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基本操作
。1)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業培訓合格,并持有設備操作證,方可進行操作。操作者必須嚴格遵守有關安全技術規程及交接班制度。
(2)放炮時應將設備撤退到安全距離以外,放炮后應進行安全檢查。
。3)遇到六級以上大風或冰凍時,不準上滑架,如確實需要,必須系好安全帶,嚴禁乘坐回轉機構上、下滑架。
(4)孔口有人工作時,禁止向沖擊器送風。拆裝鉆頭時,應關閉回轉、提升機構,以防傷人。
。5)如較長時間停機,應將沖擊器提出孔外,以免孔口塌方阻卡鉆具。
(6)應經常檢查風管接頭是否緊固,以防脫節傷人。供風系統的修檢工作必須在停風后進行。
。7)起落滑架時,不得在滑架上停留、通行。
(8)不得將電纜泡在水中或擱置在金屬物上,車輛穿過電纜,應用木板隔離保護,防止電纜受損漏電。收放或移動電纜應戴絕緣手套。
(9)進行鉆孔作業時,停機面應平坦,當在傾斜地面上工作時,履帶板或輪胎下面應用楔形塊塞緊。禁止在斜坡上進行橫向作業。
2. 開機前的準備
。1)對鉆機各部位進行安全檢查
1)滑架各部焊縫無開裂,各連接螺絲無松動現象,拉緊裝置的各部位拉桿連接要可靠。
2)回轉機構的滑道間隙適中,滑板螺絲無松動,齒輪傳動靈活,鉆桿接頭、軸承壓蓋和空心主軸的連接牢固可靠。
3)提升推進機構鋼絲繩纏繞平整不亂,松緊適當,制動器工作可靠。
4)行走機構的傳動皮帶、鏈條、履帶板松緊適宜,離合器靈活,滑架起落機構的傳動齒輪處在脫開位置。
5)鉆桿接頭無開焊,沖擊器、牽頭完好,各部連接可靠。
6)電纜及其它電器元件絕緣可靠。
。2)對各潤滑部位加注足夠的潤滑油、脂。
(3)接通電源,電壓變動范圍應不超過額定值的-5%~10%。
。4)接好風管,風壓應達到5~6公斤/平方厘米。管路無泄漏現象。
。5)在進行濕式作業時,同時接好水管,其壓力應等于或大于風壓,管路無滲漏現象。
。6)安全用具、工具、易損部件和輔助材料準備齊全。
。7)按孔位設計要求,使滑架方位角度正確,機身平穩、可靠。
3. 鑿巖操作
。1)對位
1)孔位偏差一般不得超過0.2米,如遇特殊情況,最大不得超過0.4米。
2)切斷行走電機電源。
3)接通工作系統電源。
4)將電器操作臺主令開關扳到手動位置。
5)鉆具稍提起,取出鉆托上的卡板。
6)緩慢放下鉆具,至釬頭具地面約30毫米時停止。
(2)開孔、鉆進
1)開動抽風機
2)開動回轉機構。
3)將沖擊器操縱閥扳到半開位置。
4)接通提升推進機構,放下鉆具,當釬桿觸及巖石時,沖擊器開始工作,進行開孔。如發生卡鉆或偏斜應立即提起鉆具,重復上述程序,直至沖擊器開始鉆進為止。
5)根據巖石的情況,將沖擊器操縱閥全部打開或板到合適開度的位置,
6)停止下放鉆具,將主令開關板到自動位置,推壓操縱閥把手柄板到調壓位置,進行調壓鑿巖。
7)如遇巖石松軟或較為破碎時,應向孔內裝入黃泥護壁。
。3)正常鉆進時的注意事項
1)各電動機應無異響,溫度正常。
2)各齒輪嚙合正常,運行時無雜音。
3)根據孔底巖石情況和電流表讀數,隨時調節鉆具軸壓。
4)滑架擺動嚴重時,應減小軸壓。
5)當氣壓低于4公斤/厘米時應停止鉆孔。
6)提升推進機構的鋼絲繩應排列整齊,無擠壓、連接處牢固。
7)發生卡鉆時應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處理,不得強行提升鉆桿。若遇較厚夾泥層或孔內出水時,要先提鉆、后停風,以免賭塞沖擊器。
8)遇風壓突然降低,沖擊器不響時,應查明原因及時處理。
9)推壓氣缸托架的限位開關應經常保持靈活有效,以免發生過載拉斷鋼絲繩造成事故。
10)要及時排渣,遇松軟或碎石層時應增加提鉆和排渣次數。
(4)安裝副鉆桿
1)當主鉆桿進入孔內,回轉機構到達滑架下端終點時,應停止鉆進。
2)反復提升鉆具(約1米左右)吹凈孔底巖粉后,停止供風。
3)下降鉆具,使主鉆桿上部位于釬托上方約30~40毫米的地方。
4)點動回轉機構的反轉起動按鈕,使回轉機構反轉90°,鉆桿與回轉機構脫開。
5)提升回轉機構,使鉆桿接頭稍高于副鉆桿的上端。
6)將送桿器操作手柄轉至“I”位(即工作位置)。
7)緩慢下降回轉機構,使鉆桿接頭插入副鉆桿插座,正轉回轉機構,使副鉆桿與回轉機構完全結合。
8)板起托桿器,托住副鉆桿,稍提回轉機構,將副鉆桿插頭從送桿器托環中提出,在將送桿器的操作手柄轉至“II”位使逆止器退出。
9)將送桿器操作手柄轉到“III”位,使上、下送桿器退出,然后在將手柄板至“0”位。
10)下降副桿使副鉆桿插頭插入主鉆桿插座,正轉回轉機構,使主副桿完全接合。
11)稍提鉆具、取下夾子,放下托桿器。
12)開動抽風機及回轉機構,半開沖擊器操縱閥。
13)調節油壓,繼續正常工作。
。5)卸副鉆桿
1)當孔深達到設計要求后,將鉆具提升1米左右,吹凈孔底巖粉,停止供風。
2)下放鉆具,檢查孔底巖粉積存情況,其允許積存高度不得超過300毫米。
3)提升并回轉鉆具,當主鉆桿上部扳子中稍過釬托時,停止提升推進機構、回轉機構和抽風機。
4)主鉆桿上扳子口中和副鉆桿下部扳子中各插入一把扳子,用人工將主鉆桿正轉90°(同時固定副鉆桿),使主、付鉆桿脫離(此時應注意回轉機構與副鉆桿不得脫開,以免造成倒桿事故),主鉆桿落下,架在釬托上。
5)扳起托桿器,托住副鉆桿,將副鉆桿提至稍高于送桿器托桿的位置。
6)將送桿器操縱手柄板至“I”位,使送桿器送至滑架中心。
7)下降副鉆桿,使插頭插入下送桿器托環,檢查逆止器是否在逆止銷孔。
8)反轉回轉機構90°,使副鉆桿與回轉機構脫開。
9)將送桿器的操縱手柄板到“III”位,退出副鉆桿。再把手柄板至“0”位。
10)下降回轉機構,于主鉆桿接合,稍稍提起,取下扳子,將鉆具提出孔至停放位置。
。6)停機
1)將主令開關板到手動位置,提升鉆具。
2)當沖擊器提升到距孔口1米左右時,停止供風,以防吹塌孔口。
3)停回轉機構、停通風機。
4)切斷電源。關閉風、水管路。
4. 行走
。1)行走前的準備
1)行走機構各部傳動機構及制動器靈活可靠,履帶板、履帶銷連接完好。
2)查看線路、排除故障,路面寬度不應小于3.5米,彎道半徑不應小于4米,最大爬坡度不得超過20度。
3)行走距離超過300米或橫跨道路上空的物體有礙通行時,應放平滑架。穿過帶電線路時,鉆機各部與導線間的距離不得小于下表規定。
線路電壓(千伏) |
1以下 |
3~10 |
35以上 |
安全距離(米) |
1.5 |
2 |
4 |
4)檢查起落滑架滑動齒輪的緊固情況,滑動齒輪不得與渦輪轉速機嚙合。
5)在未放平滑架而作長距離行走時,應拆掉風管、水管。鉆頭球面離地應不小于300毫米。
6)行走時要有專人指揮,做好上、下聯絡,車后人員應接好電纜和風、水管路。
(2)行走操作
1)合上行走電源開關,接通行走按鈕,起動行走電機。
2)拉緊行走操作手柄,接合離合器,開始行走。
3)轉向應緩慢進行,不可過急。向左轉退回左操縱手柄,向右轉退回右操縱手柄。
4)在松軟路面作大角度轉向時,應鋪墊木板,以免陷車或脫軌,轉向困難時不得強行扭轉。
5)行走改變方向時,應鋪墊木板,以免陷車或脫軌;轉向困難時,不可強行硬扭。
6)達到預定地點后,如較長時間停放,應切斷行走電源。
5. 滑架起落
。1)滑架起升
1)站穩車體,使尾部稍高。
2)檢查各部傳動、鋼絲繩纏繞及繩卡的緊固情況。
3)檢查主、副鉆桿及沖擊器是否牢固。
4)接通滑架起落機構動力,緊固滑動齒輪。
5)接通行走電機正轉按鈕,起動滑架起落機構,待滑架升至適當位置時,按停止按鈕,使滑架暫時停止起升,接好拉桿和連接螺栓。
6)再次起動(正轉)滑架起落機構,待滑架升至所需角度時,停機、穿銷、緊固拉桿。
7)脫開滑架起落機構動力,緊固滑動齒輪。
8)裝接鉆具和其它附件。
(2)滑架起落
1)站穩車體,使前部適當傾斜。
2)檢查各部傳動、鋼絲繩纏繞繩卡的緊固情況。
3)主鉆桿落在釬托上,檢查副鉆桿在送桿器上是否牢固,必要時可用繩索栓住。
4)接通滑架起落機構動力,緊固滑動齒輪。
5)卸下滑架上部拉桿銷軸和連接螺栓。
6)接通行走電機反轉按鈕,滑架起落機構反向轉動,滑架慢慢降落,當滑架下降到40°時停機,此時靠滑架的慣性和自重自行下落(或點動按鈕),待滑架到達適當位置后,拆掉上部拉桿軸銷,卸下拉桿,再次反轉滑架起落機構,直至滑架平穩放妥為止。
7)脫開滑架機構動力,緊固滑動齒輪。
6. 日常保養
。1)及時加注潤滑油、脂,更換或處理損壞的油嘴和堵塞的油孔。
。2)檢查并緊固繩卡,鋼絲繩每節距離超過規定值應更換。
。3)檢查并緊固各部連接螺栓。
。4)發現漏風、漏水應及時更換密封圈或緊固管路接頭。
(5)檢查或調整行走電機轉動皮帶或行走鏈條的松緊程度。
(6)檢查或調整履帶松緊程度,其松弛度在兩托輪之間應下垂30~50毫米。
。7)檢查回轉機構上下滑動是否靈活,滑板間隙保持在4~10毫米。
(8)檢查或調整卷揚機構的抱閘間隙,應達到操作輕松,動作靈活可靠。
(9)檢查或調整行走離合器的間隙,達到操作輕松,動作靈活、有效。
(10)檢查各儀表指針在停止狀態是否處于“0”位。
(11)及時處理絕緣破損的電纜。
。12)更換磨損過度的鉆桿和鉆進不利的沖擊器。
。13)清掃巖粉,保持全機整潔。
上一篇:內燃空壓機安全操作規程
下一篇:通風機安全操作規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