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結合企業生產經營實際,探討企業開展安全生產過程中如何樹立以人為本理念,在實際工作中做到以人為本。
關鍵詞 安全生產 以人為本 安全文化
生命寶貴!人的生命對每個人只有一次,黨和政府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工作,積極提高全民安全意識和素質,保護人民群眾的健康和生命安全。近幾年,《安全生產法》等法律法規的相繼施行,標志著我國在依法開展安全生產方面又邁出實質性的一步,《安全生產法》等法律立法的主要目的也是為了保護人的健康和安全。在安全生產諸要素中,人起著決定性作用,安全管理的核心是人,安全生產本身就是對人的生命權益的維護,今年全國“安全生產月”的主題是“以人為本,安全第一”。那么,企業安全生產工作中如何做到“以人為本”呢?結合企業生產經營實際,本文安全生產工作如何做到“以人為本”與大家進行探討。
1 提高人的素質
1.1 用先進的理論武裝人
在企業安全生產活動中,要做到“以人為本”,要求企業在安全生產工作中要一切從保護職工的健康、安全出發,不能為了追求眼前經濟效益,而忽視職工的安全需要。因此,除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指導安全工作外,企業領導、各級安全管理人員應積極學習安全生產管理理論,利用科學管理方法指導實踐,并不斷進行總結,在及時貫徹國家安全生產方針和法律、法規的基礎上,樹立科學的發展觀,努力適應現代管理和技術的發展,提高自身安全生產意識和管理素質,學會利用主動的、超前的安全生產管理模式,積極進行生產安全方面的創新,用好人、管好人和事。
1.2 通過培訓教育提高人
人生來就有求生的本能和安全的需要,但崗位所需要的安全知識和技能并不與生俱來,而人的安全意識強弱、技能的高低直接決定安全生產的具體過程和結果。《安全生產法》對生產經營單位(當然包括企業)的主要負責人和各級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從業人員(包括特種作業人員)的安全教育培訓都作出了具體明確的規定,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的原則。企業也只有通過加強安全生產教育培訓,提高人的安全意識,增強安全素質和技能,人人懂得安全,才能確保安全生產。
除了傳統的、強制性的教育外,要更多地利用通俗易懂的形式進行經常性安全教育,使職工在提高安全意識的同時,也能真正掌握更多的安全知識和技能,掌握發生事故或特殊情況時的應對措施和技巧。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強化職工“關注安全、關愛生命”的意識,促使職工自主保安全,遵章守紀,實現“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我會安全”轉變。
1.3 用正確的輿論引導人
除了嚴格的管理外,企業要積極營造安全生產氛圍,如積極組織開展“安全生產月”和“百日安全競賽”活動進行安全生產宣傳教育,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通過表彰宣傳先進人物及其事跡,以正確的輿論引導職工學習安全生產先進典型;通過設立舉報電話、舉報信箱或郵箱,鼓勵職工積極舉報違章違紀行為;在廠區顯眼位置設置曝光欄,或利用網站、廣播站、安全簡報、企業內部刊物等曝光違章違紀行為,以鞭策落后,教育廣大職工。
1.4 用事故案例警醒人
通過國內外重大事故或本單位以往典型事故案例教育職工,條件允許時讓事故責任者或因此致殘的當事人現身說法,使職工在心靈深處受到震憾,加深對遵章守紀重要性的認識;在開展安全活動過程中,可通過抓典型的形式,通過嚴肅處理企業內部職工違章行為或未遂事故等典型事件教育一幫人,帶動一大片。
2 從精神上、物質上關心人
2.1 工作和生活上關心人
滿足職工的安全權利,特別是生命權、健康權是企業應盡的法定義務,企業各級領導要以實際行動關心人、理解人、尊重人、愛護人。各級領導要主動深入生產現場了解情況,關心職工的工作和生活,改善他們的勞動條件和工作環境,主動為其排憂解難。如長時間從事單調、枯燥、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工作,職工生理上容易出現疲勞,或者由于各種原因影響情緒,容易造成精神不集中,隨時出現不安全行為,這時就需要進行科學合理的引導。如當發現有職工身體不適時,應安排其先休息,或暫調整崗位;當職工情緒不穩定時,要給予正確的引導,幫助其調整狀態;當職工缺乏自信心時,應積極鼓勵,提高其能力。對文化素質較低,理解接受能力差的職工,可通過周圍職工,甚至是其家庭成員進行幫教,倡議把安全知識學習帶到家里。
對生產第一線的職工更應給予足夠的關心,如珠啤集團2004年開始大幅提高中、夜班人員的補貼,其中夜班補貼高達每天10元,同時對露天作業的叉車司機等也提高補貼標準至6元/天。
2.2 要依法依規為職工辦理工傷保險,消除職工后顧之憂。
2.3 加強對外來施工隊伍和民工的管理
外來工也有生存和保持健康的權利,但由于其自身素質參差不齊,安全意識相對較為淡薄,自我保護能力差。因此,本著對其健康負責的人道精神,企業要貫徹誰用工誰負責的原則,加大外來工的安全監管力度,杜絕以包代管,盡可能為其工作和生活提供方便,幫助其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3 以有效的手段約束和激勵人
3.1 用完善的規章制度約束人
企業應以《安全生產法》、《職業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規為依托,建立健全以安全生產責任制為基礎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制訂實施相應的安全技術標準和操作規程,用制度管人、管事,保證安全監管有章可循,有章必循,違章必究。
3.2 以有效的檢查糾正人(的不安全行為)
傷亡事故發生后,無論對責任人如何處理,對受害者如何補償,損失都無法挽回。因此,安全生產工作必須從預防著手,要努力從事后處理向事前預防轉變,就必須組織有效的檢查,并從檢查形式、內容和手段等方面進行創新,及時發現并糾正人的不安全行為。
3.3 用適當的獎懲激勵人
要實現有效的安全管理活動,需要通過物質動力和精神動力,包括獎金待遇,精神鼓勵等激勵職工,充分調動職工參與安全生產的積極性,特別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開展安全工作很有必要適當利用經濟杠桿的調節作用,因此要健全和完善安全責任獎罰機制,考核盡量做到量化、具體化,按“三公”原則嚴格考核。另外,可采用末位淘汰等激勵機制調動安技人員工作積極性,并通過他們去檢查監督各各級領導和職工遵章守紀。
4 落實措施保護人
4.1 保證安全經費和設施的有效投入
企業要確保安全經費的落實,依法落實對職工的職業健康監護措施,積極做好職業病的預防工作。如定期組織職工體檢,炎夏季節要做好防暑降溫工作等,要依據作業實際配置相應的個體防護用品,并根據職工反饋的意見,及時研究改良,充分體現人性化,讓職工用得舒心,干得開心。
4.2 通過設備本質安全確保人的安全
在安全生產過程中應進行人機工程學分析,明確人、物、環境各自特點以及相互匹配的要求,從根本上消除、控制危險、危害因素。必須嚴格落實“三同時”,在項目規劃,以及車間、廠房設計和設備選購時要充分考慮職工的生理和心理特性及對安全的需求,技術設計時必須遵照國家有關安全技術標準,甚至要高于標準,要體現人性化,做到機宜人,滿足職工的安全需要,實現設備的本質安全化。實際使用過程中,要通過抓好設備維護保養,消除設備本身缺陷,確保車間、設備不會對職工造成傷害。
當然,在合理配置操作人員,對操作人員進行教育培訓的基礎上,也要對技術人員進行教育培訓,增強其安全意識,樹立安全責任感和本質安全觀念,熟悉本質安全法規,掌握設備本質安全設計和規劃的科學方法,從而在設計、維護設備時充分考慮安全因素,確保本質安全,防止發生事故和影響職工職業健康安全。
珠江啤酒集團有限公司領導高度重視保護職工的工作,每年均投入大量資金用以改善職工工作和勞動外,如夏天除按規定發放清涼飲料外,還增配防暑降溫設備和設施,如2002年采用蒸汽—溴化鋰制冷的中央空調,一次性就投入97萬元,徹底解決了熱電廠的防暑降溫問題。如提高車間廠房的通風、照明條件,改善工作環境,高溫崗位盡量設立空調控制室,減少職工暴露于高溫環境的時間,噪音較大的工作場所和環境則積極采取降噪措施。
此外,企業應積極推行OHSMS18000 ,利用信息化,以及建設“以人為本”為核心的企業安全文化等手段實施現代化的、新型的安全管理,提高人的素質和管理效率,充分保障職工的健康和安全,由于篇幅所幅,本文不展開論述。
5 結語
安全是生命,是人的第一需求,確保人的安全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首要條件,要實現企業安全生產狀況的根本好轉,就必須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只要我們從人的需求出發,把關心人、理解人、愛護人、尊重人作為安全生產工作的基本出發點,積極營造安全文化氛圍,運用各種方式教育人、啟發人、引導人、提高人、約束人和激勵人,就一定能達到保護人、實現全面小康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