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題(每題2分,共計20分)
1.《礦山安全法》規定,礦山企業必須具有______的設施,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保證安全生產。
2.從事______作業的從業人員必須經過專門培訓并取得_______。
3.煤礦生產的五大自然災害是水、火、瓦斯、煤塵和_______。
4.禁止安排女職工從事礦山________、國家規定的第________級體力勞動強度的勞動和其他禁忌從事的勞動。
5.礦山井下作業地點的空氣溫度不得超過________;超過時,應當采取降溫或其他防護措施。
6.《礦山安全法》規定,每個礦井必須有_______以上能行人的安全出口。
7.礦山企業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方法,對放射性物質作業點每月至少檢測_______次。
8.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對本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_______負責。
9.礦井必須作好水害分析預報,堅持__________的探放水原則。
10.煤礦安全生產中要做到“一通三防”。其中一通是通風,三防是________。
二、選擇題(每題2分,共計30分)
1.我國的安全生產管理方針是______。
A.安全第一、預防為主 B.生產必須安全、安全為了生產
C.安全生產人人有責
2.下礦井的人員下井時嚴禁攜帶_______。
A.衣物 B.煙草和點火物品 C.食品
3.從業人員有權對本單位安全生產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批評、檢舉和控告,有權拒絕______和強令冒險作業。
A.違章作業 B.工作安排 C.違章指揮
4.未取得安全生產許可證擅自進行生產的,除責令停止生產,沒收違法所得外,最高可并處______萬元的罰款。
A.20 B.10 C.50
5.“三不傷害”活動的內容是指不傷害自己、_______、不被別人傷害。
A.不傷害別人的感情 B.不傷害別人 C.不傷害弱勢人員
6.煤礦井下檢修、搬遷電氣設備、電纜和電線時,_______。
A.不得帶電作業 B.可以帶電作業
C.只要有保護就可帶電作業
7.《礦山安全法》是于_____5月1日正式實施的。
A.1995 B.1993 C.1997
8.導致生產安全事故發生的直接原因,主要包括設備、設施等物的不安全狀態和作業人員的_____。
A.不安全行為 且不規范行為 C.違法行為
9.煤礦企業必須依法為______辦理意外傷害保險,支付保險費。
A.全體職工 B.井下采掘工 C.煤礦井下作業職工
10.煤礦井下照明、信號、電話和手持式電氣設備的供電額定電壓不得超過______V。
A. 110 B.127 C.36
11.礦山企業必須對作業場所中的有毒有害物質和井下空氣______進行檢測,保證符合安全要求。
A.二氧化碳 B.甲烷 C.含氧量
12.如果工礦企業發生重大生產安全事故,根據我國《刑法》的規定,應負刑事責任的人員最高可判處______年有期徒刑。
A.3 B.5 C.7
13.處理事故的“四不放過”原則是:事故原因沒查清不放過;事故責任者沒有嚴肅處理不放過;______;廣大職工沒有受到教育不放過。
A.整改措施沒有落實不放過 B.生產沒有恢復不放過
C.沒有公布處理結果不放過
14.礦井需要的風量應按井下同時工作最多人數計算,每人每分鐘供給風量不得少于______m3。
A.3 B.4 C.5
15.井下采掘工作面進風風流中,按照體積計算,氧氣不得低于20%,二氧化碳不得超過_____。
A.0.5% B.1% C.0.3%
三、判斷題(正確的在括號內畫“√”,錯誤的畫“×”,每題2分,共計20分)
1.礦井井下作業地點的空氣溫度不得超過30℃,超過時,應當采取降溫或者其他防護措施。 ( )
2.煤礦企業必須為本單位所有從業人員辦理意外傷害保險,并支付保險費。 ( )
3.煤礦企業職工必須遵守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煤炭行業規章、規程和企業規章制度。 ( )
4.礦山企業應當使每個職工熟悉礦山災害預防和應急計劃,并且每年至少組織1次礦山救災演習。 ( )
5.礦山企業所有的生產作業人員,每年接受在職安全教育、培訓的時間不應少于20小時。 ( )
6.發現有人觸電時,應用力將其拉開,使觸電人與接觸電器部位分離。 ( )
7.煤礦井下照明、信號、電話和手持式電氣設備的供電額定電壓不得超過127V。 ( )
8.未取得安全生產許可證擅自進行生產的,除責令停止生產,沒收違法所得外,最高可并處40萬元的罰款。 ( )
9.相對瓦斯涌出量小于或等于10m
3/t且絕對瓦斯涌出量小于或等于40m
3/min的礦井稱為低瓦斯礦井。 ( )
10.水文地質條件復雜的礦井,必須制定相應的“探、防、堵、截、排”綜合防治措施。 ( )
四、簡答題(每題5分,共計30分)
1.礦山企業職工在安全生產方面的權利有哪些?
2.礦山井下發生透水事故時,人員應怎樣撤離?
3.礦山發生事故后應怎么辦?
4.什么是礦井瓦斯?
5.礦用電氣設備防爆基本措施是什么?
6.操作井下電氣設備應遵守哪些規定?
答案
一、填空題
1.安全生產 2.特種,特種作業操作證 3.頂板 4.井下作業、四 5.28℃ 6.兩個 7.3 8.全面 9.有疑必探,先探后掘 10.防粉塵,防火,防瓦斯
二、選擇題
1.A 2.B 3.C 4. 5.B 6.A 7.B 8.A 9.C 10.B11.C 12.C 13.A 14.B 15.A
三、判斷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簡答題
1.答:(1)有權獲得作業場所安全與職業危害方面的信息;
(2)有權向有關部門和工會組織反映礦山安全狀況和存在的問題;
(3)對任何危害職工安全健康的決定和行為,有權提出批評、檢舉和控告。
2.答:井下發生透水事故時,要用最快的方式通知附近地區的工作人員,并按照礦井災害預防和處理計劃中所規定的路線撤出,要往高處走,沿著上山方向迅速進入上一個水平,然后出井。
3.答:礦山發生事故后,事故現場有關人員應當立即報告礦長或者有關主管人員;礦長或者有關主管人員接到事故報告后,必須立即采取有效措施,組織搶救,防止事故擴大,盡力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立即如實報告當地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不得隱瞞不報、謊報或者拖延不報,不得故意破壞事故現場、毀滅有關證據。
4.答:礦井瓦斯就是在煤礦采掘過程中從煤層、巖層、采空區中放出的,再加上井下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各種有害氣體的總稱。主要成分有:沼氣(甲烷)、二氧化碳、氮氣,還有少量的乙烷、氫、一氧化碳、硫化氫和二氧化硫等。
5.答:(1)采用間隙隔爆技術;
(2)采用本質安全技術;
(3)采用增加安全程度的措施;
(4)采用快速斷電技術。
6.答:(1)非專職人員或非值班電氣人員不得擅自操作電氣設備;
(2)操作高壓電氣設備主回路時,操作人員必須戴絕緣手套,并穿電工絕緣靴或站在絕緣臺上;
(3)手持式電氣設備的操作手柄和工作中必須接觸的部分必須有良好絕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