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4、11、12日,在短短一周多的時間里發生了山東平度市“11.4” 非法生產煙花鞭炮爆炸事故,致2人死亡數間房屋被炸塌燒毀;河南汝陽縣”11.11” 非法生產煙花鞭炮爆炸事故致3人死亡1人受傷;廣西賀州市“11.12” 非法生產煙花鞭炮爆炸事故致2人死亡12人受傷,其中有13名童工。今年發生這樣類似的事件還有很多,如濰坊“1.3”非法煙花爆竹爆炸事故(13人死亡、2人受傷)、臨朐縣“1.8”非法煙花爆竹爆炸事故(4人死亡、2人受傷)、慶云縣“5.2”非法生產煙花爆竹爆炸事故造成13人死亡、2人受傷。這些事故除發生的具體地點不同外,要其它方面有許多相似之處,如:都是發生在農村,都是非法生產、都是小作坊生產,都是農民。這也充分暴露出農村的安全生產存在著諸多問題,應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這些問題值得我們去思考、去探討,去研究,從各方面下大氣力采取有力措施去抓緊抓好,遏制住農村生產安全事故的頻發勢頭。
一、抓好農村安全生產的迫切性和緊迫性。
一是農村經濟發展的需要。近幾年農村的各種經濟組織迅猛發展,為農村的經濟發展提供的強有力的保證,它們在為農村和農民的生活和生產帶來便捷和效益的同時,也為他們帶來不安全的因素,農村人口中因事故死亡、受傷、致貧人數連年呈上升趨勢,對農民的生活、生產帶來了極大的威脅,據有關資料統計,目前我國患職業病的有一半以上是農民工,因生產事故死亡的人數90%是農民工。因此,準確把握安全生產在農村經濟中的地位作用,對大力加強農村安全生產工作,促進新農村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是面臨的安全生產形勢的需要。以上發生的生產安全事故僅是農村安全生產事故的一個縮影,近幾年來在農村發生的安全事故還很多,如集市、廟會、周邊企業等方面發生的安全生產事故數不勝數,這些事故在提醒我們農村的安全生產應引起高度重視。特別是隨著農用機械、交通等工具的廣泛應用,農村城鎮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工業生產已在農村經濟生活中的比重越來越大,農村的安全生產形勢越來越嚴峻。因此必須采取各種得力措施,切實做好農村的安全生產工作。
三是保持社會穩定和諧的需要。安全生產事故,直接損害了受害人的人身和經濟利益,是引發各種矛盾的導火索,甚至演化為惡性刑事案件。不論是廠礦企業,還是日常生活中產生的其它安全侵害,由于人們法律意識的淡薄,往往在處理上難以達到雙方都能滿意,容易引起群體性上訪事件等的發生,影響社會的和諧和鄉風的文明。
四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需要。“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是新農村建設的目標,但是,要實現這個目標,必須有安全作保障,以安全為前提。如果沒有安全作保障,所謂經濟再繁榮、社會穩定也只能是曇花一現,空中樓閣。據統計,目前我國發生生產安全事故有近60%發生在農村。雖然這些事故傷亡人數少,經濟損失小,但是,這不應成為忽視的理由,一旦農村發生生產安全事故,對一個家庭、對社會的影響是無法估量的。因此,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必須重視安全生產,加強安全監管,真正實現農村的和諧穩定,群眾富足樂道。
二、農村安全生產存在的問題。
1、農民的安全意識淡薄。從這幾起事故看,這些非法、違法生產企業之所能夠長期從事非法、違法生產,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村民們安全意識淡薄,對他們的非法、違法生產熟視無睹。如《中國安全生產報》記者在采訪慶云“5.2”非法生產煙花爆竹爆炸事故時,從村民口中得知,他們都知道非法生產煙花爆竹是違法行為,私自生產的危險性極大,可就是沒有人舉報。其中一位村民說:“鄉里鄉親,大家都是為了多掙幾個錢,誰也不好斷了人家的財路。”為了違法者的財路,為了一個“情”面,大家對非法生產者不問不聞,聽之任之,置自己的人身安全于不顧,他們的安全意識可見一斑。
2、農村安監隊伍建設是安全生產的薄弱環節,監管網絡不健全。近幾年來,雖然在安全生產監管體制和監管隊伍的建設上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縣級以上的安監機構逐步走了正規,鄉鎮也成立了安監辦公室或安全生產執法中隊。但是,不可否認,現在鎮、村級安監機構和安監隊伍還不能適應安全生產工作的需要,在整體素質上還欠缺一些,一是機構不健全。有的鄉鎮安監機構有名無實,只是一塊牌子而已,與其他部門合署辦公,安全生產工作擺不到重要位置上來。二是在人員配備上力量不足。有的鄉鎮安監機構無專職的安監人員,有的有專職的但是人員不固定,經常輪換。三是人員素質較低。就是無論是從能力素質、業務素質、法律素質等方面與當前安全生產形勢要求相比還有較大差距,還不能適應安全生產工作的需要。四是村級安全監管隊伍力量較弱。有的地方雖然在村級組織中設置了安全員,但是這些安全員對自己的職責和具體工作還很模糊,不知道做什么。有的地方在村級組織中根本沒有設置安全員,對安全生產的監督管理就無從談起。從這幾事故來,如果鎮村級的安全生產監管網絡健全,及時發現,及時制止,可能事故就不會發生,就不會出現家破人亡的悲慘結局。
3、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和安全知識的普及沒有到位。近幾年來,雖然我們在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和安全知識的宣傳方面,采取了多種形式,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宣傳教育活動,如安全生產月咨詢活動、消防日宣傳活動等。但是,由于宣傳活動的重點大都放在城市、企業,農村的安全生產法律宣傳教育活動開展的很少,法律普及的覆蓋面很低,安全生產的有關知識還沒有深入到農村的千家萬戶,農民對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和安全知識知之甚少,甚至根本就不了解,是安全生產的“法盲”和“文盲”。因此,有時非法、違法生產就在身邊,危險就伴隨在左右,他們也不知道,直到發生事故后,他們才醒悟過來。
4、利益驅動,各種非法企業頂風而上。今年以來,之所以接二連三地發生非法生產煙花爆竹爆炸事故,就是因為非法生產的高額利潤,才讓非法生產業主鋌而走險。據了解,這些非法生產業主不納稅,管理成本低,利潤高達100%,干上一個月抵上半年莊稼的收入,且像煙花爆竹之類的產品,工藝簡單,原料極易購買,一般婦女都可以干,很容易組織生產,從而給哪些不法業主以可乘之機。
5、安全監管在農村的某些地方、區域上還存在著“盲點”。由于各級安監機構的監管力量所限,無論是在時間上,還是在空間上都不可能做到“全覆蓋”或“全方位”,這些“盲點”的存在就為農村的安全生產埋下了事故隱患,也使不法業主提供了非法、違法生產的時間和空間。
三、農村安全生產的對策與措施。
針對安全生產中存在的問題,各級各部門必須引起高度重視,加大力度,采取相應的措施,預防事故發生。
(一)加大宣傳力度,普及安全生產的法律知識。增強農民的安全意識和提高其安全技能,是實現農村安全發展、和諧發展的重要基礎,因此,要加強對農民的安全教育。一是進行廣泛深入的安全宣傳教育。采取集中培訓、廣播、電視、遠程教育、宣傳紙等多種形式對農民進行農業生產、農村生活、交通運輸、建筑、危險化學品、集市廟會、校園等方面的安全教育,增強廣大農民的安全意識,普及安全常識和自救常識。二是加強對農民工的安全教育培訓。農民工已成為城市高危行業的主要勞動群體,同時也是事故受害最大的勞動群體,因此要加強對農民工職業技術教育,強化安全防護知識教育,增強農民的就業和防護能力。對從事特種作業的人員要嚴格培訓,經考核合格后持證上崗,否則不允許從事該工種工作。三是加強村辦企業職工的三級教育和定期培訓。對新進企業的農民工和轉崗的農民工要進行企業、車間、班組三級安全培訓,同時還要定期對已入廠工人進行安全培訓。四是開展安全村的創建活動。針對農村存在的安全安全問題,制定安全村標準,在農村開展安全村創建活動。
(二)加強農村安全監管隊伍建設,建立健全監管網絡。各級黨委政府要加強對農村安全生產工作的領導,各級安全會要加強對農村安全生產的綜合協調和監督檢查,完善農村安全管理網絡,在村級建立安全生產領導小組,按片或組設立專職或兼職安全員,每村至少設立一名專職安全員,使農村安全有人管,管得住,管得好。同時,應定期對這些安全員進行法律法規和專業知識培訓,做到持證上崗。
(三)嚴厲打擊非法違法生產企業。各職能部門要加大“打非”力度,嚴厲打擊非法、違法生產企業,對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企業要按照有關法律法規依法進行嚴肅處理,該關閉的要堅決關閉,決不姑息遷就。
(四)建立農村安全生產有獎舉報制度,強化安全生產的監督管理。要發動群眾,全員監督,建立信息暢通渠道,制定安全生產有獎舉報制度,對及時舉報非法生產企業和事故隱患的人員要給予表彰獎勵。真正實現安全生產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監督管理。
(五)加強重點領域的安全監管工作。一是對一些重點領域的生產經營實行許可管理。煙花爆竹、危險化學品的生產、銷售實行統一管理,推行專營批發、定點銷售制度,嚴禁無證生產和銷售。沼氣、秸桿氣化氣要納入危化品的管理范圍,實行安全許可制度。二是對農業生產的安全管理。對農業機械要加強技術指導,加強駕駛人員的教育培訓,定期督促農民對車輛進行檢修維護,確保安全使用;對農村使用的危化品、要進行安全常識教育,加強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設專人負責,盯緊盯死,發現事故隱患,及時消除。三是農村建設的安全管理。將農村建房和校舍納入服務管理范圍,消除危房。四是對鄉(鎮)村企業的安全管理。各鄉鎮、村要對屬地的企業進行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簽訂安全生產責任書,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
(六)加強應急建設,提高救援能力。加強農村應急救援建設,是預防事故發生、減少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的重要措施。首先,要制定農村廟會、集市和重點領域的應急預案,一旦發生事故或險情,立即啟動應急預案,應對出現的事故或險情。二是加強鄉鎮醫療機構建設,提高農村的救援水平。隨著農村道路、通訊“村村通”的實現,要著力加強農村合作醫療機構特別是鄉鎮衛生院的建設,以提高農村應急救援能力。三是建立應急救援隊伍。農村一般地處偏遠,一旦發生事故或出現險情,請救上級救援隊伍往往是“遠水解不了近渴”,等到救援隊伍來了事故已經不可挽回了,如果各村或附近幾個村聯合,建立起一支專職與業余相結合的應急救援隊伍,在事故或險情出現時,能及時進行救援,可將損失減少到最小。
安全文化網 www.zltai.com上一篇:基層安全監管工作中遇到的幾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