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山危險因素之一——地壓災害及其安全風險
2006-05-09
來源:安全文化網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地壓災害
地壓是巖體中存在的應力。當這種應力超過某一數值時,將會使巖體緩慢的或劇烈的變形、導致對人員或財產的傷害或損失,形成所謂的地壓災害。
地壓災害的主要表現為以下四個方面:
a)采場頂板大范圍跨落、陷落和冒頂的后果;
b)采空區大范圍跨落、陷落;
c)巷道或采掘工作面的片幫、冒頂;
d)突出(巖體在巨大應力作用下向采空區域爆破傾瀉)。
地壓災害的原因
在采礦生產活動中,最常發生的地壓災害是冒頂片幫。冒頂片幫是由于巖石不夠穩定,當強大的地壓傳遞到頂板或兩幫時,使巖石遭受破壞而引起的。
冒頂片幫事故,大多數為局部冒落及浮石引起的,而大片冒落及片幫事故相對較少,因此,對局部冒落及浮石的預防,必須給予足夠的重視。
引發片幫冒頂事故的主要原因:
a)采礦方法不合理和頂板管理不善;
b)巷道和采場設計不合理,缺乏有效支護;
c)檢查不周和疏忽大意;
d)穿越地質構造區域,地壓活動;
e)礦柱被破壞或礦柱設計不合理。
影響冒頂片幫事故的地質因素有:
a)巖性(抗壓強度特性);
b)風化作用;
c)地下水(加大巖體風化作用,降低巖體結構強度);
d)軟弱結構面;
c)巖體結構類型。
地壓災害安全風險
a)人員傷害:砸傷或埋沒等;
b)財產損失:砸壞設施設備、破壞作業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