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發展 國泰民安--李毅中元旦獻辭摘要
2006-03-08
來源:《現代職業安全》
| 瀏覽:
評論:
收藏
安全文化網 www.zltai.com
剛剛過去的2005年是安全生產攻堅克難、取得重要進展的一年。黨和國家從重大方針、政策、體制、機制、投入、執法監督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要舉措加強安全生產工作。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把安全生產擺在與資源、環境同樣重要的位置,提出了“安全發展”指導原則。國務院多次召開會議研究安全生產工作,出臺了《國務院關于預防煤礦生產安全事故的特別規定》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全國人大常委會組織開展了安全生產法執法檢查。中紀委、監察部牽頭,對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和國有企業負責人入股辦礦問題進行了清理糾正。實施煤礦瓦斯治理和整頓關閉兩個攻堅戰;完善安全監管體制,加強監管監察隊伍自身建設等。通過全國上下、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全國安全生產形勢總體上保持穩定,趨于好轉。根據調度快報統計,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同比分別下降9.4%和7.7%,絕大部分地區和行業、領域事故總量下降。
但是安全生產形勢依然嚴峻。重特大事故尚未得到有效遏制,煤礦等重點行業和領域的問題仍然相當嚴重,先后發生了4起一次死亡百人以上的礦難;非煤礦山、危險化學品、道路和水上交通、消防等重特大事故時有發生,給人民群眾生命財產造成慘痛損失。重特大事故多發、安全生產形勢嚴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經濟增長方式粗放、行業管理弱化、安全監管體制不健全、安全欠賬較多、公共安全基礎薄弱、安全教育培訓滯后,以及事故背后腐敗等深層次矛盾和問題,也有企業管理和政府安全監管方面的問題。最近發生的一些煤礦事故,暴露出一些煤礦企業貫徹執行安全生產方針政策、法律法規不認真、不負責,一些地方對整頓關閉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和非法煤礦的態度不堅決、工作不得力,一些安全監管監察機構和行業管理部門工作不落實、不到位。其他一些行業重特大事故多發,說明相關行業安全管理和專項整治仍存在漏洞和薄弱環節。
2006年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一五”規劃的開局起步之年,也是實現全國人大常委會提出的近兩三年煤礦安全兩個階段性目標、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決定》提出的安全生產三個分期目標,特別是本屆政府任期內目標的關鍵一年。 2006年安全生產工作任務艱巨,有利因素有:“安全發展”指導原則的確立,為做好安全生產工作注入了強大動力;國家宏觀調控力度的加大,經濟結構調整的加快,經濟運行環境將會進一步改善;在一個時期以來的安全生產工作實踐中,我們積累了正反兩個方面的經驗教訓;煤礦“兩個攻堅戰”的深入開展和其他行業領域重點整治的啟動,將對安全生產工作產生有力的推動作用;政府負責、部門參與的聯合執法機制和工作格局的形成,也為強化執法、推進安全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新的一年里,我們要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堅持安全發展;強化全社會安全意識,強化企業主體責任,強化政府監管,嚴格管理,嚴格執法,嚴格責任追究,做到思想認識到位,安全措施到位,責任落實到位,執法監督到位;突出煤礦安全這個重點,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多發勢頭,推動煤礦和全國安全生產狀況的穩定好轉。搞好安全生產,實現安全發展,是全黨、全社會的共同任務。要進一步加大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力度,使黨和國家安全生產方針政策深入人心,增強全體社會成員的安全意識、安全法制觀念。希望安全監管、監察系統的同志們,不斷提高思想覺悟和履職能力;嚴格執法、公正執法、廉潔執法;帶頭堅持“安全發展”指導原則,恪盡職守,扎實工作,促進安全生產“五要素”落實到位;加強社會監督,引導正確的輿論導向,全心全意依靠廣大職工,維護人民群眾的安全生產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
安全文化網 www.zlt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