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項目部兩個月了,在這里過了一個中秋節、一個國慶節,感受到了這個大家庭的溫馨。在這里迎來了今年的第一場雪,隨著瑞雪的降臨,變電所的房建工程、電力工程也已接近尾聲。
在這兩個多月的歷練中,在這兼職安質員的兩個月時間里,除了記錄安全防火培訓,寫安全日志和安全管理臺賬,我還看一些安全生產的資料,明白了一些道理。其中有兩個法則讓我感觸很深;海恩法則,主要講的是:一起重大的飛行安全事故背后,其中有29個事故征兆,每個征兆背后有300個事故苗頭,每個苗頭背后有1000個事故隱患。馬蹄鐵效應,主要講的是:丟了一枚釘子,壞了一只蹄鐵,折了一匹戰馬,傷了一位戰士,輸了一場戰爭,亡了一個國家。這倆個理論說明了一個道理“禍患積于忽微”。安全也是如此。
"禍患積于忽微,不把事故隱患控制住,不在細節上下功夫,就抓不住安全的主動權,其實干施工或其他職業的人員都能認清自己的崗位,從點滴做起,杜絕違章作業,有效的杜絕事故的產生。大家都知道“安全大于天”,其實安全事故是可以預防的,但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預防工作不到位,責任落實不到位,措施實施不到位,安全技術交底不到位最終導致了事故的發生。
在每一次事故的背后總有無數個事故隱患的存在,遺憾的是,許多人對此都置若茫然,放任自流,以至于最終使這些事故苗頭和隱患變成了一次次事故。一枚馬蹄釘子可能毀滅一個國家,一只蝴蝶扇動翅膀可能引發一場龍卷風,一顆雪球可能引發一場雪崩......本是初期條件的一個十分微小的變化,但其“長期效應”卻可能引發一場大災難!安全也如此,容不得半點瑕疵和紕漏,忽視任何征兆、苗頭,都有可能使小問題釀成事故。
安全沒有止境,只有學會補短,善于補短,才能在不斷完善中逐步提高,才能確保安全生產的長治久安。只要我們能克服我們的盲從,警示我們的行為,培養我們良好的習慣,促使我們主動地去發現我們自己身邊的事故隱患,防微杜漸,才能真正從源頭上控制事故的發生。
上一篇:安全莫要只“上墻”不“上心”
下一篇:從“蚊子和獅子”說煤礦生產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