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近年來,朔州市把林業生態建設擺上經濟社會發展的突出位置,確立了挖一噸煤種一棵樹的生態優先發展思路,通過這幾年的努力,朔州市的造林綠化工作以每年栽種1億棵樹綠化33萬畝的速度快速發展,生態環境得到了明顯改善。
朔州市平魯區有著豐富的礦產資源,生態環境相對比較脆弱,過去當地群眾曾有“一年一場風,從春刮到冬,白天點油燈,夜晚土堵門”的說法。
過往司機:往年風沙過于大,到下午四點多看不清路面。
為了改善這種黑長綠短、煤多樹少的狀況,平魯區相繼鋪開了通道綠化、沿線荒山綠化等六大類八個項目的重點綠化工程。
當地農民:自從植樹造林、綠化山頭以后,天變藍了、山頭綠了、風沙小了,變化確實挺大。
作為全省乃至全國的煤炭生產大市,煤炭對朔州經濟貢獻很大,但同時對生態破壞嚴重,為此,朔州市特別提出今后煤炭企業每生產一噸煤就要保證栽活一棵樹,通過長期堅持達到恢復自然植被的目的。到2018年,力爭全市林木覆蓋率達到40%。
朔州市林業局局長周宏:未來十年,我們全市每年將投資10億元,造林33萬畝,實現林木綠化率年增加2個百分點,力爭全市林木覆蓋率達到40%。
近年來,朔州市每年造林綠化30萬畝以上,林木綠化面積達到333萬畝,林木綠化率接近21%,特別是右玉縣林木綠化率達到50%以上。在保護生態植樹造林的過程中,朔州市通過育苗、退耕、勞務、看護等多種渠道,將投入變成了廣大農民的收入,實現生態富民,取得了顯著的生態效益。
安全文化網 www.zlt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