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安全管理是一種必須具有可靠性、且必須具有專門管理平臺及專業管理技術的企業管理活動。遺憾的是,迄今為止,在企業管理經典文獻的大雅之堂上,一般只把經營管理、財務管理、技術質量管理、設備動力管理等等奉為座上賓,從來沒有見過設置“安全管理”的位子。
另一方面,更令人遺憾,太多的安全理論文獻又總是陳陳相因、人人相襲,且熱衷于將經營管理的相關方法連鍋端地拿來充當安全理論。
例如,有的書在闡述所謂“系統安全管理”理論的時候,只是添加了“安全”二字,除此之外,幾乎一字不差、大篇幅地照搬系統論著作的原文,與其這樣,不如介紹讀者去看系統理論的原著,這樣可以避免以偏概全,相信具有企業經驗的讀者看了原著會有更大的收獲。再例如,在闡述所謂“安全目標管理”理論的時候,也只是添加了“安全”二字,其余都是出自經營目標管理的層層分解的內容,殊不知,老到的企業人士比尊貴的編書者更了解MBO目標管理(詳見我先前發表的相關日志)這玩意兒,它的管理功能很狹窄、很有限。
我認為,安全管理理論不排斥吸收任何領域的理論,但前提必須有你自己的(經過實踐檢驗且行之有效、具有可靠性管理功能的)具體安全理論作為主體或載體,而不能一味地“拿來主義”,然后不負責任地做一頂“安全”的帽子“張冠李戴”。否則,學生看了你的書,總有一天會認為你誤人子弟;企業人士看了你的書,馬上就會判定這本書毫無實質用途;專業人士看了你的書,立刻感覺沒有思想,形如七拼八湊,亂石堆砌;玩世不恭的人看了你的書,恥笑你為出書而編書;只有業內人士體諒你,解釋你編的書是史料風格的,有參考價值。
其實,我寫這篇短文的真正用意是忠告有志投身安全事業的人士,包括注冊安全工程師,尤其是在企業經歷短的年輕人,千萬要把安全管理基本理論與技術(即可靠性安全管理理論與技術,見我先前發表的相關日志)作為學習、研究、實踐積累和創新的主攻方向,否則,拿前面所謂的“系統安全管理”和“安全目標管理”之類的“花架子”來說事兒,永遠摸不著邊兒,永遠不能長進,永遠搞不好工作,永遠不能讓企業老板高看你,永遠不能讓人力資源市場認同你。
上一篇:請注意熟識的隱患
下一篇:安全管理中的“捉迷藏”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