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選擇題
● 當有電流在接地點流入地下時,電流在接地點周圍土壤中產生電壓降。人在接地點周圍,兩腳之間出現的電壓稱為( )。
A:跨步電壓
B:跨步電勢
C:臨界電壓
D:故障電壓
答案:A
● ( )的工頻電流即可使人遭到致命的電擊。
A:數安
B:數毫安
C:數百毫安
D:數十毫安
答案:D
● 當設備發生碰殼漏電時,人體接觸設備金屬外殼所造成的電擊稱作( )。
A:直接接觸電擊
B:間接接觸電擊
C:靜電電擊
D:非接觸電擊
答案:B
● 從防止觸電的角度來說,絕緣、屏護和間距是防止( )的安全措施。
A:電磁場傷害
B:間接接觸電擊
C:靜電電擊
D:直接接觸電擊
答案D
● 把電氣設備正常情況下不帶電的金屬部分與電網的保護零線進行連接,稱作( )。
A:保護接地
B:保護接零
C:工作接地
D:工作接零
答案:B
● 保護接零屬于( )系統。
A:IT
B:TT
C:TN
D:三相三線制
答案:C
● 行燈電壓不得超過( )V,在特別潮濕場所或導電良好的地面上,若工作地點狹窄(如鍋爐內、金屬容器內),行動不便,行燈電壓不得超過( )V。
A:36;12
B:50;42
C:110;36
D:50;36
答案:A
● 在實施保護接零的系統中,工作零線即中線,通常用( )表示;保護零線即保護導體,通常用( )表示。若一根線即是工作零線又是保護零線,則用( )表示。
A:N;PEN;PE
B:PE;N;PEN
C:N;PE;PEN
D:PEN;N;PE
答案:C
● 漏電保護裝置主要用于( )。
A:防止人身觸電事故
B:防止中斷供電
C:減少線路損耗
D:防止漏電火災事故
答案:A, D
● 裝設避雷針、避雷線、避雷網、避雷帶都是防護( )的主要措施。
A:雷電侵入波
B:直擊雷
C:反擊
D:二次放電
答案:B
● ( )是各種變配電裝置防雷電侵入波的主要措施。
A:采用(閥型)避雷器
B:采用避雷針
C:采用避雷帶
D:采用避雷網
答案:A
● 在一般情況下,人體電阻可以按( )考慮 。
A:50~100Ω
B:800~1000Ω
C:100~500 kΩ
D:1~5 MΩ
答案:B
● ( )電氣設備是具有能承受內部的爆炸性混合物的爆炸而不致受到損壞,而且通過外殼任何結合面或結構孔洞,不致使內部爆炸引起外部爆炸性混合物爆炸的電氣設備。
A:增安型
B:本質安全型
C:隔爆型
D:充油型
答案:C
● 漏電保護器其額定漏電動作電流在( )者屬于高靈敏度型。
A:30mA~1A
B:30mA及以下
C:1A以上
D:1A以下
答案:B
● 當電氣設備不便于絕緣或絕緣不足以保證安全時,應采取屏護措施。變配電設備應有完善的屏護裝置,所用遮欄的高度不應低于( )。
A:1.4m
B:1.7m
C:2.0m
D:2.4m
答案:B
● 為了保證在故障條件下形成故障電流回路,從而提供自動切斷條件,保護導體在使用中是( )的 。
A:允許中斷
B:不允許中斷
C:允許接入開關電器
D:自動切斷
答案:B
● 下列電源中可用做安全電源的是( )。
A:自耦變壓器
B:分壓器
C:蓄電池
D:安全隔離變壓器
答案:C,D
● 符號“回”是( )的輔助標記。
A:基本絕緣
B:雙重絕緣
C:功能絕緣
D:屏蔽
答案:B
● 架空線路不應跨越( )。
A:燃燒材料作屋頂的建筑物
B:道路
C:通航河流
D:索道
答案:A
● 在下列絕緣安全工具中,屬于輔助安全工具的是( )。
A:絕緣棒
B:絕緣擋板
C:絕緣靴
D:絕緣夾鉗
答案:C
● 采用安全特低電壓是( )的措施。
A:僅有直接接觸電擊保護
B:只有間接接觸電擊保護
C:用于防止爆炸火災危險
D:兼有直接接觸電擊和間接接觸電擊保護
答案:D
● 在建筑物電源線路進線處將PE干線、接地干線、總水管、總煤氣管、采暖和空調豎管等相連接,最好也能將建筑物的金屬構件和其他金屬管道也連接起來。此措施稱為( )。
A:過載保護
B:主等電位聯結
C:不導電環境
D:輔助等電位聯結
答案:B
● 當氣體爆炸危險場所的等級屬于0區或1區,且可燃物的最小點燃能量在( )以下時,工作人員應穿無靜電點燃危險的工作服。當環境相對濕度保持在50%以上時,可穿棉工作服。
A:0.25mJ
B:0.025mJ
C:0.0025mJ
D:0.00025mJ
答案:A
● 爆炸性氣體環境根據爆炸性氣體混合物出現的頻繁程度和持續時間,被分為( )。
A:0區、1區和2區
B:10區、11區
C:21區、22區和23區
D:T1~T6組
答案:A
二、判斷題
● 建筑物應根據其重要性、使用性質、 發生雷電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按防雷要求分為三類。
答案:(√)
● 凡制造、使用或貯存炸藥、火藥、起爆藥、火工品等大量爆炸物質的建筑物,因電火花而引起爆炸,會造成巨大破壞和人身傷亡的建筑物應劃為第二類防雷建筑物。
答案:(×)(注:應劃為第一類)
● 各類防雷建筑物應采取防直擊雷和防雷電波侵入的措施。
答案:(√)
● 對第三類防雷建筑物采用滾球法確定接閃器保護范圍時,應使用的滾球半徑應為45 m。
答案:(×)(注:應為60 m)
● 變電所的位置不應設在有爆炸危險環境的正上方或正下方,且不宜設在有火災危險環境的正上方或正下方,當與有爆炸或火災危險環境的建筑物毗連時,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爆炸和火災危險環境電力裝置設計規范》的規定。
答案:(√)
● 可燃油油浸電力變壓器室的耐火等級為二級。
答案:(×)(注:應為一級)
● 變壓器室、配電室、電容器室的門應向外開啟。相鄰配電室之間有門時,此門應能雙向開啟。
答案:(√)
● 變壓器室、配電室、電容器室等應設置防止雨、雪和蛇、鼠類小動物從采光窗、門、電纜溝等進入室內的設施。
答案:(√)
● 控制室和配電室內的采暖裝置,可以有法蘭、螺紋接頭和閥門。
答案:(×)(注:不應有法蘭、螺紋接頭和閥門。)
● 移動式電動工具、手持式電動工具應加裝高靈敏動作的漏電保護器。
答案:(√)
● 相對于腐蝕環境,變電所、配電所宜設在全年最小頻率風向的上風側。
答案:(×)(注:宜設在全年最小頻率風向的下風側。)
● 對于易燃物質比空氣重的爆炸性氣體環境,位于1區、2區附近的變電所、配電所和控制室的室內地面,應高出室外地面0.3m。
答案:(×)(注:應高出室外地面0.6m。)
● 10kV及以下架空線路嚴禁跨越爆炸性氣體環境,架空線路與爆炸性氣體環境的水平距離,不應小于桿塔高度。
答案:(×)(注:不應小于桿塔高度的1.5倍)
● 在火災危險環境內,沿未抹灰的木質吊頂和木質墻壁敷設的以及木質悶頂內的電氣線路應穿鋼管明設。
答案:(√)
● 標稱電壓超過交流36V容易被觸及的裸帶電體必須設置遮護物或外罩,其防護等級不應低于IP2X級。
答案:(×)(注:應為標稱電壓超過交流25V(有效值)…)
● 在爆炸危險場所工作的人員,應穿防靜電(導電)鞋,以防人體帶電,地面也應配用導電地面。
答案:(√)
● 消防應急燈具的應急工作時間應不小于60min,且不小于燈具本身標稱的應急工作時間。
答案:(×)(注:應不小于90min)
三、填空題
● 用電單位應對使用者進行用電安全教育和培訓,使其掌握( A )和( B )知識。
答案:A:用電安全的基本知識; B:觸電急救
● 任何電氣裝置都不應( A )運行或( B )使用。
答案:A:超負荷; B:帶故障
● 用電設備和電氣線路的周圍應留有足夠的( A )。電氣裝置附近不應堆放( B )。禁止在架空線上放置或懸掛物品。
答案:A:安全通道和工作空間; B:易燃、易爆和腐蝕性物品
● 使用的電氣線路須具有足夠的( A )并應( B )。禁止使用絕緣老化或失去絕緣性能的電氣線路。
答案:A:絕緣強度、機械強度和導電能力; B:定期檢查
● 軟電纜或軟線中的綠/黃雙色線在任何情況下只能用作( A )。
答案:A:保護線
● 移動使用的配電箱(板)應采用完整的、帶保護線的( A )或護套軟線作電源線,同時應裝設( B )。
答案:A:多股銅芯橡皮護套軟電纜; B:漏電保護器
● 插頭與插座應按規定正確接線,插座的保護接地極在任何情況下都必須單獨與( A )可靠連接。嚴禁在插頭(座)內將保護接地極與( B )連接在一起。
答案:A:保護線; B:工作中性線
● 臨時用電應經有關主管部門( A ),并有專人負責管理,( B )。
答案:A:審查批準; B:限期拆除
● 電工作業人員應經醫生鑒定沒有妨礙電工作業的病癥,并應具備( A )、( B )和( C )及實踐經驗。
答案:A:用電安全; B:觸電急救; C:專業技術知識
● 防爆標志為iaⅡAT5的防爆電氣設備其標志代表的意義是( A )。
答案:A:Ⅱ類本質安全型ia等級A級T5組防爆電氣設備
● 電工作業人員在進行電工作業時應按規定使用經( A )或( B )的電工用個體防護用品。
答案:A:定期檢查; B:試驗合格
● 電氣裝置的檢查、維護以及修理應根據實際需要采取全部停電、( A )和( B )三種方式,并應采取相應的安全技術和組織措施。
答案:A:部分停電; B:不停電:
● 當采取不停電工作方式進行電氣裝置的檢查、維護以及修理時,應在電氣裝置及工作區域掛設( A )或( B )。
答案:A:警告標志; B:標示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