人員的疏散程序和危險化學品滅火的特殊要求等內容。

5.1 滅火注意事項

  發生化學品火災時,滅火人員不應單獨滅火,出口應始終保持清潔和暢通,要選擇正確的滅火劑,滅火時還應考慮人員的安全。

5.2 滅火對策

5.2.1 撲救初期火災

  在火災尚未擴大到不可控制之前,應使用適當移動式滅火器來控制火災。迅速關閉火災部位的上下游閥門,切斷進入火災事故地點的一切物料,然后立即啟用現有各種消防設備、器材撲滅初期火災和控制火源。

5.2.2 對周圍設施采取保護措施

  為防止火災危及相鄰設施,必須及時采取冷卻保護措施,并迅速疏散受火勢威脅的物資。有的火災可能造成易燃液體外流,這時可用沙袋或其他材料筑堤攔截飄散流淌的液體或挖溝導流將物料導向安全地點,另外,用毛氈、海草簾堵住下水井、陰井口等處,防止火焰蔓延。

5.2.3 火災撲救

  撲救危險化學品火災決不可盲目行動,應針對每一類化學品,選擇正確的滅火劑和滅火方法來安全地控制火災。化學品火災的撲救應由專業消防隊來進行。其他人員不可盲目行動,待消防隊到達后,介紹物料介質,配合撲救。

  必要時采取堵漏或隔離措施,預防次生災害擴大。

  當火滅了后,仍然要派人監護,清理現場,消滅余火。

  應急處理過程并非是按部就班地按以上順序進行,而是根據實際情況盡可能同時進行,如危險化學品泄漏,應在報警的同時盡可能切斷泄漏源等等。

  化學品事故生成的特點是發生突然,擴散迅速,持續時間長,涉及面廣。一旦發生化學品事故,往往會引起人們的慌亂,處理不當,又會引起二次災害。因此,各企業應制訂和完善化學品事故應急計劃。讓每一個職工都知道應急方案,定期進行培訓教育,提高廣大職工具備對付突發性災害的應變能力,做到遇災不慌,臨陣不亂,正確判斷,正確處理,增強人員自我保護意識,減少傷亡。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东省| 格尔木市| 丹巴县| 澄城县| 神农架林区| 通榆县| 太和县| 青田县| 乡城县| 遂平县| 温泉县| 松江区| 华容县| 新源县| 闸北区| 新郑市| 梓潼县| 邯郸县| 新巴尔虎左旗| 界首市| 兰西县| 年辖:市辖区| 通许县| 鄂尔多斯市| 德格县| 上林县| 临泽县| 南宁市| 微山县| 界首市| 三河市| 黔西| 昔阳县| 孟连| 蒲城县| 信宜市| 紫金县| 黎川县| 青冈县| 开阳县| 云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