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單位:國家安監局化學品登記中心
氯氣應急處理指南
氯氣屬劇毒品,室溫下為黃綠色不燃氣體,有刺激性,加壓液化或冷凍液化后,為黃綠色油狀液體。氯氣易溶于二硫化碳和四氯化碳等有機溶劑,微溶于水。溶于水后,生成次氯酸(HClO)和鹽酸,不穩定的次氯酸迅速分解生成活性氧自由基,因此水會加強氯的氧化作用和腐蝕作用。氯氣能和堿液(如氫氧化鈉和氫氧化鉀溶液)發生反應,生成氯化物和次氯酸鹽。氯氣在高溫下與一氧化碳作用,生成毒性更大的光氣。氯氣能與可燃氣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液氯與許多有機物如烴、醇、醚、氫氣等發生爆炸性反應。氯作為強氧化劑,是一種基本有機化工原料,用途極為廣泛,一般用于紡織、造紙、醫藥、農藥、冶金、自來水殺菌劑和漂白劑等。
一、理化性質
分子量:70.9 熔點(℃): -101
沸點(℃): -34.5 相對密度( 水=1 ): 1.47(液氯)
飽和蒸氣壓(kPa): 506.62(10.3℃) 相對密度(空氣=1): 2.48
臨界溫度(℃): 144 臨界壓力(MPa): 7.71
溶解性:易溶于二硫化碳和四氯化碳等有機溶劑,微溶于水
二、中毒急救
1.毒理學
急性毒性:LC50:293 ppm/m3,1小時(大鼠吸入)
氯是一種強烈的刺激性氣體,經呼吸道吸入時,與呼吸道粘膜表面水分接觸,產生鹽酸、次氯酸,次氯酸再分解為鹽酸和新生態氧,產生局部刺激和腐蝕作用。新生態氧的氧化作用較鹽酸強,是有活力的原漿毒。次氯酸也具有明顯的生物學活性,它可破壞細胞膜的完整性和通透性,進入細胞,直接與細胞漿蛋白質反應,引起組織炎性水腫、充血甚至壞死。由于肺泡壁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大量漿液滲透到肺間質與肺泡,形成肺水腫。此外,氯也能直接吸收而引起毒作用,如高濃度氯吸入后引起迷走神經反射性心跳停止或喉頭痙攣而出現猝死。氯氣主要作用于支氣管和細支氣管,也可作用于肺泡引起肺水腫。
氯中毒死亡的病理改變。數分鐘內猝死的病例可見氣管、支氣管粘膜干枯,呈白色毛玻璃狀,肺臟縮小、干枯或呈黃褐色。顯微鏡下檢查見凝固性壞死、肺泡出血、肺水腫,心臟擴大。數小時至3天死亡的病例可見支氣管粘膜壞死脫落,小支氣管可被壞死脫落的粘膜堵塞。粘膜下組織水腫、充血、點片狀充血。肺臟擴大、重量增加,可見肺水腫伴肺不張、肺氣腫、肺出血,并有嗜酸性透明膜形成,毛細血管充血或血栓形成。這種變化最終導致通氣障礙及肺彌散功能障礙。由于肺泡血流不能充分氧合,肺靜、動脈分流,產生低氧血癥,致使心腦、肝、腎等多臟器功能障礙。
氯氣對人的急性毒性與空氣中氯濃度有關,其劑量和效應的關系見表2。
2.中毒癥狀
皮膚損傷:接觸高濃度氯氣或液氯,可引起急性皮炎及灼傷,長期接觸低濃度氯氣可引起暴露部位皮膚燒灼、發癢,發生痤瘡樣皮疹或皰疹。
眼部損傷:氯氣可引起眼痛、畏光、流淚、結膜充血、水腫等急性結膜炎,高濃度時,造成角膜損傷。
急性中毒主要是根據呼吸系統損害的嚴重程度劃分,一般分為刺激反應、輕度、中度和重度中毒。
(1)刺激反應:出現一過性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癥狀,肺部無陽性體征或偶有少量干性羅音,一般于24小時內消退。
(2)輕度中毒:主要表現為支氣管炎和支氣管周圍炎,有咳嗽、咳少量痰、胸悶等。兩肺有干性羅音或哮鳴音,可有少量濕性羅音。肺部X線表現為肺紋理增多、增粗、邊緣不清,一般以下肺葉較明顯。經休息和治療,癥狀可于1~2天內消失。
(3)中度中毒:主要表現為支氣管性肺炎、間質性肺水腫或肺泡性肺水腫。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癥狀加重,胸悶、呼吸困難、陣發性嗆咳、咳痰,有時咳粉紅色泡沫痰或痰中帶血,伴有頭痛、乏力及惡心、食欲不振、腹痛、腹脹等胃腸道反應。輕度紫紺,兩肺有干性或濕性羅音,或兩肺彌漫性哮鳴音。上述癥狀經休息和治療2~10天后會逐漸減輕而消退。
(4)重度中毒:在臨床表現或胸部X線表現中具有下列情況之一者,即屬重度中毒:
①臨床表現:吸入高濃度氯氣數分鐘至數小時出現肺水腫,可咳大量白色或粉紅色泡沫痰,呼吸困難、胸部緊束感,明顯發紺,兩肺有彌漫性濕性羅音;喉頭、支氣管痙攣或水腫造成嚴重窒息;休克及中度、深度昏迷;反射性呼吸中樞抑制或心跳驟停所致猝死;出現嚴重并發癥如氣胸、縱隔氣腫等。
②胸部X線表現:主要呈廣泛、彌漫性肺炎或肺泡性肺水腫。有大片狀均勻密度增高陰影,或大小與密度不一,邊緣模糊的片狀陰影,廣泛分布于兩肺野,少數呈蝴蝶翼狀。重度氯中毒后,可發生支氣管哮喘或喘息性支氣管炎。后者是由于鹽酸腐蝕形成瘢痕所致,難以恢復,并可發展為肺氣腫。
3.急救措施
(1)皮膚接觸時,按酸灼傷進行處理。應立即脫去污染的衣著,用大量流動清水沖洗。氯痤瘡可用地塞米松軟膏涂患處。
(2)眼睛接觸時,提起眼瞼,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徹底沖洗,滴眼藥水。
(3)若吸入,則應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如果呼吸心跳停止,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按壓術。
(4)解毒治療
① 合理氧療:使動脈氧分壓維持在8~10kPa,O2sat>90%。發生嚴重肺水腫或急性呼吸窘迫綜合癥時,給予鼻面罩持續正壓通氣(CPAP)或呼氣末正壓通氣(PEEP)療法。呼氣末壓力不宜超過0.49kPa(5cmH2O),還須注意對心肺的不利影響,心功能不全者慎用。
② 糖皮質激素:應用原則是早期(吸入后即用)、足量(每天用地塞米松10~80mg)和短程,以防治肺水腫。
③ 維持呼吸道通暢:可給予支氣管解痙劑和藥物霧化吸入,如沙丁胺醇、丙酸倍氯米松等氣霧劑,β2興奮劑如特布他林等。必要時可以進行氣管切開術。
④ 去泡沫劑:肺水腫時可用二甲基硅油氣霧劑0.5~1瓶,咳泡沫痰者用1~3瓶。酒精作為去泡沫劑雖有一定療效,但可能會加重粘膜刺激。
⑤ 控制液體入量:早期應適當控制進液量,慎用利尿劑,一般不用脫水劑。
三、泄漏處置
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上風處,并立即進行隔離,根據現場的檢測結果和可能產生的危害,確定隔離區的范圍,嚴格限制出入。一般地,小量泄漏的初始隔離半徑為150m,大量泄漏的初始隔離半徑為450m。應急處理人員應佩戴正壓自給式空氣呼吸器,穿防毒服。盡可能切斷泄漏源。泄漏現場應去除或消除所有可燃和易燃物質,所使用的工具嚴禁粘有油污,防止發生爆炸事故。防止泄漏的液氯進入下水道。合理通風,加速擴散。噴霧狀堿液吸收已經揮發到空氣中的氯氣,防止其大面積擴散,導致隔離區外人員中毒。嚴禁在泄漏的液氯鋼瓶上噴水。構筑圍堤或挖坑收容所產生的大量廢水。如有可能,用銅管將泄漏的氯氣導至堿液池,徹底消除氯氣造成的潛在危害。可以將泄漏的液氯鋼瓶投入堿液池,堿液池應足夠大,堿量一般為理論消耗量的1.5倍。實時檢測空氣中的氯氣含量,當氯氣含量超標時,可用噴霧狀堿液吸收。
《勞動保護》2004年第6期
上一篇:生產安全事故的應急救援與調查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