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內部安全管理
(1)教育職工牢固樹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思想,認真學習安全規程、制度、增強自我保護和相互保護與三不傷害的意識,提高嚴格執行《電業安全工作規程》制度的自覺性。
(2)建立班組安全生產保證體系。班組長對班組安全保證體系的正常有效運轉全面責任,班組安全員要協助班組長組織安全知識和規章制度的學習,對班組成員進行安全教育,檢查生產設備、安全設施及作業環境狀況,發現問題時反映、解決每個人員必須制定控制人身未遂的措施,每月對照檢查,并將檢查結果及整改措施計入安全管理臺賬。
(3)年初與安全第一責任者簽定安全目標(控制異常和未遂)責任書,并制訂本班組完成安全目標的具體措施;每個職工應寫出三不傷害保證書,并及時修訂補充。
(4)防止高空墜落的具體措施:①在2m以上高處作業,必須系安全帶。②在線路桿塔上工作要穿防滑絕緣鞋,戴好安全帽。③安全帶使用前進行檢查,按規定佩畫、使用。④使用安全帶時,掛鉤掛在牢固的構件上,換位時不能失去保護。⑤用合格的鋼絲繩,麻繩起吊重物。⑥使用合格的梯子并正確使用。梯子與地面的傾斜角不能過大或過小,有專人扶持。⑦搭設腳手架時,綁扎要牢固,腳手板等的厚度、強度要合乎規格,腳手板兩頭綁扎。
(5)防觸電的措施:①電氣操作時要按規定使用合格的安全用具,低壓帶電作業要設專人監護。②配電變壓器、架構、電動工具的外殼必須接地,并按規定進行測試和開挖檢查。③完善線路標牌及防護設施。④不得以銅(鋁)絲代替保險絲。按規定安裝漏電保護器,并定期測試其完好的狀況。
此外,嚴禁酒后工作,患有高血壓、心臟病、貧血的人員不盲從事高處作業。同時還要消除裝置性違章,防止因設備安裝不規范造成人身事故。
二、外部安全管理
(1)各鄉村、用戶要真正把農村安全用電工作列入議事日常,要有專人負責,要建立健全安全用電獎罰制度,定期組織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堅持明章管電,依法治電,堅決制止私拉亂接、私設電網、用電捕魚等違章用電行為,對明知故犯者從嚴懲處。
(2)增加農村安全用電經費的投入、提高供電線路和設備的健康水平。供電所人員對所轄用戶使用經國家、部或網(省)局鑒定合格的電氣設備、導線,安全用具等進行監督把關,防止質量低劣的物資流進電力系統,各鄉村、用戶要改造不合格的線路和設備,徹底消除農村險線和電力線、閉路線、電話線同桿或交叉距離不夠的線路,提高線路設備的安全水平。
(3)加強用戶電工的培訓發證管理工作。從事農電工作的人員必須經縣局安全教育部門培訓并取得《安全資格證》,使每個農村電工都掌握必備的專業理論、操作技能和安全用電常識,提高電工隊伍的總體素質,并保持相對穩定。
(4)大力宣傳安全用電。各鄉村、用戶要設立安全用電宣傳專欄,學校可利用教學進行宣傳,還可用宣傳畫、電影、錄像、廣播、出簡報、寫標語、搞競賽等辦法,開展安全宣傳活動,做到安全用電家喻戶曉,人人皆知。
(5)廣泛推廣漏電保護器的使用,減少家庭觸電事故的發生。
(6)縣局安全監察部門,對農村安全用電工作要定期進行巡查,發生觸電事故要會同有關部門及時進行調查上報,并嚴格執行部頒安全管理法規,對事故處理堅持做到四不放過,從重處罰。
(7)工作人員進入生產現場,必須按規定戴安全帽、穿工作服、絕緣鞋,禁止穿化纖衣服,安全帽必須系牢,嚴禁三違(違章工作、違章指揮、違反勞動紀律)事故的發生。
(8)對違章用電、違章作業人員進行處罰,要杜絕以下幾項具體表現:
1)在2m以上高處作業,要系好安全帶,進入施工現場應戴安全帽、穿工作服、電氣操作應使用合格的安全工具。
2)使用鉗形電流表測量電流時要戴絕緣手套,低壓帶電作業應設專人監護。
3)使用的電氣設備、電線要符合有關規定,嚴禁使用國家明令淘汰設備,高、低壓熔斷器按規定配置使用,不得用銅絲、鋁絲代替,廣泛推廣漏電保護器的使用,減少家庭觸電事故的發生。
4)電力線路與建筑物、房屋、公路的安全距離應符合要求。
5)非電氣工作人員,任何人不得擅自操作屬供電所管轄的電氣設備。
6)用戶不得使用質量低劣的用電設施,應根據防觸電方式的電器分類進行保護接地或保護接零。
7)臨時用電應按照《農村低壓電力技術規程》由供電所人員或其委托的人員施工,用戶個人不得私拉亂接。
三、電氣安全工用具的管理
電氣安全用具,是指電氣作業中,為了保證作業人員的安全,防止觸電、墜落、灼傷等工傷事故必須使用的各種電工專用工具或用具。電氣安全用具管理是整個安全管理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對安全生產至關重要。
1.電氣安全用具的購置
(1)各部門購置的安全用具,必須是經國家、部或網(省)局鑒定合格的產品。防止質量低劣、不符合要求的產品流入電力系統。
(2)安監部門要對購置的產品質量進行安全檢查,避免不合格產品或到期未檢驗產品進入安全作業現場。
(3)應選購適合本部門場所條件且適用方便的安全用具。
2.配齊配足合格的安全用具
供電所根據工作特點及上級主管部門的規定配齊、配足合格的安全用具,做到有備無串,避免在使用進程中因某種安全用具試驗不合格、損壞、丟失、而使現場安全技術措施及個人安全防護措施不到位。
3.正確保管和使用電氣安全用具
(1)存放電氣安全用具的場所,應有明顯的標志并對號入座做到存取方便,存放場所要干凈、通風良好,無任何雜物堆放。
(2)凡橡膠制品的電氣安全用具,不可與石油類的油脂相接觸,存放環境不能過冷或過熱。也不可與銳器、鐵絲等放在一起。
(3)絕緣手套、絕緣鞋、絕緣關鉗等,應放在柜內,要與其他安全用具分開。使用中應防止受潮,受污或損傷。
(4)絕緣棒應垂直存放,且架在支架上或吊掛在室內,注意不可與墻壁接觸。
(5)驗電筆用過后應存放在匣內并懸于干燥處。
(6)對絕緣手套、鞋等,不允許有外傷、裂紋、氣泡或毛刺等。發現有問題時,應立即更換。如果絕緣工具遭受表面損傷或者已經受潮,則應及時進行處理或使之干燥,并在試驗合格后方可繼續使用。
(7)無論任何情況,電氣安全用具均不可作為它用,對安全用具應進行定期試驗,各試驗項目要能合乎標準與要求。
(8)供電所應設有專(兼)職的安全用具管理人員,對本所使用的安全用具進行分類和統一編號,并做好臺賬,定期進行檢查,試驗工作應有縣局試驗人員進行,管理人員應認真驗收,做到賬、物、卡相符,并保存好試驗卡片。
(9)每次安全用具使用完畢,應擦試干凈放回原處,避免污損。
四、兩票管理
《電業安全規程》(簡稱《安規》)是電力行業的基本法規,省局《電氣線路操作票和工作票制度執行程序的補充規定》是安規電氣和線路兩票部分的補充,供電所人員要認真貫徹執行。同時,根據性質還應熟練掌握《安規》的熱力和機械的低壓作業等部分。
(一)認真執行兩票是保證安全的重要措施
(1)工作票簽發人、工作負責人、工作許可人和操作人、監護人要抓好兩票制度的貫徹,按時參加縣局春檢前組織的安規考試,成績合格后才可工作。
(2)凡需停電在線路及配電變壓器臺架(變壓器室內)的工作均需辦理電力線路第一種工作票;凡帶電作業、帶電線路桿塔上工作以及在運行的配變壓器上的工作均需辦理第二種工作票,線路倒閘操作票填用操作票,并按照操作票制度的規定和技術進行。嚴禁無票工作,無人監護工作。
(3)班組每周安全日活動時,應檢查分析本周執行兩票中的問題和原因,兼職安全員應加強對兩票執行全過程的監督檢查,重點如下:
1)檢查工作要簽發人、工作負責人和工作許可人是否符合要求。
2)檢查工作任務和范圍是否明確。
3)檢查工作票上提出的安全措施是否完善可靠。
4)檢查工作票的填寫是否符合要求,書寫是否清楚。
5)檢查工作許可,簽發手續是否符合要求。
(4)每次工作都要進行班前、班后會,嚴格按上級安監部門規范的會議內容進行,加強對工作中危險因素的控制,供電所長每天檢查當日全部已執行的兩票。
(二)嚴格進行兩票的考核及貫徹
(1)聯系有關記錄,做到兩票的閉環過程。
1)將有關的工作票和操作票聯系起來,對照檢查安全措施的執行情況。
2)檢查一段時期內的缺陷記錄簿,變電站運行記錄:搶修試驗記錄簿。
3)對照工作票登記簿、核實已執行的工作票。
(2)抓好兩票實開率、合格率的考核,班長每月匯總分析兩票的執行情況,并報縣局安監部門。
(3)已執行、作廢的和未用?兩票,均應分別存放,按序號裝訂,不得遺失,已執行及作廢的兩票均應保存3個月。按省局、地區局有關工作票和操作票的評價辦法、正確率的有關規定進行分析。
(4)兼職安全員要協助縣局安監部門要抓兩票執行的質量,也就是抓人的行為規范、基本功及實際執行全過程的檢查。
五、責任劃分
(1)凡屬變電站出線。號桿線路側至農村低壓用戶接戶線前的線路,開關配電變壓器等設備均屬供電所管轄,接戶線及以后部分屬用戶。
(2)10kV及以上供電設備的異常運行引起對用戶少送電,除下列幾種因素外應定為供電所事故。
1)線路有計劃地安排用戶停電、限電、調整負荷者;
2)如因用戶過失引起的線路跳閘、供電設施損失造成的少送電,則該用戶應承擔相應責任。
3)不可抗拒的外力如覆冰、暴風、水災、火災、地震、泥石流、外力破壞,不定為事故。
(3)發生帶負荷拉、合隔離開關;帶電掛、接地線;帶接地線合斷路器(隔離開關)不論有無后果,均應定為事故。
(4)供電所負責運行維護的220/380V供電線路,線路設備上因供電企業的責任發生的下列事件,應定為事故
1)發生相線與零線接錯或三相相序按反。
2)零線斷線。
3)相線與零線互碰。
4)同桿架設或交叉跨越時,供電企業的高壓線路導掉降落到220/380V線路上或供電企業高壓線路對220/380V線路放電。
(5)因第三責任,受害者自身過錯或用戶產品質量事故引起有關事故供電所不承擔相應責任,但因協助有關部門及人員盡快恢復供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