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水管體制改革全面實施后,管養分離水管體制運行框架初步形成。但在新機制的運行中存在著許多問題,下面,筆者結合自身在工程維修養護工作中的實際情況,提出工程維修養護工作一些有益的建議,僅供同行參考。
一、存在的問題
一是工程管理養護人員年齡偏大、文化素質較低、管理意識較差;二是管理機制不完善,各項管理規章制度是在不斷探索中完善、實踐的,尚未形成符合養護企業發展需要的職工評價、激勵和流動的機制,沒有建立鼓勵生產操作一線勞動者鉆研業務技術,努力提高自身素質的教育培訓、崗位考核等機制,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職工聰明才智的發揮,使人不能盡其才,才不能盡其用;三是職工教育培訓形式單一,許多職工對高科技養護機械操作方法還不熟悉,知識和技能未得到及時更新,特別是高素質專業人才奇缺,從技術力量上來看,專業技術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偏少,專業技術人才當中的中高級技術人才匱乏,且懂經營、善管理的經濟系列專業技術人才難以滿足工程養護運作需要;四是管理秩序混亂,近堤取土、堤防放牧等違法現象時有發生,使工程管理和管理設施受到不應有的破壞和損壞,在一定程度上干擾了工程管理養護工作的正常化開展。
二、對策及建議
1、采取有效措施,強化管理養護隊伍。當前工程管理養護隊伍中人員文化、管理水平低、業務素質差,專業人才和管理人才青黃不接的問題十分嚴重,因此,要積極尋找辦法來提高工程管理養護人員的素質:一是加強工程管理養護人員的培訓,建立健全崗位培訓、經常性業務培訓,不斷提高工程管理養護人員的自身素質和業務技術;二是進一步建立健全工程管理養護各項規章制度,落實完善班組責任制,建立獎懲機制,激發管理養護人員的積極性,通過改進和完善勞動管理制度,發揮他們的積極性和聰明才智;三是經過考試,選拔具有中專以上文化程度的職工子弟或對社會進行招聘,擇優錄取、公開、公正、公平競爭上崗,引入企業管理機制,建立自我維持、自我發展的良性運行機制,實現走“人管工程,工程養人”的道路;四是以“數字工管”建設為契機,積極研究,引進維修操作手段的科技含量,減輕工程管理養護人員的體力勞動,提高他們的工作積極性,穩定一線職工隊伍。
2、完善和落實職工培訓管理機制。在培訓內容上,要從企業的實際需要、職工的實際需要出發,既著眼于現在,又著眼于未來。在此原則下設置培訓課程時,還要考慮企業文化建設、企業發展方向、職工個人素質、企業現存主要問題等因素。在培訓方法上,要針對不同的內容采用不同的方法。對于技能性的培訓,要采用講授與實際演練相結合的方法,以增強職工的動手、操作能力;對于理論性的內容,則應主要采用結合公司實際或實例分析的方法,引導職工 “由表及里、由淺入深、由特殊到一般”的進行分析歸納,以增強職工的思維、判斷能力,使職工通過培訓能夠掌握多種技能,更好地為治黃事業做貢獻。
3、工程設計、施工要為工程管理創造良好的管理條件。工程建設與工程管理的目標是一致的,就是使防洪工程達到抗御洪水的設計指標,在實際工作中應體現為建設打基礎,管理上水平,工程的規劃、設計、施工要千方百計用足用好有關政策,為工程管理養護創造條件。
4、深入宣傳貫徹水法規,為工程管理養護保駕護航。水政、工程管理、養護公司要通力協作,加大管理力度,做到分工明確,責任到人。把學習宣傳和執行水法規落實到工程管理養護工作中,從而提高廣大群眾和工程管理養護人員的法治觀念,創造依法管理工程的新環境,有力地維護管理秩序。
上一篇:要多形式強化安全思想教育
下一篇:淺談員工心理狀態與安全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