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毛片姜怡,王局长把白洁做到高潮,japanese19第一次,精品熟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

聯系方式 | 業務合作 | 會員

婁底市漣源市湄江鎮洞庭新井煤礦“7•11”頂板事故

2009-12-29   來源:安全文化網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0

  一、概述

  1.事故發生時間:2007年7月11日16時10分。

  2.事故單位名稱:漣源市湄江鎮洞庭新井煤礦。

  3.事故發生地點:三水平南四石門5煤回風上山。

  4.事故類別:頂板事故。

  5.事故傷亡情況:死亡2人

  6.直接經濟損失:60萬元(詳見附件3)。

  二、事故單位概況

  (一)礦井概況

  漣源市湄江鎮洞庭新井煤礦位于漣源市湄江鎮洞庭村境內,距漣源市城區約20km,緊臨G207國道,并在安壩與G207國道相接,安—大線(安壩至大江口)從礦區經過,交通十分方便。洞庭新井煤礦于1996年建井,1998年正式投產,原屬集體所有制企業,現為私人合伙制企業。礦井設計生產能力3萬t/a,實際生產能力3萬t/a。礦井“六證”齊全,采礦許可證號:4300000630859,煤炭生產許可證號:X181003162,安全生產許可證號:(湘)MK安許證字[2007]0742G1Y1號,工商營業執照號:4300002200971,礦長龍玉桃,礦長資格證號:湘煤--0500536,礦長安全資格證號:湘煤安字第051244號,證照均在有效期內。該礦現有職工63人,采用二班作業制,早班(8:00~16:00)、中班(16:00~24:00)。

  該礦開采渣渡礦區沙坪區段栗山橋井田測水組煤層,礦井出露的地層由新至老依次為:下石炭統梓門橋組(C1z)、下石炭統測水組(C1c)、下石炭統石磴子組(C1s)。

  下石炭統梓門橋組(C1z):以灰~深灰色泥質灰巖為主,含泥灰巖及石灰巖,中厚~厚層狀,水平層理,頂部夾串珠狀燧石結核。中部為泥質灰巖及少量的石英灰巖。下部為泥灰巖,底部為深灰~灰黑色鈣質泥巖。全層富含單體珊瑚、腕足類、海百合莖等動物化石,厚120~230m,一般150m。與下覆測水組呈整合接觸。

  下石炭統測水組(C1c):根據含煤性和巖性組合的不同,分上、下兩段,其中下段(C1C1)為主要含煤段。

  ①測水組上段(C1C2):主要由石英砂巖、細砂巖、含泥灰巖、砂質泥巖等組成,厚80~105m,一般厚94m。

  ②測水組上段(C1C1):主要由石英砂巖、細砂巖、粉砂巖、砂質泥巖、泥巖及煤層組成,厚70~l00m,一般厚

  85m。含煤4層,分別命名為2、3、5、6煤層,5煤層為礦

  區主要可采煤層,3煤層局部可采,2、6煤層屬不可采煤層。

  下石炭統石磴子組(C1s):主要由鈣質泥巖及泥灰巖等

  組成,深灰色,裂隙發育,含方解石脈,富含珊瑚、腕足類、海百合莖等動物化石。全組厚度不詳。

  3煤層:厚0~1.0m,一般厚0.4m,灰黑色、黑色,粒狀結構,似金屬光澤,易碎成粉。煤層傾角50°~79°,一般65°。

  5煤層:厚0.2~1.8m,平均厚0.84m,黑色及灰黑色,似金屬光澤,粒狀結構粉狀煤,為半暗~半亮型煤,多滑動鏡面。煤層傾角50°~79°,一般65°。

  5煤層直接頂板為灰黑色、薄層狀砂質泥巖,一般厚1.5m;老頂為灰白色、中厚層狀石英砂巖,一般厚13.0m,此類巖層除因構造破壞外,一般壓力不大,抗壓抗剪性能好,為Ⅰ級頂板。底板為深灰色、薄層狀砂質泥巖夾薄層細砂巖,一般厚12.0m。偽底為炭質泥巖或泥巖,厚0~0.3m,有輕微底鼓現象。

  該礦采用平硐--暗斜井開拓方式,分南、北兩翼開采,主平硐井口標高+212.155m,長165m;一級暗斜井上部變坡點標高+211.44m,坡度-29°,斜長169m,落底標高+129.59m;二級暗斜井上部變坡點標高+129.91m,坡度-23°,斜長228m,落底標高+36.09m;三級暗斜井上部變坡點標高+35.99m,坡度-23°,斜長166m,落底標高-33.869m;風井井口標高為+271.692m,斜長58m,落底標高+258.6m。

  礦井一水平(+130m水平)以上煤層已采完,二水平(+35m水平)還有少量殘余3煤在開采,現生產水平為三水平(-32m水平),共布置了6個掘進工作面(其中2個巖巷掘進工作面,4個煤巷掘進工作面)。礦井采用巷道式采煤,炮采回采工藝。

  該礦采用中央并列式通風系統,機械抽出式通風方法。風井安裝了2臺YBK56-№10型軸流式抽風機,一臺工作,一臺備用,配套電機功率為15kw,額定風量為5~15m3/s,額定靜壓為320~1000Pa。礦井實測總進風量480m3/min,總回風量530m3/min。

  該礦屬低瓦斯礦井,礦井相對瓦斯涌出量為6.94m3/t,相對二氧化碳涌出量為3.54m3/t。煤塵無爆炸危險性,煤層自燃危險性等級為不易自燃。礦井正常涌水量6.25m3/h,最大涌水量18.75 m3/h。

  該礦采用雙回路供電,主供電電源來自湄江鎮湄塘35kv變電站,經10kv架空線“T”接至礦,供電架空線規格LGJ―3×35mm2;備用電源來自君子塘35kv變電站,經10kv架空線“T”接至礦,供電架空線規格LGJ―3×35mm2。礦井現安裝變壓器2臺,其中S9-200/10/0.4型變壓器專供井下生產用電,S9-160/10/0.4型變壓器專供地面生產生活用電,供井下的變壓器中性點未接地。

  (二)事故現場及相鄰區域基本情況

  本次事故發生在三水平(-32m~+35m)南翼四石門5煤層回風上山。三水平5煤層厚度0.6~1.0m,一般0.8m,坡度75°左右,屬急傾斜煤層。-32m運輸大巷和+35m回風大巷均布置在3煤層與5煤層之間,距5煤層4~5m左右。該回風上山開門于-32m水平南翼四石門見5煤處(標高-29.5m),上與+35m回風石門貫通(標高+35.8m),下段和上段有10m沿煤層傾向布置,中部沿煤層偽傾斜成“之”字(坡度40°左右)型布置,全長99.5m。該巷道主要作三水平的回風用。回風上山上段和下段有10m采用方形四邊支架支護,支架間距0.1m,凈斷面積0.64m2;偽傾斜布置段采用梯形木棚支護,巷道凈高1.6m,巷道寬0.6~1.0m(見頂底板),凈斷面積0.96~1.6m2,支架間距0.5m~0.7m。巷道支護材料為φ60~80mm的圓松木,采用毛柴和柳條背幫背頂。事故地點煤層厚度較小,約0.7m,無偽頂,頂板為較堅硬的厚層狀石英砂巖,底板為砂質泥巖、細砂巖,較穩定,巷道頂板有淋水。回風上山于2007年4月開掘,至5月底與+35m回風石門貫通,至事故發生時僅2個多月。該回風上山兩側均沒有開采,只在該巷兩旁掘了3條長約10m的偽傾斜支巷;該上山已進行過多次維修。礦井未編制專門的巷道維修安全技術措施。

  (三)、事故前的監管監察情況

  2007年6月30日,漣源市煤炭工業管理局到煤礦進行現場執法檢查,發現該礦存在超深越界行為,責令礦井鎖住絞車、停止井下一切采掘活動。

  三、事故發生及搶救經過

  2007年7月11日中班(16:00~24:00),礦長龍玉桃安排維修大工龍石林、邱業華下井,交待二人同做早班的李新益、李早華會合后,一起去檢查三水平南翼四石門5煤回風上山安全情況和搞維修。

  14時左右,龍石林和邱業華帶著維修工具、一車坑木下井,約15時30分左右,他們在三級暗斜井井底車場處與李新益、李早華匯合。16時左右,4人一起到了三水平南翼四石門5煤層回風上山底,李新益和李早華2人先行進入上山,幾分鐘后,龍石林和邱業華進入上山,在距四石門40m的地點清理巷道內余煤、浮矸。李新益、李早華2人進入回風上山約10分鐘,龍石林和邱業華聽到上面有很大的響聲,隨即滾落下來很多煤泥,兩人意識到可能出事了,于是到上面去看情況,見到上山上段部被煤泥堵塞,通不了風,也看不到李新益、李早華2人,估計是被煤埋住了。

  于是邱業華留在上山垮塌處扒煤,龍石林返回到三級暗斜井底車場掛鉤處打電話,向地面匯報情況,打完電話后,他又回到巷道垮塌地點和邱業華一道扒煤救援。接到匯報后,安全礦長吳顯福立即下井趕往事故現場,同時要求地面考勤員肖慶祥打電話給礦長龍玉桃,礦長龍玉桃接到電話后,立即組織了8人下井,約17時10分趕到了出事地點。因巷道斷面小,搶救人員只好采取溜槽溜煤,邊清理,邊觀察。大約出了10車泥煤,就看到了一個人的背(人是趴著的;支架的上梁已落下),正是職工李新益, 12分鐘后把李新益搶救出來,又過12分鐘,大約18時左右把李早華搶救出來。2人被救出時均有微弱的呼吸,由搶救人員輪流抬著出井,立即送往漣源市中醫院后,經醫院搶救無效死亡。

  四、事故性質及原因

  ㈠事故直接原因

  5煤層為粉狀煤,巷道頂板淋水大,受水的浸泡,巷頂煤體已成煤泥狀,由于巷道工程質量差,支護強度不夠,作業人員在維修巷道撤換支架前,沒有采取加固措施,巷道頂部煤泥傾瀉而下,推倒支架,引發冒頂,作業人員被埋致死。

  ㈡事故間接原因

  1、礦井工程質量管理混亂,企業缺乏相應的監督機制和考核制度,造成工程質量監管人員責任心不強,對井巷工程質量驗收把關不嚴。

  2、礦井技術管理不到位,采、掘、修工作面沒有分作業頭面編制作業規程和安全技術措施,作業規程和技術措施缺乏針對性和可操作性。

  3、礦井巷道維修管理混亂,沒有制定巷道維修制度,沒有對礦井主要巷道進行定期檢查,巷道失修現象時有發生。

  4、礦井安全教育培訓不到位,從業人員安全意識淡薄,技術素質差,不按操作規程進行操作。

  5、安全生產責任制不落實,未執行煤礦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輪流帶班下井制度,礦井進行主要巷道安全檢查時,沒有安排礦領導帶班。

  ㈢事故性質

  經調查認定,本次事故是一起責任事故。

  五、責任認定及處理建議

  (一)建議不予追究責任的責任人員

  ⒈李新益,非黨員,農民協議工,負責三水平南四石門5煤上山安全檢查工作,安全意識淡薄,技術素質差,不按操作規程的規定進行操作,對事故負有直接責任,鑒于其已在事故中死亡,不予追究責任。

  2、李早華,非黨員,農民協議工,負責三水平南四石門5煤上山安全檢查工作,安全意識淡薄,技術素質差,不按操作規程的規定進行操作,對事故負有直接責任,鑒于其已在事故中死亡,不予追究責任。

   (二)建議給與行政處理的責任人員

  1、龍喜芬,非黨員,農民協議工,生產副礦長,負責礦井采掘工程質量管理,工作嚴重失職,對5煤回風上山和一支巷工程質量疏于管理,明知巷道支護材質小,沒有打寸筒,卻違規驗收投入使用,沒有及時消除事故隱患,對事故負有主要責任,建議給與撤職處分。

  2、吳顯福,非黨員,農民協議工,安全副礦長,主管礦井安全生產和職工培訓工作,對5煤上山工程質量差督促整改不到位,對職工安全培訓不到位,沒有及時消除事故隱患,對事故負有重要責任,由漣源市煤炭局給予經濟處罰。

  3、龍玉桃,非黨員,礦長,全礦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沒有認真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工作責任心不強,對5煤上山工程質量差、一支巷沒有抬開門樓失察,對職工安全培訓教育監督不到位,沒有安排礦負責人跟班檢查,沒有及時消除事故隱患,對事故負有重要責任,建議給與行政警告處分并暫扣礦長安全資格證。

   (三)對煤礦的處理決定

  1、責令礦井立即停產整頓。

  2、暫扣礦井安全生產許可證。

  3、罰款人民幣壹拾萬元整。

  六、防范措施

  1、強化礦井工程質量管理。井巷工程必須嚴格按照作業規程和安全技術措施的要求進行施工,不符合要求的工程不得驗收合格,同時要積極開展礦井質量標準化活動。

  2、強化礦井技術管理。采、掘、修工作面必須編制作業規程或安全技術措施,并在工程開工前進行學習貫徹。

  3、強化礦井巷道維修管理。礦井要制定巷道維修制度,定期對礦井主要巷道進行檢查,確保巷道能得到及時修理。

  4、強化煤礦職工安全教育培訓。每位新入井的工人必須進行不少于72小時強制性安全教育培訓,對重要工種人員要進行定期復訓,保證從業人員具備必要的煤礦安全知識,熟悉本煤礦自然災害的特點,掌握本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

  5、增強礦井依法辦礦意識,嚴禁超深越界開采。

  6、責令礦井停止生產,制訂整改方案,加大隱患整改力度,經漣源市煤炭局驗收合格及婁底分局返還礦井安全生產許可證后,方可組織生產。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靖西县| 吐鲁番市| 青神县| 西华县| 岢岚县| 福州市| 治多县| 博野县| 鹤岗市| 始兴县| 濮阳市| 辰溪县| 璧山县| 满洲里市| 嵊泗县| 江西省| 泽库县| 定西市| 托里县| 商洛市| 桃园市| 通渭县| 宜昌市| 社旗县| 章丘市| 江油市| 永州市| 肥城市| 松江区| 固阳县| 宝山区| 武功县| 贵港市| 永泰县| 宝兴县| 韶山市| 朝阳县| 玉门市| 怀宁县| 彩票| 荣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