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WTO,就必須按照WTO規則辦事。因此,必須對石油企業安全管理面臨的國際形勢進行認真的分析,做到知已知彼,百戰不殆。
1 將社會條款納入經濟貿易體系的趨勢
以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為了保證自身利益的穩定發展,不斷努力將社會條款納入經濟貿易體系之中。這些社會條款主要包括勞工標準、環境標準、產業與產品技術標準等,其中最為突出的是核心勞工標準。
1.1 政治、社會問題與經濟、貿易掛鉤
早在冷戰時期,西方就把經濟、貿易作為戰略武器來使用。在制定WTO多邊貿易規則的過程中,美國等西方國家一再提出勞工標準、環境保護等社會條款,發展中國家也總是進行針鋒相對的斗爭。在關貿總協定(GATT)烏拉圭回合談判中,發達國家就一再提出在國際貿易規則中應加上國家經濟貿易政策、環境保護和勞工標準等新議題。1995年世界貿易組織(WTO)成立,而1996年的新加坡部長級會議結束的宣言表明:WTO并不是不關心勞動標準問題,而是承認遵守核心勞動標準是一項國際的義務。
1.2 發達國家認為,勞工標準與貿易利益密切相關
發達國家認為,由于各國工人工資水平、工作時間、工作安全條件、勞動環境等條件的差異,使得勞工標準低的國家在國際貿易中有相對的“不平等的”優勢,勞工標準差異較大的國家之間進行貿易,勢必造成對勞工標準高的國家的“社會傾銷”,這實際上是一種不平等競爭。他們認為,在國家貿易自由化之前或同時,應在貿易協議中制定統一的國際勞工標準,并對低勞工標準國家的貿易進行適當的限制。
發達國家另一個重要武器就是“人權”。這種觀點認為,在現代社會,人的尊嚴和權利高于一切,任何經濟、社會活動必須首先服從保障基本人權這一目標,在國際經濟一體化的今天更要崇尚這一原則。所以,發達國家認為,他們有義務在與發展中國家進行經濟貿易合作時,首先要注重當事國家的人權狀況,尤其是涉及產品出口貿易企業的勞工狀況。
1.3 在WTO規則中加入勞工標準是大勢所趨
從長期看,發展中國家將不得不順應將勞工標準納入WTO規則這一趨勢。一個明顯的標志,就是“核心勞動標準”作為新議題被明確地列入新加坡WTO首屆部長會議宣言的23個內容之中。作為石油石化企業,不得不緊跟這種趨勢的發展,積極地搞好安全生產,保護勞動者在工作中的安全與健康,努力減少事故的發生,特別是杜絕能給企業帶來惡劣影響、授人以柄的重特大事故發生。這既符合WTO提高生活水平的宗旨,也是現代文明的體現。
2 OHSMS正在世界范圍內推行
2.1 OHSMS的由來
OHSMS是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的英文簡稱,是20世紀80年代后期由國際標準化組織(ISO)發起、得到國際勞工組織(ILO)和世界衛生組織(WHO)支持的現代安全生產管理模式,安與ISO9000、ISO14000等標準化管理體系一樣,被稱為后工業時代的管理方法。
2.2 OHSMS的功能
OHSMS是以系統安全的思想為基礎,把企業中人、物、環境、信息的組合作為一個系統,以整個系統中導致事故的根源——危險源作為管理核心,通過危險辨識、風險評價、風險控制等手段來達到控制事故發生,保障勞動者安全與健康的目的。OHSMS對系統實施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全面安全管理,并在管理過程中,通過定期審核,持續不斷地完善安全管理工作程序,使企業(系統)能夠達到最佳安全狀態。
2.3 OHSMS的發展趨勢
進入20世紀90年代后期,在國際職業安全衛生標準一體化影響下,國際標準化組織(ISO)一直努力使OHSMS發展成為與ISO9000、ISO14000類似的規模。從1999年下半年開始,國際標準化組織已經開始制定國際化的OHSMS文件,國際勞工組織也已專門頒布了一個ILO的OHSMS指南,使OHSMS形成了一個國際性的行動。ILO系列標準雖然是非強制性標準,但WTO于1995年1月明確要求各成員國應履行ILO國際標準,因而,ILO標準事實上已經成為衡量國際間技術交流和國際貿易的準則,OHSMS也就必將面臨在WTO成員國強制推行的趨勢。
3 國際石油石化組織全面推行HSE管理體系
3.1 HSE管理體系的形成
HSE管理體系是安全、環境與健康(Health Safety and Environment)管理體系的英文簡稱。它的形成和發展是石油勘探開發多年工作經驗積累的結果,是石油石化工業發展到一定時期的必然產物。
在人類石油工業發展初期,由于生產技術落后,人們只考慮對自然資源的盲目索取和破壞性開采,沒有人深層次特別是從歷史后果考慮這種生產方式對人類所造成的影響。全球海上石油作業近二、三十年的實踐,大大推動了各石油石化公司加強安全管理的進程,促進了安全、環境與健康和為一個整體的管理體系模式的形成。
3.2 HSE管理體系的功能
HSE管理體系是一種事前進行風險分析,確定其自身活動可能發生的危害及后果,從而采取有效防范手段和控制措施防止事故發生,以減少可能引起的人員傷害、財產損失和環境污染的有效管理方法。它將安全、環境與健康納入到一個系統當中進行管理,拓寬了安全管理的空間,具有系統化、科學化、規范化、制度化的特點。
3.3 HSE管理體系的發展趨勢
今后HSE管理的發展趨勢主要為以下幾個方面:世界各國石油石化公司對HSE管理的重視程度普遍提高,建立和持續改進HSE管理體系已經成為國際石油石化公司HSE管理的大趨勢;HSE管理體系與質量管理體系的一體化;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思想;HSE體系的審核向標準化邁進;世界各國的環境立法更加系統,環境標準更加嚴格;隨著OHSMS的廣泛推行,HSE管理體系正越來越多地吸納OHSMS的相關內容,HSE在內容上更豐富,標準更高,在體現行業性特點時,通用性更好。
不難看出,維護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促進人類文明進程、保障自我生存發展的三大需求,決定了石油石化企業建立實施HSE管理體系,已經成為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
4 安全成為現代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4.1 何謂企業核心競爭力
核心競爭力是國際企業界通用的概念,主要包括4個方面的因素:
1)在滿足消費者需求的過程中,實現價值增加的能力,通稱客戶價值。誰能讓消費者得到真正超過對手的不可取代的品質與價值能力、誰能提供優質的服務、誰能讓消費者獲取最佳的物質和精神雙重享受,誰就具有基本的核心競爭力。
2)企業在某些方面做得比競爭對手更為出色的能力。核心競爭力是企業個性化的產物,是企業提供給顧客、使顧客滿意而他人無法提供的特殊價值的能力。
3)企業具備的開發新產品的領導新技術的擴張能力。它不僅為企業當前提供特定的產品或服務,而且為企業提供了進入市場的多條潛在途徑。
4)隨著形勢的變化,核心競爭力及其要素也在不斷更新,獨特性和市場認可性是其最基本的要素。
4.2 安全成為核心競爭力是市場經濟和全球一體化的必然產物
以往,談起企業核心競爭力,人們耳熟能詳的常常是企業的現代管理制度,品牌的知名度,產品的性能等等,極少有人提起安全也是核心競爭力。
然而,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人權事業的進步,以西方發達國家為代表對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使企業不得不把人們的這種需求納入到一切經濟活動中。在當前形勢下,安全會通過滿足職工、社會對物質、精神生活的雙重需求,大大提高企業的市場親和力,使得事故對企業形象的破壞和市場親和力的降低,比造成的人身傷害和財產損失更為嚴重。因此,諸多跨國公司不惜重金建立HSE管理體系,發揮安全獨特的功能,在世界范圍內獲取了巨大的競爭優勢,這已成為廣被推崇的樣板。經濟全球一體化的形成,使得大型跨國公司以更高水準的安全管理優勢在世界范圍內展開競爭,安全在企業管理中的地位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成為現代企業的一大核心競爭力。
4.3 安全成為企業核心競爭力的豐富內涵
安全成為企業核心競爭力具有豐富的內涵和多樣化的表現形式:
1)安全具有保障企業生產經營物質基礎的作用,是企業正常生產的經營的重要前提。
任何一起事故,都可能造成人的傷害、物的破壞,輕者致人受傷、物受損,重者致人死亡、物報廢,直接威脅到企業賴以生存發展的物質基礎。因此,不能有效地將事故特別是特大惡性事故從生產經營環節中消除掉,企業就不會具備生存發展的良好的物質基礎。
2)安全能在保障企業生產經營順利進行的過程中,為企業創造難以估量的直接經濟效益和間接經濟效益。
3)安全能通過滿足人們的安全需求,提高企業的外部形象和市場親和力。
企業的安全管理、產品的安全性能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會大大滿足人們的安全需求,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從而產生巨大的親和力,迅速被廣大的消費者認可。
4)安全具有吸引人才、激發員工創造力的激勵功能。
一個安全業績優秀的企業,會吸引大批的應聘者。而企業通過激烈競爭會聘用到高素質的員工,高素質員工進而以高質量、高效率的工作為企業帶來超值的回報。
安全文化網 www.zltai.com下一篇:淺談化工園區的整體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