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毛片姜怡,王局长把白洁做到高潮,japanese19第一次,精品熟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

聯系方式 | 業務合作

運用安全心理學原理控制人的不安全行為

2006-01-06   來源:安全文化網    |   瀏覽:    評論: 0    收藏
安全文化網 www.zltai.com

摘要:在生產過程中,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物的不安全狀態是造成事故的兩個直接原因。但人的不安全行為占主導地位,而人的行為與心理因素有關。本文嘗試運用安全心理學原理,借助事故案例進行分析,探求了人的不安全行為與事故成因的關系,提出了如何控制人的不安全行為及遏制事故發生的辦法。
關鍵詞:心理學;安全;控制

    在人類社會生產實踐中,勞動者通過勞動工具作用于勞動對象不斷生產出新的物質資料的全過程,始終伴隨和存在著相互對立又相互依存的安全與危險。如果我們把生產過程中發揮一定作用的物質資料(機械、物料、生產對象)以及其它生產要素統稱為物,那么在人、物系統中,任何事故的發生,都是由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物的不安全狀態兩者在特定的條件下造成的,當兩者的運動軌跡相交時,其交點就是發生事故的時間與空間。雖然人與物兩大因素都是釀成事故的直接原因,但從大量的事故統計分析結果可以看出,絕大多數事故產生的原因都與人的不安全行為有關,即使是物的不安全狀態,物也是由人操作支配的,而人的行為又與心理因素緊密相關。所以,本文嘗試運用安全心理學原理,探求人的不安全行為與事故成因,以期揭示如何控制人的不安全行為,尋求遏制事故發生的有效辦法。

1 安全心理學的概念

    心理學是研究人的心理現象及其規律的科學,安全心理學是屬于其分支的應用心理學。它運用心理學的理論,研究分析勞動者在生產活動中的心理狀態,也就是研究分析在生產過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及在社會各種復雜因素影響的條件下,勞動者對安全問題的心理活動規律,以達到能較為準確地預測人的不安全行為,從而科學地采取措施,教育培養和提高人的安全心理素質,調動勞動者對安全生產的積極性,發揮和增強自我防護能力,最終實現安全生產。

2 人的不安全行為與安全事故的成因

    根據對全國某地質系統1992—1998年的近7a間發生的51起安全生產死亡事故案例統計:其中物體打擊傷害12起、墜落傷害6起、爆炸傷害3起、電擊傷害11起、機械傷害2起、車輛傷害9起、其他傷害8起,共死亡58人、重傷8人、輕傷29人。通過對這51起事故原因分析得出絕大多數的事故是屬于“三違”(即:違章指揮、違章作業、違反勞動紀律)現象造成的,多與人的不安全行為有關。有的甚至是“三違”中的幾項違章同時發生、互相套疊、共同作用而導致事故的發生。其中與違章指揮有關的事故20起,與違章作業有關的事故34起,與違反勞動紀律有關的事故28起,由于物的直接原因發生事故6起,其它如自然災害及突發性事件引發事故8起。在這些“三違”引發的事故中,與麻痹大意、安全意識淡薄、怕麻煩貪圖方便、心存僥幸心理有關的傷亡事故38起;與憑經驗、驕傲自大、辦事逞能有關的事故12起;與素質差、技術不良有關的事故22起;由于判斷失誤造成的事故10起;其他如與激情影響、從眾心理、逆反心理等有關的事故13起。

    心理學認為,人們心理活動的過程,首先是通過自己的感知覺器官獲得對客觀事物的感覺認識,在此基礎上通過大腦的思考、分析、判斷等思維活動,形成思想,指揮行動,產生行為。所以,只要有不安全思想和行為,就必然會造成事故隱患,也就存在著演變成事故的可能性。實際上,任何人都不希望自己發生事故,使自己和他人受到傷害(蓄意破壞的除外)。但為什么又會產生不安全行為的呢?安全心理學認為,人的安全心理活動既有共性又有個性,人的不安全行為與人的當時的意識、心理狀態、有著密切的聯系。職工心理狀態影響安全生產行為,造成安全生產事故的有以下幾種表現:

    (1)怕麻煩,貪圖一時的方便而不顧后果,冒險違章作業 如1997年10月,東北某勘探公司鉆井隊,在提升鉆鋌時,由金某在塔上固定鉆鋌,因固定鉆鋌的繩套被用于固定套管了,班長讓金某下塔找繩套,金怕麻煩未下塔,擅自用自己的安全帶綁固鉆鋌。提升最后一根鉆鋌時,操作工又怕麻煩未將卡瓦卸下而隨鉆鋌豎置在塔的上部井架平臺上。金某下塔后,因提升套管振動,致使綁固鉆鋌的安全帶松脫,造成鉆鋌位移碰撞了鉆鋌卡瓦,墜落的卡瓦正好砸在未戴安全帽的金某頭部并當即死亡。

    (2)明知故犯,存在僥幸心理  1993年5月,福建某地質勘探隊汽修組組長劉某,不聽勸阻爬上工棚,冒雨修補棚頂塑料瓦。棚架木料朽變,塑料瓦雨天發滑的情況,汽修組是人人皆知的,身為組長的劉某更是清楚,由于往常多次上棚修理并未發生意外,因而喪失警惕,故在沒有任何安全防范措施的情況下,劉某冒險作業,踩斷朽木棚條,從4.6m高的棚頂墜落身亡。

    (3)辦事憑經驗,逞能、出風頭,自行其是 這種現象在個性強、好表現、愛出風頭的人身上反映最突出。如1994年4月東北某建筑基礎公司施工隊,施工1m孔徑樁基,孔深8m時,要進行人工擴底。當天天氣不好,氣壓低,孔底施工人員感到呼吸困難后立即回到地面。隊長蔣某再三強調:孔底空氣稀薄,誰也不準再下去,等鼓風機電源接通并向孔底送風后才能下井。隊長走后,搖轆轤的陳某認為以往施工比這更深的孔都沒事,就擅自主張下井探視,堅持讓其他3人搖轆轤送其下井,下到4m深時,因缺氧而窒息,又未扎安全帶,遂墜落孔底身亡。

    此外,還有受各種激情影響情緒波動,思想不集中造成判斷失誤,驕傲自大過于相信自己的能力,愛面子、自尊心強,從眾心理以及逆反心理或賭氣做事等職工心理狀態不穩定的現象。

3 運用安全心理學控制人的不安全行為

    通過上述分析,要想不發生或減少事故的發生,實現安全生產,關鍵是要控制和約束人的不安全行為。筆者認為應從4個方面入手:

    (1)要正確運用激勵機制 每個人都是有自尊心和榮譽感的,要激發和鼓勵他們的上進心,必須要有一定的激勵機制,才能讓職工全身心地做好本職工作。如何正確選用激勵方式,做到對癥下藥、有的放矢是至關重要的。首先要掌握信息,了解情況,才能做到心中有數。其次要正確選擇激勵手段,一般來說,正面表揚或獎勵容易調動積極性。而在一定的條件下,懲罰、批評也能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應以教育說理為主,在提高思想認識的同時,要為被激勵者排憂解難,改善不良的心理反映,誘導高尚的動機,引導他們產生積極的行為。實踐證明,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表揚、獎勵一個單位或一個人就能鼓舞一大片人;懲處、通報一個單位或事故,能以儆效尤,教育一大片人。再則獎懲激勵要及時。當前,我們正處于社會轉型時期,經濟的快速發展,各種利益主體的互相轉化,對個人、整體都會產生各式各樣的心理反映。因此,激勵手段要及時。不要等問題積累成堆了或產生不良后果后才著手處理。

    (2)正確運用自我調節機制  自我調節就是要自我控制,從而做到自覺遵守安全操作規程和勞動紀律,保證安全生產。從心理學的角度來分析,人的精神狀態與工作效率成正比。但是,精神狀態與安全狀態不一定是正比的關系。精神狀態的高潮期或低潮期屬情緒不穩定時期,最容易發生差錯或失誤,屬事故多發期。精神狀態的組中值是精神穩定期,這時能力發揮穩定,工作起來有條不紊,不易發生事故。據此,要努力提高職工的個人修養,學會自我調節精神狀態,要有自制力。人逢喜事精神爽,這時最容易沖動,要告誡自己保持冷靜、淡然的心態,記取樂極生悲的教訓。而遇到困難和挫折打擊時不要氣餒,要有廣闊的胸懷,要想得開,寵辱不驚,努力擺脫激情的不利影響。在工作壓力大或精神狀態欠佳的時候,要合理安排工作,勞逸結合,業余時間多參加文娛、體育健身活動,忘卻煩惱,或找知心朋友、同事、領導傾訴,溝通思想釋放壓力,自我調節緊張狀態,一張一弛乃文武之道。

    (3)運用相互調節、制約機制相互調節、制約就是要相互提醒、相互幫助、相互制約、共同搞好安全生產工作。人際關系之間的相互理解、默契和支持,會對雙方心理狀態產生重大的影響。穩定的心理狀態與人的安全行為緊密相關,因此,相互調節、制約對安全生產起著重要的作用。相互調節、制約有群眾調節和制約,領導調節和制約,組織調節和制約。

    群眾調節和制約,就是人與人之間要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相互關心、相互愛護,相互幫助,相互提醒。常言說,拉拉袖子牽牽手吧。看到違章現象時要立即制止和糾正。在同事遇到危險的緊要關頭,要敢于挺身而出,理智地防止事態進一步發生和發展。在現實生活中,因一句話、一揮手而避免和防止了事故發生的事例是不勝枚舉的。相互調節、制約就能使我們的周圍形成人人、事事、處處講安全的良好氛圍。

    領導調節和制約,就是要求領導個人,一方面要以身作則,遵紀守法率先垂范,決不違章指揮;一方面要敢抓敢管,認真組織好本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堅決貫徹執行上級有關安全生產的指示精神,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規章、制度、操作規程。一個單位安全生產工作的好與壞,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領導對安全工作的重視程度。要真正落實行政一把手就是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只有把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和安全生產具體工作者及職工的積極性結合起來,才能形成安全工作合力,實現齊抓共管的局面。

    組織調節和制約,就是單位要做好安全宣傳教育、培訓工作,增強全員安全生產意識,提高職工安全素質,尤其是安全心理素質和自我保安能力的提高。根據地質勘探隊流動分散、點多線長的特點,可以分層次、分專業、分對象、分期分批進行培訓。當前,應著重抓好“三級安全教育”和特殊工種的安全教育、持證上崗工作。既抓一般的面上的全員教育,又突出抓重點對象的安全教育,形成人人懂安全、人人要安全的安全文化環境。

   (4)調整安全心理狀態,控制人的不安全行為  一個人對環境因素或外界信息刺激的處理程度,決定了人的行為性質,與人的心理狀態有著密切關系。因此,各級領導、安全技術人員、特別是操作者要學習安全心理學知識,掌握心理活動規律,在事故發生前調節和控制操作者的心理和行為,將事故消滅在萌芽狀態。這無疑會對安全生產將起到積極的作用。

    ①運用人體生物節律的科學原理,事前預測分析人的智力、體力、情緒變化周期,控制臨界期和低潮期,因人、因事、因時地做好政治思想工作,調節心理狀態,掌握安全生產的主動權。

    ②努力改善生產施工環境,盡可能消除如黑暗、潮濕、悶熱、噪音、有害物質等惡劣環境對操作者的不良的心理機能和心理狀態的干擾,使操作者身心愉快地去工作。

    ③要加強職工政治思想工作,經常和職工交流思想,了解掌握思想動態,教育職工熱愛本職工作,進而隨時掌握職工心理因素的變化狀況、排除不良外界的刺激。

    ④要切實關心職工生活,解決職工的后顧之憂,使操作者注意力集中,一心一意做好本職工作,保證安全生產。

    ⑤要合理安排工作,注意勞逸結合,避免長時間加班加點超時疲勞工作。人在疲勞狀態下,易引起心理活動變化,注意力不集中,感覺機能會弱化,操作準確度下降,靈敏度降低,反應遲鈍,造成動作不協調、判斷失誤等,從而引發事故。

    總之,控制人的不安全行為是防止和避免事故發生的重要途徑。應扎實做好政治思想工作,關心職工疾苦,及時掌握職工的心理狀態,消除不良刺激,促使職工心理因素向良性轉化,從而達到控制不安全行為,實現安全生產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福建省煤礦安全技術培訓中心.非煤企業安全管理培訓教材.1999(5)。

    [2]  中國煤田地質總局.警鐘長鳴—92~98死亡事故案例.1998(4)。

安全文化網 www.zltai.com

主站蜘蛛池模板: 芦山县| 米脂县| 宁化县| 河曲县| 章丘市| 毕节市| 北碚区| 石嘴山市| 崇礼县| 九龙县| 固镇县| 类乌齐县| 穆棱市| 台北县| 寿宁县| 兴仁县| 柏乡县| 鄂托克旗| 五华县| 沭阳县| 周口市| 文山县| 天津市| 卢湾区| 商河县| 射阳县| 龙口市| 济南市| 大丰市| 莱芜市| 竹溪县| 横山县| 苍山县| 徐州市| 马边| 海兴县| 视频| 定州市| 平凉市| 香格里拉县| 鲁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