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題(每題2分,共計20分)
1.我國《安全生產法》規定的安全生產管理方針是______________。
2.未取得安全生產許可證擅自進行生產的,責令停止生產,_______,并處10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的罰款。
3.《礦山安全法》于1992年11月7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28次會議通過,于_______年5月1日起施行。
4.《礦山安全法實施條例》規定,傷亡事故處理工作應當在_____日內結案,特殊情況下不得超過180日。
5.礦山建設工程的安全設施和主體應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______。
6.每個礦井至少應有__________獨立的能行人的、直達地面的安全出口。
7.煤礦安全生產中要做到“一通三防”,一通是通風,三防是________。
8.礦山企業必須對作業場所中的有害有毒物質和井下空氣_______進行檢測,保證符合安全要求。
9.礦山企業召開討論有關安全生產的會議,應當有_______參加,工會有權提出意見和建議。
10.礦山企業應當使每個職工都熟悉礦山災害預防和應急計劃,并且每年至少組織_______次礦工救災演習。
二、選擇題(每題2分,共計30分)
1._____是礦山企業安全生產第一責任者。
A.礦長 B.工人 C.上級領導
2.礦工下井前嚴禁______。
A.喝酒 B.玩耍 C.吸煙
3.提升鋼絲繩必須______檢查一次,對易損壞和斷絲或銹蝕較多的一段應停車仔細檢查。
A.五天 B.一天 C.十天
4.礦山職工(包括新工人)接受安全教育、培訓期間,礦山企業______。
A.應當支付工資 B.可以不支付工資 C.只發給生活費
5.新進礦山的井下作業職工,礦山企業應當組織對其進行安全教育和培訓。下礦井工作前至少必須接受______小時的安全教育和培訓。
A.72 B.60 C.50
6.下礦井的人員下井時必須戴安全帽,隨身攜帶礦燈和自救器,嚴禁攜帶_____,嚴禁穿化纖衣服。
A.煙草和點火物品 B.食品 C.衣物
7.處理事故的“四不放過”原則是:事故原因沒有查清不放過;事故責任者沒有嚴肅處理不放過;______;防范措施沒有落實不放過。
A.職工群眾沒有受到教育不放過 B.生產沒有恢復不放過
C.沒有公布處理結果不放過
8.在生產過程中,為強化人們的安全意識,我國開展了“三不傷害”活動,其內容是指不傷害自己,不傷害別人,______。
A.不傷害別人的感情 B,不被別人傷害 C.不傷害弱勢人員
9.反“三違”是為了防范事故的發生而采取的重要措施。“三違”是指:違章指揮、違反勞動紀律、______。
A.違反法規 B.違反企業規章制度 C.違章作業
10.如果礦山企業發生重大生產安全事故。根據我國《刑法》的規定,應負刑事責任的人員最高可判處——年有期徒刑。
A.12 B.3 C.7
11.礦井瓦斯爆炸需要同時具備三個條件:瓦斯濃度達到爆炸極限;有足夠的氧氣;______。
A.有火源 B.有雷管引爆 C.高溫
12.導致生產安全事故發生的直接原因,主要包括設備,設施等物的不安全狀態和作業人員的______。
A.不安全行為 B.不規范行為 C.違法行為
13.煤礦井下檢修、搬遷電氣設備、電纜和電線時,_______。
A.不得帶電作業 B.可以帶電作業
C.只要有保護就可帶電作業
14.煤礦企業必須依法為______辦理意外傷害保險,支付保險費。
A.煤礦井下作業職工 B.井下采掘職 C.全體職工
15.從業人員有獲得作業場所______方面信息的權利。
A.安全與職業危害 B.工作任務 C.人員情況
三、判斷題(正確的在括號內畫“√”,錯誤的畫“×”,每題2分,共計20分)
1.井下發生透水時,要用最快的方式通知附近地區的工作人員,并按照礦井災害預防和處理計劃中所規定的路線撤出,要沿著上山方向進入上一水平,然后出井。 ( )
2.企業職工的安全教育培訓費用應該由職工個人承擔。 ( )
3.防止礦內水災的有效措施是超前探水,即“有疑必探,先探后掘”,通過鉆孔打探,掌握積水區壓力、水量等,并有計劃地將水疏放掉。 ( )
4.在井下和井口房,嚴禁采用可燃性材料搭設臨時操作間、休息間。 ( )
5.礦井瓦斯具有爆炸性和窒息性,是礦山安全生產的主要威脅。防止瓦斯爆炸,應從三個方面人手:防止瓦斯積聚,防止瓦斯被引燃和防止爆炸事故的擴大。 ( )
6.礦長應當定期向職工代表大會或者職工大會報告企業安全生產的重大決策,接受民主監督。 ( )
7.自然發火的征兆是:巷道中出現霧氣或巷道壁出汗;出現火災氣味(如煤焦油味);人體不適(如頭痛);火區流出的空氣和水溫度高。 ( )
8.礦山企業應當使每個職工熟悉礦山災害預防和應急計劃,并且每兩年至少組織一次礦山救災演習。 ( )
9.礦山操作電氣設備的人員,應當有可靠的絕緣保護,‘檢修電氣設備時,只要做好保護,可以帶電作業。 ( )
10.礦山使用的設備,器材、防護用品和安全檢測儀器,應當符合國家安全標準或者行業安全標準,否則,不得使用。 ( )
四、簡答題(每題5分,共計30分)
1.礦用電氣設備防爆基本措施是什么?
2.礦井掘進打眼的防塵方式有哪幾種?
3.煤與瓦勞動保護突出有哪些預兆?
4.自救器的作用是什么?
5.井下避災的基本原則是什么?
6.煤礦執行的“一炮三檢制”指的是什么?
一、填空題
1.安全第一、預防為主 2.沒收違法所得 3.1993 4.90 5.投人生產和使用 6.兩個 7.防瓦斯,防粉塵,防火 8.含氧量 9.工會代表 10.1
二、選擇題
1.A 2.A 3.B 4.A 5.A 6.A 7.A 8.B 9.C 10.C 11.A 12.A 13.A 14.A 15.A
三、判斷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簡答題
1.答:(1)采用間隙隔爆技術;
(2)采用本質安全技術;
(3)采用增加安全程度的措施;
(4)采用快速斷電技術。
2.答:(1)風鉆濕式鑿巖;
(2)干式鑿巖捕塵;
(3)濕式電鉆鑿巖。
3.答:(1)無聲預兆
1)煤層結構變化,層理紊亂,煤層由硬變軟、由薄變厚,傾角由小變大,煤由濕變干,光澤暗淡,煤層頂、底板出現斷裂,煤巖嚴重破壞等;
2)工作面煤體和支架壓力增大,煤壁外鼓、掉渣等;
3)瓦斯增大或忽小忽大,煤塵增多。
(2)有聲預兆
有煤爆聲、悶雷聲、深部巖石或煤層的破裂聲、支柱折斷等。
每次突出前都有預兆出現,但出現預兆的種類和時間是不同的。
4.答:自救器是一種體積小、重量輕、便于攜帶的防護個人呼吸器官的裝備。其主要用途就是在井下發生火災,瓦斯、煤塵爆炸,煤與瓦斯突出或二氧化碳突出事故時,供井下人員佩戴脫險,免于中毒或窒息死亡。
5.答,(”積極搶救。力爭將事故消滅在初期階段或控制在最小范圍,最大限度地減少損失;
(2)安全撤離。當無法避免事故時,井下礦工應設法安全撤離;
(3)妥善避難。當無法撤離時,遇險人員應在災區內努力改善生存條件,等待援救。
6.答:“一炮三檢”制是指裝藥前、放炮前、放炮后要認真檢查放炮地點附近的瓦斯濃度,瓦斯濃度超過1%,不準放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