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上網的人應該對“補丁”不陌生,我們用的很多軟件都要及時地打“補丁”才能繼續安全使用,打“補丁”是保證上網安全必需的一項工作。
其實安全生產也和網絡安全是一個道理,一直處于一個動態的變化之中,安全生產面臨的環境不是一成不變的。所以,隨著社會的進步,技術的發展,各項安全管理制度也應該與時俱進,只有跟上環境的變化,安全管理制度才能起到維護安全生產的作用。而且安全管理制度在開始制定的時候一定不是面面俱到的,一定是要在實行的過程中不斷發現問題,不斷進行完善。
所以企業的安全管理人員在進行安全管理的過程中,要及時發現企業安全管理制度的不足,并及時記錄上報,讓制度的更新跟上企業發展的需求。環境的變化包括企業內部環境的小變化和整個社會、整個行業的大變化,任何一種變化都不能忽略。整個社會的變化多是科學技術的發展,設備的更新,這就要求安全管理人員要及時豐富自己的專業知識,在引進新科技的同時完善自己的業務技能,這時對安全管理制度的可能不是簡單地補充修改就可以了,要把新設備的、新技術的使用詳細列入管理制度中,并且要在以后的實踐中不斷補充。如果是企業內部的調整,則要跟領導多溝通,重新權衡考慮,酌情修改。
安全管理制度是為了企業安全生產而設立的,應該既具有威懾力,又有人性化,各企業要及時修訂完善各種安全管理規章制度,彌補安全管理漏洞,及時地打“補丁”, 防微杜漸,讓安全管理不斷升級,筑牢安全生產的“防火墻”。
上一篇:安全員也要“望、聞、問、切”
下一篇:思想上不能有“安全裂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