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有所畏懼,行為準則就有了規范,就會自覺約束自己,對于越軌之事不敢想、不敢干,不會忘乎所以,為所欲為。一個什么都不怕的人最可怕。有一名外資企業老板深有感觸地說,他怕安全出問題,怕出事。作為一個生產經營者,不能沒有這種怕。什么都不怕,這不是生產經營者所需要的膽魄。有所“怕”,你才能把企業生產安全放在第一位,才能把員工生命健康放在心上,不敢肆意妄為;才能正確處理好生產與安全、企業發展與安全投入的關系;才能自覺用安全生產法規制度約束自己,規規矩矩生產經營,不越雷池一步。這種“怕”,歸結起來,就是怕危害社會,怕傷害從業人員的生命健康,怕給企業造成重大損失。
真正的優秀的企業生產經營者,都是有所“畏懼”的人。有了這些怕墊底,才能在生產經營中不違反國家有關法規,不片面追求經濟效益,只顧賺錢,忽視安全;才能警鐘長鳴,不圖省事,不違章操作;才能不該干的事不干了,不該省的工序不省了,不該方便的地方不方便了。怕安全出問題,怕出事,老老實實按章辦事,嚴格遵守各項安全規章規程,落實好各項安全措施,確保生產經營的安全,才能踏踏實實生產經營,認認真真做事,做到有所“不怕”。這就是企業生產經營者“怕”與“不怕”的辯證法。
上一篇:如何避免“瓦罐不離井上破”
下一篇:莫讓制度也成了“稻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