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產力三大要素中,人是最具有決定性的力量和最活躍因素:“領導不重視安全等于殺人,職工不重視安全等于自殺”。可見人在安全管理中的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抓安全,就要始終如一地堅持“以人為本”的思想,充分發揮每個人的主觀能動性,使他們自身的潛能得到充分的發揮。
一、重視對員工的教育培訓
為了充分調動員工的潛能,首先要將必要的現場管理和安全知識傳授給每一位員工,要重視對員工的培訓,尤其是對新增員工的教育和培訓,俗話說“磨刀不誤砍柴工”。培訓內容有:操作規程、HSE設施的使用、有毒有害氣體的防護知識、發生緊急情況下的應急處理程序、現場急救、各工況存在的風險及相應的削減措施等知識。在培訓過程中還應根據現場實際,考慮到大多數員工(特別是應考慮到部分年齡、低文化層次員工、新增員工)的實際接受和理解情況,不厭其煩地反復宣講,必須使人人掌握。培訓形式可以不拘一格,如安全活動月、班前班后會、安全例會、案例分析、所在工作環境存在的危險因素等。
每一位員工的素質提高了,掌握了過硬的技術和本領,才能在生產中運用自己的技能,才能在工作中奠定安全的基礎,避免因技術技能的因素造成安全差錯,帶來安全風險。員工具備較強的安全意識,是有效預防事故發生的基礎。只有全體員工自覺地參與安全管理,自覺遵循生產安全規程,自覺維護自身的生命安全,才能實現安全生產。
員工只有真正了解所在工作環境的危險因素,才可能在日常工作中有意識地做到“三不傷害”。企業的負責人也必須懂得對每一位員工進行文化、業務教育是企業應盡的義務,是企業搞好安全的基礎工作,而不是多余的浪費,是對員工的恩惠,因此,企業的教育培訓計劃應當是企業發展的組成部分。
二、為員工搭建充分展示其聰明智慧的舞臺
隨著鉆井技術的不斷進步,現在鉆井工藝過程中更多地使用自動化裝置、機械化設備大量應用于鉆井之中,每個崗位的工作人員可以更多地發揮自己的智力潛力把工作做得更好。管理層要加強現場管理,管理者以消滅現場中存在的危險點和問題點為安全工作主要著眼點,調動全員自覺主動參與,對存在和潛在的隱患進行認真整改,最終達到消除事故隱患的目的。消除事故隱患的主要手段是運行好周檢查和開展好STOP活動,周檢查是消除物的不安全狀態,STOP活動是消除人的不安全行為。通過合理化建議、技術革新等方式為提高技術水平、管理水平,為安全生產奠定基礎,今天我們提出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和積極性,就要為他們提供這樣的條件,鼓勵職工多為安全生產獻技獻策,充分依靠職工群眾共同搞好安全生產。
三、創造和諧的氣氛和良好的關系
良好的人際關系氛圍有助于安全生產,人在一個良好的氛圍下,帶著愉快的心情去工作就可以抑制諸如:煩躁、壓抑等不良情緒的產生,而不良情緒也是一種安全的隱患,它的存在極易造成事故的發生。人與人的和諧,人與設備的和諧,人與檢修環境的和諧,都將為安全生產創造良好的基礎。
過分的高壓政策容易使員工產生不良情緒,在工作中感覺到很壓抑,也容易產生抵觸緒。如果員工帶著這種情緒去工作,就極容易發生事故。所以,我認為不管是管理層還是操作層,都要溶為一體,形成一個大家庭,使員工能隨時感覺到溫暖。
四、加強班組建設,提高班組成員的綜合單獨作業能力
加強班組建設,提高他們的綜合單獨作業能力,是搞好安全管理的基本功,作為鉆井行業,大量的作業是落實到班組的,班組是企業管理的細胞。
加強班組管理,關鍵是選好班長,班長選用要突破過去的老經驗老模式,要選用懂管理又有一定專業特長和實踐經驗的員工擔任。一個班組安全工作的好壞,從一定程度上講和班長的工作思路、作風、能力有很大關系,必須引起重視,要從德、才、能、勤等方面考核對班長的選拔和任命。把好用人關,構建安全工作第一道基礎防線。
量化并加大安全考核力度,在班組考核中,應引入安全生產的相關內容,其內容細分為:安全教育、例會制度、安全檢查、防護裝置、防護用品、電器安全、安全警示。
五、充分發揮現場HSE監督的監督職能,減少事故發生的頻率
現場監督在施工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是防止事故的最后一道防線。在生產任務重的情況下盲目的追求速度和經濟利益,就忽視了安全,隨時有可能發生習慣性違章,在這種情況下就要充分發揮HSE監督的監督職能,在生產過程中隨時進行監督檢查,及時查糾違章行為,尤其要加大對管理層的監督,對管理層的違章行為決不能姑息遷就,99%的事故都是由于違章而引發的,因此,作為現場HSE監督對違章行為要能及時的發現并加以制止,尤其是作業工況特殊作業環境復雜的時候要進行旁站監督,在旁站中及時消除物的不安全狀態和人的不安全行為,將事故隱患消滅在蔭芽狀態。
“安全是天,是政治責任,是最大的經濟效益”。可見,在生產過程中,安全是前提,是基礎,是每個參與生產活動個體的共同責任和義務。讓我們每個人都能夠從思想上重視安全,行為上維護安全,以實際行動筑起安全生產的銅墻鐵壁,讓事故遠離每個生產。
安全文化網 www.zltai.com上一篇:安全管理中的安全教育
下一篇:安全管理的安全行為激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