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萬眾矚目的2008年第29屆奧運會男子110米欄小組預賽中,上屆110米欄衛冕冠軍劉翔因傷在國人期待的目光中,黯然退出了比賽。對于劉翔的因傷退賽。目前在網上普遍存在兩種看法:有的理解支持,著眼于未來,希望他好好養傷,傷愈復出之后再為國爭光;還有深感遺憾。認為應該堅持比賽,帶傷為榮譽而戰,不讓億萬體育迷失望。縱觀網上的兩種觀點,支持前一種看法的國人居多。支持后一種看法的人占少數。
筆者支持多數國人的看法。作為競技體育運動,每一位運動員都不免會受到傷病的困擾,因傷退賽的運動事件,國際體壇上不乏有之。劉翔因傷退賽事件之所以會卷起掀然大波,是因為在特殊的時間、特殊的地點、特殊的場合下發生,試想如果不是奧運會比賽、不是在北京舉辦、不是衛冕冠軍。國人與媒體的關注度肯定也尚不至此。我想隨著奧運會的閉幕,國人也會在熱切的金牌爭奪情結中降溫,趨于平常心,會有更多的人理解、支持、力挺劉翔因傷退賽。
就安全的角度來評述,作為劉翔來說,他肯定知道身上肩負著億萬國人的萬千期待,也深知退賽必將引發的掀然大波。他可以跑,帶著傷痛與羅博斯一決勝負,但這不是賽場上真正的劉翔,他還期待著有朝一日傷愈復出之后的王者歸來。小小的傷痛若沒有好好治療,就有可能引發大傷,導致最后永遠離開賽場。不爭一時之得失、不因小失大的退賽才是不失理智的正確抉擇。
以我們煤炭生產企業來說,安全與生產猶如一對孿生兄弟,既相輔相成,又相互制約。“不安全,不生產”人盡皆知,但又有多少人在把持不住得與失、大與小的因果關系中,最終釀成安全事故呢?“原煤銷售賣方市場喜人,生產任務就可以繁重逼人,說起來重要、干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的安全就可以靠邊站”:“小隱患沒事,大隱患不急,敲幫問頂麻煩事,產量上去是關鍵。”諸如此類的論調,都是安全生產的大忌。千里之堤,潰于蟻穴。安全生產,從來都是從小事抓起,病向淺中醫;諱疾忌醫,到頭來是撿不到芝麻。連西瓜都給弄丟了。只有在安全的條件下,企業才能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
為此。我們要欣賞劉翔因傷退賽的勇氣,在另一種角度來看。他的退賽既是對對手的一種尊重,也是為了下一次以更好的狀態出現在賽場,續寫往日的輝煌。希望我們煤炭生產企業的每一位員工,敢于在不安全生產的情況下,也來個“因傷退賽”、“因患停產”,不因小失大。不要不安全的煤。
上一篇:安全也需要“妻管嚴”
下一篇:運用“熱爐法則”做好安全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