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毛片姜怡,王局长把白洁做到高潮,japanese19第一次,精品熟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

聯系方式 | 業務合作 | 會員

危險源的識別與評價在機械工廠的應用

2005-09-16   來源:安全文化網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0

    在現代工業社會中,生產過程中的危險成為威脅人類安全和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危險與安全是一對相互對立的概念,危險就是可能導致意外事件的一種已存在的或潛在的狀態,它包括材料、物品、系統、工藝過程、設施等,當危險受到某種“激發”時,它將會從潛在的狀態轉化為引起系統損壞的事故。危險是一個泛指的概念,為了將生產過程中的危險具體明確下來,我們通過對某個系統存在的方方面面的危險進行識別,其結果形成系統中的危險源。

    危險源是指系統中具有潛在能量和物質釋放危險的,在一定觸發因素作用下可能轉化為事故的部位、區域、場所、空間、崗位、設備及其位置。這里所指的觸發因素是危險源轉化為事故的外因,它包括壓力、溫度、安全措施、環境、工藝等等。危險源的辨識評價和控制是企業安全管理的主要內容,它對于明確企業安全管理的重點,控制事故的發生,以尋求最低事故率、最少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起著重要的作用,同時,也是建立《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重要內容。所以,對企業危險源的識別、評價和控制是預防和控制工傷事故和職業危害的必要手段。通過對系統的分析、界定出危險源,并評價其危險的性質、危害程度、存在狀況、危險源能量與物質轉化過程的規律、轉化的條件、觸發因素等,以便有效地控制能量和物質的轉化、使危險源不至于轉化為事故。

    東風汽車有限公司載重車公司生產經營部,進行了機械加工企業的危險源識別與評價探索工作,我們首先在鍛造廠,熱電廠、材料供應部等三個單位進行了試點,成立了“危險源識別與評價課題組”,主要分為五個步驟進行:即危險因素調查——危險源分析——危險評價——危險源分級——危險源控制。從目前反映的情況看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我們的做法如下:

    一、 危險因素調查:

    危險因素的調查是明確危險源和進行評價的基礎工作,所以,調查工作一定要全面、細致和科學。在開展調查工作之前,首先要確定所要調查的系統,這個系統可以是一個企業,也可以是具體的生產單元或工藝系統,例如,我們在熱電廠試點過程中,就是以發電系統為調查對象。其次成立由設備、工藝、技術和安全的主管部門組成的調查小組。根據調查的內容編制危險因素調查表,調查內容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 生產工藝設備及材料情況,包括:工藝布置、設備名稱、容積、溫度、設備性能、本質化安全程度、工藝設備的固有缺陷,使用材料的種類、性質、危害、使用能量類型及強度等。

    2、 作業環境情況,包括:安全通道、生產系統的結構、布局及作業空間布置等。

    3、 操作情況,包括:操作過程中的危險及工人接觸危險的頻度等。

    4、 事故情況,包括:過去事故情況及危險狀況、事故處理應急方法,故障處理措施等。

    5、 安全防護情況:包括:危險場所有無安全防護裝置、安全標志使用有無安全措施等。

     為了調查工作的簡便和全面,我們根據機械行業的生產特點和危險因素存在的情況,主要采取以下幾種方法進行調查:

    1、 問卷調查法:即要求被調查系統內的所有作業人員,根據本崗位的設備情況、操作情況、自身素質情況、作業環境及操作規程的完善情況,提出本崗位的危險因素。我們根據調查的內容編制了調查表格。

    2、 標準對照法:即依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及機械工廠安全性評價標準,對系統內的安全管理、機械設備、電氣設備、作業環境及人員狀況進行檢查評價。找出不符合項。

    3、 事故頻次法:即在總結系統內事故教訓的基礎上,對已發生事故的設施、事故的防范措施及再次發生事故的可能性進行調查。對事故頻次較高(1次年)的情況進行統計。

    二、 確定危險源:

    通過上面的調查,我們已經找出了系統中的危險因素,下一步工作就是確定危險源。危險源是指可能造成人員傷害、財產損失或環境破壞的根源,可以是一臺設備,也可以是一個系統等,那么,具有一定危險因素的單元我們就可以確定它就是危險源,為了以后的分級工作,所以對每一處危險源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1、 事故觸發因素的分析,觸發因素可分為人為因素和自然因素,這兩個方面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人為因素包括:操作失誤、違章作業、管理不到位、指揮失誤及設計錯誤等。

    (2)、自然因素包括:氣候條件參數(氣壓、氣溫、濕度、風速)變化、雷電、雨雪、震動、地震等。

    2、 一定數量的危險物有一定強度的能量,由于其存在的條件不同,所顯現的危險性也

    不同,被觸發轉化為事故的可能性大小也不同,存在條件的分析主要包括:

    (1)、儲存條件,如堆放方式、通風、其它物品情況等。

    (2)、物理狀態參數,如溫度、壓力、強度等。

    (3)、設備狀況,如完好程度、存在缺陷等。

    (4)、防護條件,如防護程度、故障處理措施、安全標志等。

    (5)、操作條件,如操作水平、操作失誤率等。

    (6)、管理條件,如教育情況、操作規程完善情況等。

    3、 危險源發生事故可能性的分析:

    根據對危險因素的調查情況、觸發因素及存在條件的分析,對危險源在正常情況下,發生事故的可能性作定性的分析,發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可按非常容易發生——容易發生——較難以發生分為三個級別。

    4、 事故后果嚴重程度分析;

     事故后果是指事故發生后人員傷亡、建筑、環境及設備物質等財產的損失。在分析中要充分考慮到,即使是同類型的危險物質,在不同的環境和條件下,可能表現出不同的事故形態,或一種事故形態向另一種事故形態轉變,如燃燒可引起爆炸,爆炸可能引起燃燒等,在分析中要充分考慮。事故后果分類可以簡單分為對人的傷害、對環境的破壞和財產的損失三類。

    三、 危險源的評價:

    危險源的評價對分級和事故的預防工作很重要,導致事故的基本原因可分為兩類,一是由于不安全狀態引起的,二是由于不安全行為引起的,所以,要對“人、機、環境”三個方面進行全面的評價。對已調查分析明確的危險源發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發生事故嚴重程度、危險因素進行綜合評價危險源分級的關鍵。評價主要采取定性評價的方式,它是根據經驗對生產工藝、設備設施、環境、人員和管理等方面的安全狀況進行定性的分析。

    依據調查分析的結果,按照機械行業安全性評價標準,對安全管理、人員狀況、設備設施和作業環境進行評價,按照評價的結果分為三級,即安全、臨界和危險三級。

    對事故發生后的嚴重程度也相對定性按下表分為三級:

嚴重性分級

分級說明

事故后果

1

重大

人員死亡,重大經濟損失,對社會穩定造成一定影響。

2

嚴重

人員嚴重受傷,嚴重經濟損失

3

一般

人員受傷,一般經濟損失


    四、 危險源分級:

     根據以上評價結果,對危險源的危險程度進行分級。在危險源分級之前,還要明確劃分危險單元,主要按以下原則進行劃分:

    1、 按設備系統、生產裝置及設施劃分。設備系統和生產裝置及設施是指生產過程中在實

    體和功能上相互聯系的機械、設備和建筑物等,如工頻爐、電弧爐、鑄造線等。

    2、 按獨立作業的單體設備劃分,如起重設備、沖壓設備等。

    3、 按危險作業區域劃分,如高處作業區等。

    危險單元劃分明確后,利用系統的設備設施平面布置圖,找出危險源在系統中的位置。

    危險源分級是在對評價的基礎上,根據危險源在觸發因素作用下,轉化為事故的可能性大小與發生事故后果嚴重程度等原則進行劃分的,對于機械工廠來說,危險源的分級可按以下標準進行:

    一級危險源:

    (1) 較難以發生事故,但是一旦有外界觸發因素(人員違章作業、安全設施失靈等)導致發生事故,可造成重大人員傷亡或經濟損失在20萬元以上的設備、設施或作業場所。

    (2) 事故發生后造成的后果并不嚴重,但是事故發生的可能性非常大的部位。

    二級危險源:

    容易發生事故,一旦由于外界因素觸發導致事故(人員素質較差、安全設施失靈、作業環境變化等),可能導致死亡或多人重傷和經濟損失在10萬元以上的設備、設施和作業場所。

    三級危險源:

    較容易發生事故,在外界因素觸發下可導致事故(人員素質較差、安全設施失靈、作業環境變化等)可能導致重傷事故和經濟損失在5萬元以上的設備、設施及場所。

    機械工廠危險源劃分方法如下表:

1級危險源

2級危險源

3級危險源

鍋爐房

空壓站

 

液化氣站

開關所

劇毒品庫

大型化工庫

廠內主要運

輸路口

油漆作業場所

高溫及腐蝕性

較強場所的起

重設備

氣瓶庫

工業爐窯

酸堿油槽

沖、剪壓設備

各種試驗設備

鐵水澆注設備

一般場所的起

重設備

電力變壓器

 

    五、 危險源的控制與管理,使危險源發生事故后損失最小化

    控制事故是安全系統工程地最終目的,系統危險的辨識預測、分析評價都是危險控制的基礎。危險控制就是要在現有技術和管理水平上,以最少的消耗、達到最優的安全水平。其具體控制目標包括降低事故發生頻率、減少事故嚴重程度和每次事故的經濟損失。所以說,優化危險源的管理方案和制定事故發生后的應急方案,是危險源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

    對危險源控制我們主要遵循動態控制原則和分級控制原則。試點單位對每一個危險源都制定了相應的控制辦法和反事故預案。控制辦法主要體現對危險源日常安全檢查的內容和對作業人員的安全要求,與公司開展的崗位標準化作業有機地結合起來,反事故預案重點是要制定危險源發生事故后所采取的對策,這對減少事故損失起到重要的作用。這就要求我們充分認識系統中地運動變化規律,制定和完善相應地安全檢查表,將日常地安全檢查與安全性評價工作有機的結合起來,適時正確地進行控制,才能收到預期的效果。將安全性評價工作中的“分級管理,分線負責”的原則運用到危險源管理中來,根據系統的組織結構和危險的分類規律,采取分級控制的原則,每一個危險源都明確了各級安全生產責任人,使得目標分解,責任分明,最終實現對危險源的有效控制。

    各單位根據本企業危險源的狀況,結合生產工藝特點和評價的結果,制定事故防范措施和事故應急方案,這其中的內容要詳細、全面明確和適用。要突出兩個手段,即技術措施和管理措施。

    總之,危險源的辨識與評價工作是一項全新的管理模式,它使安全工作不再僅限于行政命令和監察督促,使企業的安全管理的重點更加突出,安全生產責任制落到了實處,通過三個試點單位的運行我們感到有一定的效果,但是還處于探索階段,有一些地方還不夠完善,這就需要我們不斷的總結。使之在現代安全管理中起到重要作用。

   ( 高本忠 王朝富 徐忠遠 倪華)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多县| 兴安盟| 鹤峰县| 禹州市| 泌阳县| 安图县| 绥化市| 杂多县| 湘潭县| 简阳市| 得荣县| 青河县| 吕梁市| 三江| 彭水| 乌审旗| 阿鲁科尔沁旗| 神池县| 石楼县| 武山县| 鲜城| 涞水县| 综艺| 定结县| 石楼县| 皋兰县| 广安市| 利川市| 阿鲁科尔沁旗| 永寿县| 通海县| 托克逊县| 巧家县| 体育| 金湖县| 福建省| 聊城市| 永和县| 邵阳市| 玛纳斯县| 兖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