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上午,一輛滬牌大客車在洋山深水港外的東海大道發生側翻,事故造成6人死亡,43人不同程度受傷。據了解,該大巴車由上海開往浙江嵊泗,按原計劃,車輛在小洋山港的碼頭?亢,乘客將換乘船只前往嵊泗。事發時,車輛距離碼頭已經不遠,而當時乘客們眼見車子快到目的地,便紛紛解開安全帶,最后的“松懈”,導致最終車禍傷亡慘重。
一位女傷者曾說:“我原本是系著安全帶的,眼看快到碼頭了就解開了。不然也許就不會傷成這樣了。”傷者的“自醒”之語,讓人痛心,更值得人深思。
眼看就要安全到達目的地,就放松了最后的“警惕”,而這一放松,最終將“安全”拒之門外,令人痛惜不已。“最后一公里”的安全教訓,我們需要引以為戒,更需要舉一反三,做為高危行業,更需要打通安全的最后一公里,將安全進行到底。
俗話說,事故教訓是鏡子,安全經驗是明燈。只有堅持長抓安全工作,對待安全工作如履薄冰,不僅 “防患于未然”,更要將安全進行到底,讓安全思想入駐千萬石化人心間。
巴陵石化供銷部道仁磯儲運車間創新建立實施了“放心下班”QQ群安全管理方法,生產一旦出現了問題,干部職工緊密團結,不論白班還是夜班,責任不分上班和下班,每個崗位都忠于職守,全員快速解決問題,放心地下班,提升了管理效能。這就是將安全打通最后一公里的表現,讓安全工作細水長流,讓全員都緊繃安全弦,爭做“安全”守護神。
要打通安全最后一公里,需要加強安全意識,要加強基層安全生產管理,務實安全生產這個“根基”,在嚴、細、實方面下功夫,在時效性、永恒性上做文章。
“嚴”字立威信,保安全生產環節。按照從嚴管理的要求,安全生產,需要“嚴陣以待”,“嚴以律已”,無論是自律,還是他律,無論是自查,還是檢查,都需要堅持從嚴審慎,查找問題,并力求解決。
“細”字打通關,貫穿安全生產始末。在安全工作中,要勤檢查、細檢查,不忽視任何一個疑點,不放過任何一個隱患,防患于未然,把事故苗頭消滅在萌芽狀態。
“實”字做基礎,安全責任落實到人。既然要做“實”,就要落實各種安全生產責任制,做到責任明確到人,按制度辦事,按責任獎罰,做到公平公正,以實帶全,以實促發展。
安全“永恒”性主題不變,要做到長抓常新。就像系安全帶一般,上車系好,下車方能解開,沒有到目的地的任意“松懈”,都無法保障安全。安全生產,容不得一絲虛假,更不得報有僥幸心理。做安全工作,不能“有頭無尾”,更不能“半途而廢”,安全要打通最后一公里,確保全線“通車”,更需要警鐘長鳴。
上一篇:安全管理要頂“天”立“地”
下一篇:安全管理謹防“和尚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