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安全文化”是一種企業安全管理思想和理念。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企業管理的方法由單純的制度管理進入了企業文化管理的時代,即以企業整體的經營文化品格來統一企業的經營管理行為。本文就安全文化是施工企業建設現代安全管理機制的需要問題談一些粗淺認識。
關鍵詞:安全文化 概念 應用 文化建設
1.安全文化的概念
安全文化的概念最早是1986年在國際原子能機構召開的“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后評審會”上提出的。會后,國際核安全咨詢組發表了《安全文化》一書,論述了安全文化的概念、意義和理論及實踐問題。從此,安全文化在世界上傳播開來。我國開展安全文化的研究與推廣是從1994年開始的。
1.1安全文化定義
安全文化是專指人類追求自身健康、國家安全、社會安定和財產不受意外損失的知識、觀念、制度和組織機構的總和。國家安全靠軍隊。社會安定靠教育和專政機器,企業安全靠安全科技和安全生產管理機制。安全文化是工業社會的一種管理性文化,它是一個實踐性很強的概念,它貫穿于企業的全部管理活動中。掌握安全文化的精髓,應該從安全文化在社會和企業管理中的定位入手,多角度、多層面地理解其內涵。
1.2安全文化的法制屬性
市場經濟的特點之一是法治經濟,因此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安全文化也不例外,它也具有法制文化的性質。不論社會怎樣發達,技術、經濟及管理能力所能達到的安全水平與人們期望的理想安全狀況總是有一定的距離,生活及生產中不可能完全不存在危險,不可能完全不發生事故,但是必須確定一種與現實的技術、經濟及管理水平相適應的最低可接受程度,這就需要在理想與現實之間做出妥協和折衷,安全法律就是這種折衷的最低可接受程度的社會認同形式,也就是現實安全價值觀最低標準的一種體現。
1.3新的安全管理模式是安全文化管理的產物
安全文化是在工業社會生活及生產活動管理中完成其安全價值功能的;它有管理與文化的雙層性質;有法治與教育的雙層功能;它對于企業即是一種現代安全管理思想,又是一種有效的安全管理手段;它反映在生產現場既是有形的安全規范,又是無形的安全文化場,因此它是完善安全管理體制與完善人員行為素質,建設現代安全管理模式的基礎。建設安全文化既是現代工業社會管理及企業管理的需要,也是社會及企業健康發展的需要。
1.4 安全文化是一項治本的系統工程
現代工業社會是一個人造的復雜的巨大系統,在這個人造系統中從事生產活動的每一個人都是系統的一個“安全閥”,只要有一個人的行為不遵守安全規范(例如丟一個煙頭在易燃環境中),就可能造成巨大的災難。因此,只要每一個人都提高安全素質,才可能實現系統的本質安全。
安全文化就是在研究人機環境系統本質安全化的過程中提出的一項治本的系統工程。
由上所述,安全文化首先是一種經濟文化,是專指人類追求自身健康、國家安全、社會安定和財產不受意外損失的知識、觀念、制度和組織機構的總和;其次,安全文化是工業社會的一種管理性文化,它具有法制文化的性質;最后,安全文化是一項治本的系統工程,是一種全新的安全管理理論,它具有不同于其他文化的,鮮明的,獨立的特征。
2.安全文化在施工企業發展中的作用
在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形勢下,企業既企求安全生產更期望取得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施工企業為了強化安全生產和提高競爭力,就需要建設具有企業特色的安全文化。
施工企業安全文化具有引導和規范員工行為,激勵員工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不斷增強企業整體素質和綜合能力,增強企業內部凝聚力和外部競爭力,塑造施工企業形象的重要作用。
2.1 安全文化具有強烈的關愛性,注重以人為本,強調“安全第一”
企業文化注重以人為本,主張通過提高員工思想文化修養和道德素質來培養員工熱愛本企業的集體主義精神,而安全文化也注重以人為本,但更強調安全,提倡關心人、愛護人,注重通過多種宣傳教育方式來提高員工的安全意識,做到尊重人的生命、保護人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特別是施工企業,如果一個人疏忽大意或違章操作發生了行車事故,往往回造成危及人員生命、行車安全,甚至社會穩定的嚴重后果,因而,建立相互尊重、相互信任、互助互愛、自保互保的人際關系和安全連保網絡,使全體員工在“安全第一”的思想指導下,從文化心理、精神追求上聯接成一個整體,從而達到全員、全企業的團結一致。
2.2安全文化具有一定的超前性,注重預防預測、未雨綢繆,防患于未然
古人云:“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可見古人很重視預測預防。二千多年前的《周易》就是一本預測預防學大全。現代安全防災理論的“風險論” 承認風險的客觀必然性;“控制論”強調事故的可控可防性;“系統論”研究綜合對策,提倡“本質安全化”;“安全相對論”重視安全標準的時效性等,均以預防預測為重點。國家要求對新、改、擴建工程實行“三同時”評審,對產品實行安全性評價,就是從本質上消除事故隱患,為使用者提供安全優質的產品和工程。
2.3 安全文化具有相當的經驗性,重視事故調查,總結經驗教訓
安全文化的重要內容之一是對各種事故進行調查分析,總結教訓,并研究事故發生發展的規律(如:產品缺陷、不安全行為、不安全狀態等),以便采取相應的防范措施,杜絕類似事故重復發生。古人云“亡羊補牢,為時未晚”、“前車之鑒,后事之師”,這為安全文化的這一屬性奠定了思想基礎。
上一篇:企業安全文化的咨詢內容
下一篇:我說班組安全文化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