須由經專業培訓并取得操作證和參加了調試運行的司爐人員來操作,并基本已掌握操作技能。
一.燃燒正常工況標志
火床平整火焰均勻,呈亮黃色,無空冷風口,無焦塊,著火處距煤閘門200-400mm出燒盡,排煙呈現黃色,排煙溫度在規定的范圍內,爐膛負壓保持在2-3mmH2O水柱。
二.煤與渣
1.煤質。低位發熱量>4500大卡/kg的煙煤,粒度≤40mm且<6m的煤粉不超過50%,含水率<10%,灰分10-25%不得>30%,揮發份≥20%,灰熔點1000℃。
2.煤層厚度:控制在90-120mm,視煤質和供熱要求調整煤閘門。
3.爐排運行速度:為保證加熱爐的安全,在油泵未啟動下,引風機,鼓風機。爐排都不可以起動,此為強制連鎖,爐排的速度根據用熱量來調節,以出渣口600mm無火焰為準,此調節為無級調速,啟動按鈕后,將調速器按鈕按下,調節轉速,不要在低速區長時間停留,關閉時先將調速器調至0位,再關按鈕,切斷電源。
4.出渣機:先啟動出渣機,再啟動爐排;停止時,先停爐排,再停出渣機。請保持出渣機的水封狀態,以免冷空氣滲入。
三.風量調節
按先開引風機,后開鼓風機;先停鼓風機,后停引風機的順序操作,風量的調節必須與供熱量匹配,通過調節風門大小來實現。
四.熱能輸送調節
出口油溫的調節:此表為無紙記錄儀,具有上限設定值,下限設定值,超過上限溫度設定點時將切斷引風機,鼓風機,爐排的運行。下限僅為聲光提示,不參與程序控制。操作人員請盡量保持溫度的平穩,不要頻繁啟動風機,以防風機的自藕變壓器過熱毀壞。
進口油溫具有高報和低報的報警燈,其只具有顯示的功效。
導熱油進出爐壓差調節:一定的循環油流量,對應一定的壓差,壓差為檢測導熱油循環量而設,當循環油量下降時壓差也相應減少,故在正常使用前先在壓差表上設定一定差值(40-80kpa),脫汽階段,因系統有汽會造成壓力波動大,當系統壓差小時,打開壓力調節閥門,以防系統超壓,安全閥起跳,造成系統缺油,保持油爐出口壓力在0.5-0.6mpa之間,或根據系統用量進行調節。
安全閥:為方便安全閥每年的檢驗且無須系統排油而安裝了截止閥,此閥在系統運行時須掛牌明示閥為全啟狀態,不允許關閉。
五.正常停爐
當系統停止供熱后,將爐膛內的煤輸完;風機在維持一段時間后,切斷電源,油泵則繼續運行,待溫度降至80℃或爐膛溫度降至正常溫度就可切斷油泵電流,徹底全線停止生產。
六.停電停爐
當系統突然停電,此時爐內雖已停止燃燒,但蓄熱量很高,須進行冷油置換,讓爐內的導熱油產生流動,不止產生導熱油炭化現象。冷油置換過程:利用高位槽的位差及低溫導熱油向下流動,關閉油泵的出口閥門,打開壓力調節閥,微開冷油置換閥,導熱油通過油汽分離器及回油總管,壓力調節閥,經過油爐的反壓從冷油置換閥流入低位槽,盡量不要將高位槽的油放盡,以免空氣進入。在1的同時用濕煤進行壓火,降低爐膛溫度,此過程須在5分鐘內完成。
七.緊急停爐
當有機載熱體加熱爐產生重大事故時,如爆管;墻體倒塌等危急人身安全的事故時,應切斷油泵電機電源關閉進出口閥門,關閉壓力調節閥,停止鼓風機運轉,加速爐排運轉,將爐內的煤輸盡,(墻體倒塌時不可)加大引風機的風量,有條件的可進行蒸汽滅火,不宜向爐膛噴水。在此同時向廠部匯報狀況。
八.高位槽
它是系統的最高點,具有向系統安全補油;液位檢查;吸收系統導熱油的熱膨脹;補給系統用油時隔絕與空氣的接觸;保持泵的正壓頭等優點。它通過膨脹管與油汽分離器相連,系統通過油汽分離器和輔助放空管脫除其水份。
九.低位槽
它是系統用油的補充點,如系統缺油,可通過注油泵向高位槽充填所需導熱油,而且系統檢修可裝入系統派出的導熱油。
上一篇:加熱爐安全操作規程
下一篇:下井作業安全操作規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