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語講“一言興邦,一言喪邦”。仔細想來,尤其是聯系到歷史的經驗和現實的發展進行思考,“一言興邦,一言喪邦”的說法絕對不是危言聳聽,反倒很有些深刻性在其中。言為心聲,行露心跡,安監人員代表國家行使安全生產監察執法工作,監管活動中的語言規范是我們必須面對和掌握的基本功。
一是安監人員要把握好“形體語言”。一個人的形象直接反映了他的專業程度、性格和能力,這是種無聲的語言。許多人不注重自己的形象,去企業檢查時胡子邋遢,或者因為天熱把褲腿卷到膝蓋,執法服裝穿戴不規范,扣子不系全,這些行為會讓企業負責人產生質疑:這樣的人能公平公正地執行法律嗎?對于執法者來說,在執法的時候代表的是神圣的法律,而不是個人,需要有個威嚴莊重的形象,不能散散漫漫松松垮垮,隨心所欲。
二是安監人員要使用好“目光語言”。眼神是無聲的靜態交流語言,就像“武漢城管用眼神執法,50人圍觀盯走攤販”。執法人員在發現違法違規行為時候,目光一直瞅著對方,表達審視的、挑剔的意思,使他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而猶豫不定眼神給對方目光交流,只能給執法對象留下活動的余地,降低了執法的力度,因此把握好眼神,它會成為安全執法中極好的潤滑劑。
三是安監人員要規范好“口頭語言”。口頭語言在執法檢查過程中使用頻率最高,也是實現執法效果的主要手段。在向執法對象指出違法違規行為的事實時,應樹立大局意識,時刻牢記個人代表的是整個安全生產管理機構的形象,不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應依照法律法規、行業標準,同時保證語言言簡意賅、有憑有據、無懈可擊,嚴肅地指出其行為危害性及引起的法律后果和依法應承擔的責任,使得執法對象真正認識到違法行為的嚴重性,體現法律的尊嚴和安全執法的權威。口頭語言不僅僅要求準確,更要注意語調、語氣的有機結合,加強執法語言的力度。
四是安監人員要保持好“行為語言”。有些執法者在執法檢查時,喝得醉醺醺的去企業,臉紅脖子粗、一身酒氣,座談時個別人員打盹睡覺,檢查過程中出現不佩戴防護用品進入危險場所或施工現場,有的執法人員在禁止抽煙的地方隨意抽煙等不安全行為,更有甚者,有的執法者直接向企業索要煙酒和禮品,造成了企業的不滿。這就要求安全執法人員在執法檢查中要把握好自己的儀表、態度、行為、舉止等,自覺帶頭做好宣傳、規范安全生產行為的正面教材。有些執法人員跟企業負責人說話時習慣性的叉著腰,或翹著二郎腿,拿出一副官架子,到現場檢查時頤指氣使、盛氣凌人、指指戳戳,指手畫腳,嚴重損害了執法人的形象,使企業對安監部門的公信力產生懷疑,褻瀆了法律的嚴肅性。作為執法人員要嚴格規范自己的行為,合理運用肢體語言,注意嚴肅而不粗暴,溫和而不失風度,特別禁忌講話時用手對當事人指指點點。
五是安監人員要推敲好“書面語言”。執法文書填寫規范與否,直接關系到安全監管的質量和效果。執法文書由不得半點隨意和模糊,要嚴格按照法律法規標準,根據企業具體實際情況,準確引用法律條文等依據,采用法律術語和專業術語,保證文書的合法性和規范性。
六是安監人員要運用好“交際語言”。在突發事件處置或日常工作中,面對媒體的話筒和鏡頭,如何敢說話、會說話、說恰當的話,突發事件發生后如何避免謠言,如何擺脫被動的輿論局面,如何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與新聞工作者保質良好溝通和互動,是每個執法者的必修課。在應對新聞記者時,應充分尊重記者的話語權,忌用“無可奉告”。這就要求每個執法人員都具備較強的政治敏感性及語言文字表達能力,做到心中情況明、手中有典型,反映情況客觀全面,分析問題切中要害,對外溝通從容和諧,配合執法工作的有序進行。
語言是安監人員與監管對象交流與互動的重要橋梁。安全生產執法語言必須邏輯嚴密、得體,不能偏離法律法規。因此廣大安監人員必須高度重視執法語言的合法、合情、合理,通過得體的舉止、端莊的儀表、和藹的態度,最大限度地實現安全生產的法治效果和社會效果。
安全文化網 www.zltai.com上一篇:安全員應具備的素質
下一篇:安全管理應注重調節職工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