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蝴蝶在紐約中央公園的小黃花上扇動了一下翅膀,于是東京掀起風暴電閃雷鳴……這就是聽起來好象有點不可思議的“蝴蝶效應”,但確實存在能夠造成這種后果的可能性。
有首民謠這樣說:“丟失一個釘子,壞了一只蹄鐵;壞了一只蹄鐵,折了一匹戰馬;折了一匹戰馬,傷了一位騎士;傷了一位騎士,輸了一場戰斗;輸了一場戰斗,亡了一個帝國。”馬蹄鐵上一個釘子是否會丟失,本是初始條件的十分微小的變化,但其“長期”效應卻是一個帝國存與亡的根本差別。
橫過深谷的吊橋,常從一根細線拴個小石頭開始,一些事情往往會被一點點不經意間的細枝末節所改變。看似一些極微小的容易忽略的事情,卻極有可能造成災難性的后果,那時豈不是悔之晚矣?
“蝴蝶效應”給安全工作一種啟示:安全生產要從防微杜漸開始,“防”在細微之處,“杜”在行動之中。一要靠人的觀念,人的自覺性;二要靠制度,落實于日常行動上;三要及時,把不安全因素消除于萌芽之中。
首先,觀念上高度重視,不能因“微”而掉以輕心。俗語說“小洞不補,大洞吃苦”。一個蟻穴,無足輕重,但若不及時堵塞,能使千里長堤毀于一旦。“禍患常積于忽微”,安全生產上一些不引人注意的“忽微”往往是“禍患”產生的根源。只有在思想上明確這一道理,才能內化為自覺行動,才能防微杜漸。
其次,依靠制度,落實在行動上。要切實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按章操作。如每次工作例會上都強調一下安全生產,在各個工序點、重點崗位旁張貼安全標語和懸掛安全生產警示牌,督促生產作業的每個職工都自覺穿戴好勞動保護用品,這些看似小事,卻能管大用。
再次,要及時“防”,及時“杜”,對那些錯誤思想、不良行為不能聽之任之。應突出重點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把各項隱患整改落到實處,及時排除事故的苗頭,確保生產任務的完成、員工的生命和財產的安全。
上一篇:班組安全 從我做起“四字經”
下一篇:居安思危,讓安全警鐘長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