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測風員應擔負以下工作
(1) 測算礦井風量、風壓、漏風量,按計劃要求進行風量調節;
(2) 測定礦內空氣溫度、氣壓和相對濕度;
(3) 測定局部通風機的風量、風壓和漏風量;
(4) 在鑒定礦井瓦斯等級、進行礦井反風試驗、測定主要通風機性能時,測定有關參數和匯總資料;
(5) 及時準確填寫有關報表和井下測風牌板。
2.必須熟悉礦井通風系統,發現問題及時向通風調度匯報。
3.入井前應對所用的儀表進行檢查,并符合以下要求
(1) 風表開關、回零裝置和指針靈活可靠,外殼及各部位螺絲無松動,風表校正曲線對號;
(2) 秒表的開關和指針靈活;
(3) 皮托管的中心孔和管壁孔無堵塞,壓差計的玻璃管無破損、刻度尺清晰,各零件、螺釘、膠皮管齊全,各旋鈕靈活可靠,注入儀器內的液體合乎要求,補償式微壓計的反射鏡及針尖完好。
4.入井前必須根據任務帶好所用的風表、秒表、瓦斯檢定器及皮尺、記錄本、有關儀器等。攜帶和使用儀器時,必須輕拿輕放,避免碰撞。
5.井下測風地點的選擇
(1) 測風地點應選擇在:礦井、一翼、水平的進回風巷,采區進、回風巷,采掘工作面進、回風巷,井下爆破材料庫和主要用風硐室,以及其他需要測風的地點。
(2) 主要風道中的測風工作應在測風站內進行。
(3) 在無測風站的地點測風時,應選在巷道斷面規整、支護良好、無空頂片幫、前后10 米巷道內無障礙物和拐彎的地點。
6.根據測量風速的大小,選用合適的風表。
7.用側身法測風時,測風員在測風斷面內應背靠巷道壁站立,手持風表將手臂向風流垂直方向伸直,風表葉片迎向風流并與風流垂直,在斷面內均勻移動。為消除人體對風速的影響。應將所測得的風速乘校正系數。校正系數按下式計算:
k =S -0.4 S
式中 k ———校正系數;
S ———測風巷道斷面積,米2 ;
0.4 ———測風員人體所占面積,米2 。
8.風表測風的方法有定點測風和線路測風兩種。
(1) 定點測風:巷道斷面在10 米2 以上時測120 秒;巷道斷面在4 ~10 米2 時測60 秒;
(2) 線路測風:風表在測風斷面內按規定線路、規定時間(60 秒、120 秒) 勻速移動。根據斷面積大小線路分四線法、六線法、迂回八線法,如圖1 所示。
9.測風時,應先將風表記數器指針回零或記下始讀數,待風表葉輪轉動30 秒左右后,再同時啟動風表記數器和秒表進行測定,測定結束時同時關閉,風表開、停應與秒表開、停一致。
10.根據測得的表速在風表校正曲線上查得對應的真風速。
11.在每個測風斷面測風應至少測3 次,取其平均值。
12.測得的風速乘以巷道斷面積即得通過該斷面的風量值。
13.測風時風表不能距人體及巷道頂、幫、底部太近,一般應保持200 毫米以上的距離。14.各類風表要配有長度0.5 米左右的非導電表把。
15.在傾斜巷道內測風時,要注意使葉輪與風流方向始終保持垂直。
16.在遇列車和人通過或風門開啟等情況時,要等待一定時間,待風流穩定后再進行測風。
17.在有電機車架空線的巷道中測風時,風表與架空線要保持100 毫米以上的距離,以防觸電。
18.及時記錄和換算測定結果,發現問題應重新測。
19.測風時要同時測定瓦斯和二氧化碳濃度、溫度等,所測結果應及時填入測風牌板。原始數據應立即記入測風日志。
20.風表葉片不得和其他物體接觸、倒轉或用嘴吹,風表用后應放入盒內,不得交給非測風人員管理。
21.應按規定的測風制度進行工作。
22.礦井主要通風機的工作風量用下述方法測定:
(1) 在風硐內測風時,可使用自動測風儀表或超聲波風速儀;
(2) 在主要通風機出風口測風時,軸流式通風機測風斷面應選在環形擴散器斷面,用等面積環的原理在斷面內布置測點;離心式通風機測風斷面應選在擴散器出口,在斷面內按網格狀布置測點。測3 ~5 次后,取其平均值。
上一篇:廠內機動車駕駛安全操作規程
下一篇:中央空調機房安全生產操作規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