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山火災的分類與性質
礦山火災,是指礦山企業內所發生的火災。根據火災發生的地點不同,可分為地面火災和井下火災兩種。井下火災與地面火災不同,井下空間有限,供氧量不足。假如火源不靠近通風風流,則火災只是在有限的空氣流中緩慢地燃燒,沒有地面火災那么大的火焰,但卻生成大量有毒有害氣體。這是井下火災易于造成重大事故的一個重要原因。另外,發生在采空區或礦柱內的自燃火災,是在特定條件下,由礦巖氧化自熱轉為自燃的。
根據火災發生的原因,可分外因火災和內因火災兩種。
外因火災是由外部各種原因引起的火災。例如:明火所引燃的火災;油料在運輸、保管和使用時所引起的火災;炸藥在運輸、加工和使用過程中所引起的火災;機械作用所引起的火災;電氣設備絕緣損壞和性能不良所引起的火災等。
內因火災是由礦巖本身的物理和化學反應熱所引起的。內因火災的形成除礦巖本身有氧化自熱特點外還必須有聚熱條件,當熱量得到積聚時,必然會產生升溫現象,溫度的升高又導致礦巖的加速氧化,發生惡性循環,當溫度達到該種物質的發火點時,則導致的發生。內因火災的初期階段通常只是緩慢地增高井下空氣溫度和濕度,空氣的化學成分發生很小的變化,一般不易被人們發現,也很難找到火源中心的準確位置,因此,撲滅此類火災比較困難。內因火災燃燒的延續時間比較長,往往給井下生產和工人的生命安全造成潛在威脅,所以防止井下內因火災的發生與及時發現控制災情的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外因火災在任何礦山都有可能發生,而內因火災只能在具有自燃性礦床的礦山發生而且是有一定條件的,發火原因十分復雜。
外因火災的發生原因
明火引起的火災與爆炸
在井下使用電石燈照明,吸煙或無意有意點火所引起的火災占有相當大的比例。電石燈火焰與蠟紙、碎木材、油棉紗等可燃物接觸,很容易將其引燃,如果撲滅不及時,便會釀成火災。
爆破作業引起的火災
爆破作業中發生的炸藥燃燒及爆破原因引起的硫化礦塵燃燒、木材燃燒,爆破后因通風不良造成可燃性氣體聚集而發生燃燒、爆炸都屬爆破作業引起的火災。
焊接作業引起的火災
在礦山地面、井口或井下進行氣焊、切割及電焊作業時,如果沒有采取可靠的放火措施,由焊接、切割產生的火花及金屬熔融體遇到木材、棉紗或其他可燃物,便可能造成火災。
電氣原因引起的火災
電氣線路、照明燈具、電氣設備的短路,過負荷,容易引起火災。電火花、電弧及高溫赤熱導體引燃電氣設備、電纜等的絕緣材料極易著火。內因火災的發火原因及影響因素
礦巖自燃的一般機理
堆積的含硫礦物或碳質頁巖當其與空氣接觸時,會發生氧化而放出熱量。若氧化生成的熱量大于向周圍散發的熱量時,則該物質能自行增高其溫度,這種現象就稱為自熱。
物質的自熱、自燃與否都是由下列三個基本因素決定的:
a)該可燃物質的氧化特性;
b)空氣供給的條件;
c)可燃物質在氧化或燃燒過程中與周圍介質熱交換的條件。
第一個因素是屬于物質發生自燃的內在因素,僅取決于物質的物理化學性質;而后兩
個因素則是外在因素。
礦巖自燃過程呈現出氧化、自熱和自燃三個發展階段。這三個階段可以礦巖溫度來區別:
a)常溫至100℃礦巖水分蒸發界限為低溫氧化階段;
b)100℃至著火溫度為高溫氧化階段;
c)著火溫度以上為燃燒階段。
礦巖氧化自燃的主要影響因素
a)物理化學性質;
b)礦床賦存條件;
c)供氧條件;
d)水的影響;
e)同時參與反映的礦量的影響。
內因火災發火前的征兆能盡早而準確地識別礦井內因火災的初期征兆,對于防止火災的發生和及時撲滅火災都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1)火災孕育期的外部征兆
①礦物氧化時生成的水分會增加空氣的濕度,在巷道內能看到有霧氣或巷道壁“出汗”,這是火災孕育期最早的外部征兆,但并不是唯一可靠的。
②在硫化礦井中,當硫化礦物氧化時出現二氧化硫強烈的刺激性臭味,這種臭味標志著礦內火災將要發生的較可靠的征兆。
③人體器官對于不正常的大氣會有不舒服的感覺,如頭痛、悶熱、裸露皮膚微疼、精神感到過度興奮或疲乏等,但這種感覺不能看作是火災孕育期的可靠征兆。
④井下溫度增高。
上述火災外部征兆的出現已是礦物或巖石在氧化自熱過程相當發達的階段,因此,為了鑒別自燃火災的最早階段,尚需利用適當的儀器進行測定分析。
(2)礦內空氣成分
礦內空氣分析法是目前礦山中應用最廣而且也是比較可靠的方法。該法的實質是在有自燃危險的地區內,經常系統地采取空氣式樣進行分析,以觀測礦內空氣成分的變化。根據分析結果,便可以確定自燃過程的開始及其發展動態。
(3)礦內空氣和礦巖溫度
為了準確掌握自燃發展的動態與火源位置,最好將氣體分析法與測溫法結合起來同時進行。根據測得的等溫線圖的變化,能掌握自燃發展的動態并能大致找出火源中心位置。
(4)礦井水的成分
在硫化礦井中,從自熱地區流出來的水,其成分與非自熱區流出的水是不同的。因此,可以根據對水的分析來判斷火源的存在。通常分析礦井水要測定下列內容:游離硫酸或里硫酸根離子的含量;鈣、鎂、鐵等離子的含量;水的pH值降低量;水文的逐漸增高數。井下水的酸性增加、鐵和硫酸根等離子含量的增多,pH值的逐漸降低和水溫的增高,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認為是硫化礦井中內因火災的初期征兆。
必須注意到各個礦井中水的成分是不相同的,為了能較準確地根據礦井水來判斷火災危險性程度,就必須在正常條件下預先查明地下水的正常成分,然后再有系統地觀測它的變化。在檢查礦井水時應盡可能從活水中采集分析用的試樣,在取樣的同時需測定水的流量和溫度。火災安全風險
a)人員傷害:燒傷、一氧化碳(CO)中毒、窒息等;
b)財產損失:設施設備等作業系統被燒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