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急預案演習是在相對安全穩定的環境下,針對可能發生的突出事件開展演習,是安全工作防患于未然的重要舉措。可是當下一些企業的預案演習根本達不到預期的目的,演習變成了“演戲”。
之所以存在“演戲”現象,主要是少數企業對演習的重要性認識不到位,存在著消極應付現象。要避免演習變“演戲”,企業必須認識到開展安全應急預案演習不是可有可無、可搞可不搞的一般性活動,需要納入安全生產責任范圍和管理內容,同時要注意下面幾個方面。
課題要在“變”字上求突破。安全生產事故的時間、地點、條件、手段、程度、發展都有不確定性,開展安全應急預案演習,就要突出安全事故具有不可預測性的特點,演習課題的設置必須充分考慮各種不同情況,提高干部職工不同事故類型下處置突發安全事件的能力。堅決避免每次演習都是科目不變、內容相同的消極應付現象。
標準要在“實”字上見成效。演習的目的是為了增強干部職工的心理素質、鍛煉配合協調能力、提高裝備保障水平、探尋更加科學的技術手段,從而增強應對各種復雜條件下處置突發事件的能力和效果。為此,要把演習標準向提高實戰能力聚焦,把注重演習過程與注重演習結果、突出演習形式與充實演習內容、搞好一般情況下的演習與特殊情況下的演習、提高組織指揮能力與檢驗各工種、各崗位、各單位協同配合能力結合起來,進行全方位、反復性、多輪次的摔打鍛煉。
形式要在“活”字上做文章。要針對安全生產事故具有多樣性的特點,開展多種形式的演習活動,既有上級組織的大規模演習,也有基層組織的小型化演習,既有單一形式的專項演習,也有配套進行的綜合演習,既有白天演習,也有夜晚演習,既有好天氣下的演習,也有惡劣天氣下的演習,既有各種條件和手段都齊備情況下的演習,也有物質保障不到位、人員力量不充分等特殊情況下的演習,以多樣化的演習,錘煉干部職工在不同狀態下的應急處置能力。
上一篇:安全總結豈能“共享”
下一篇:安全帽隨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