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和尚,每天挑水、念經、敲木魚、給菩薩獻凈水,后來又來一個和尚,兩個和尚誰都想坐享其成,不想吃虧,于是兩人合作抬水、念經、敲木魚、給菩薩獻凈水,后來又來一個和尚,三人都想坐享其算成,不想干活,一個推辭一個,就這樣一直等著,直到老鼠打翻燭臺,寺院著火三人這才慌忙之中合作,舀水、挑水、滅火,三人分工明確,在三人的合作下才把大火撲滅。這就是心理學的“和尚效應”,也是人與生俱來的毛病。
油氣生產行業是一個高危行業,一個不小心、一次疏忽大意造成的是不可估量的代價,崗位職工在工作中的一次偷懶、一次拖延就會給安全生產埋下風險,這樣的行為如不及時改正,慢慢地形成了一種不良習慣,這是很難想象的致命缺點,長此以往會造成難以想象的后果。在日常工作中本來是一件很簡單的事,不需要多久就可以完成的工作,崗位職工卻用拖延來抵制自己的不情愿,一件事也常常在三令五申下才能被迫去完成,最后搞得不情不愿的。
說到安全管理,很多職工想著搞個特色管理或新穎的做法。其實大可不必如此,安全管理沒有什么新穎,只要在工作中細心、用心,把安全工作時刻銘記在心中,敬畏安全工作,把每一項工作最到位,那就是安全,只有每一項工作做到位了,安全才能到位,安全工作比的是踏實和細致,最好的管理方法最終都歸根于人的執行,執行不到位,最好的方法也只是空泛的條框。
我們在三個和尚的故事中可以看出來,三個和尚因為偷懶造成了寺院失火,如果我們在安全生產工作中不負責,不用心,事事都想著偷懶,可想會造成什么樣的結果,偷懶和拖延在高危的油氣生產行業會造成什么樣的惡果。
“三個和尚沒水吃”而與此相反的卻是“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同樣是三個人的組合,卻產生了截然不同的效果,三個和尚兵分三路,被困難各個擊破,三個臭皮匠擰成一股繩,卻又很強大的能力,為什么我們在工作中寧可效仿“三個和尚”,也不去效仿“三個臭皮匠了”,老人言一個好漢還有三個幫呢。所以在工作中千萬不要形成“和尚效應”,在工作中我們可以看出來無論是“三個和尚”還是“三個臭皮匠”都充分的說明了團隊的力量才是強大的,團隊的組合才是完美的,在工作中要效仿“三個臭皮匠”的做法,摒棄“和尚效應”。
上一篇:打通安全“最后一公里”
下一篇:莫等小病成大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