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能環保成七大產業之首
3月1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以下簡稱《綱要》)正式發布。
《綱要》提出,今后5年,要確保科學發展取得新的顯著進步,確保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取得實質性進展。要堅持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著力點。深入貫徹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基本國策,節約能源,降低溫室氣體排放強度,發展循環經濟,推廣低碳技術,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促進經濟社會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在“十二五”開局之年,節能環保更是放在七大產業之首。《綱要》第3篇第10章“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提出,要大力發展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節能環保產業重點發展高效節能、先進環保、資源循環利用關鍵技術裝備、產品和服務。專家認為,“十二五”將是節能減排產業的一個新起點。
環境類指標變化大
與“十一五”規劃相比,“十二五”規劃綱要提出的經濟社會發展主要指標中,資源環境類指標變化非常大。
“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1.4%”作為一項約束性指標被列入“十二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指標,意味著未來幾年我國將加大清潔能源產業建設力度,更加注重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
除了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這一約束性指標外,還新增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的約束性指標。
“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指標在原來的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兩個子約束指標基礎上,新增氨氮、氮氧化物各減排10%;將原來的森林覆蓋率指標細化為森林覆蓋率和森林蓄積量。這意味著減排工作將從單一污染物控制轉向多元污染物控制,也意味著環保產業在未來5年間將迎來發展黃金期,其投資機會值得關注。
節能目標分解方案初定
“十二五”規劃建議中提出要著重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而節能目標和減碳目標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重點抓手。
早在今年1月份,國家發改委就給各地發改委和經信委下發了“十二五”節能目標分解方案的征求意見稿。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被分為五類地區,每類地區確定一個節能指標,其單位GDP能耗降低率分為10%~18%區間以下五類任務。
第一類地區包括天津、上海、江蘇、浙江和廣東,其單位GDP能耗降低率最高,為18%;
第二類地區包括北京、河北、遼寧和山東,其單位GDP能耗降低率為17%;
第三類地區包括山西、吉林、黑龍江、安徽、福建、江西、河南、湖北、湖南、重慶、四川和陜西,其單位GDP能耗降低率為16%;
第四類地區包括內蒙古、廣西、貴州、云南、甘肅和寧夏,其單位GDP能耗降低率為15%;
第五類地區包括海南、西藏、青海和新疆,其單位GDP能耗降低率為10%.
中投顧問環保行業研究員侯宇軒指出,與十一五期間節能減排目標的分配相比,此次目標分解程度有提升,將十一五節能減排完成的程度納入到考慮因素中,也充分考慮到各地經濟發展的均衡度。盡管這一方案在十一五基礎上進步不少,但仍然存在著不少缺陷。最明顯的莫過于第五類地區的指標過低,在這一點上應該是考慮到第五類地區減排能力,以及為經濟發展預留空間。
“十二五”環保投資將翻番
節能環保列為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首位,又是國家未來的支柱性產業,未來市場空間廣闊。作為國家重點發展的方向,節能環保并不缺乏政策刺激。
據悉,作為“十二五”期間的重點發展領域,《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目前已基本編制完成。規劃將對節能產業、環保產業和循環利用產業提供技術、產品和服務等支持。到2015年,中國節能環保產業總產值將達到GDP的7%-8%,成為新的支柱產業。
環保行業屬于公用事業,政府資金投入和政策支持是核心推動力。上海證券預計,節能環保產業規劃將于第二季度出臺。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十二五”期間國家將在行業政策、稅收優惠、資金投入上給予大力支持,行業產值將有更大提高。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重點產業調整轉型升級”課題組測算,2015年環保產業產值可達2萬億元。“十二五”期間,我國環保投資額預計將達3.1萬億元,是“十一五”期間1.6萬億的2倍左右。
從規劃細節來看,我國將把高效節能技術和裝備、高效節能產品、節能服務產業、先進環保技術和裝備、環保產品與環保服務六大領域列為重點支持對象,在財政、稅收、金融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
選股緊盯行業龍頭
工業和建筑是我國目前能耗最為集中的兩個領域,工業節能和建筑節能顯得非常重要。
據悉,國家發改委的《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征求意見稿)》提出,“十二五”期間,全國新增污水配套管網建設能力20萬噸,新增污水處理規模9000 萬噸,升級改造污水處理規模5000萬噸;新增污泥日處理能力4.7萬噸;新增垃圾填埋日處理能力25萬噸,新增垃圾焚燒日處理能力15萬噸;新增燃煤電廠脫硝設施1.8億千瓦;開展重金屬污染治理示范試點;支持建設一批清潔生產的示范工程。
從主流觀點來看,機構毫不掩飾對行業龍頭企業的偏好,“強者恒強”的規律將在節能環保行業中持續發揮作用。碧水源[111.32 -3.12%](300070)、萬邦達[109.00 -2.85%](300055)是水處理中的名企;固廢處理龍頭桑德環境[29.09 -3.68%](000826)在行業內實現了業務的全覆蓋;電子垃圾處理龍頭的格林美[52.66 -3.06%](002340)能實現鈷鎳二次循環利用;九龍電力[19.62 2.99%](600292)的脫硝催化劑生產線和核廢料處理工藝均是國內獨有的,龍凈環保[31.76 -0.87%](600388)、三聚環保[39.80 -3.66%](300072)是工業脫硫脫硝領域的重點企業;合康變頻[55.47 0.36%](300048)、英威騰[58.88 -2.81%](002334)分別是高壓和中低壓變頻產品的領先制造商,泰豪科技[13.70 2.78%](600590)是建筑節能產業龍頭。
重點公司
泰豪科技(600590)
公司是國內合同能源管理先行企業,在智能建筑和節能服務領域具有領先優勢,具備智能建筑“三甲”資質。全資子公司參與的“星光耀計劃綠色城市綜合體”開發項目有望推動公司在節能、低碳方向的快速發展。
全國政協委員、泰豪科技總裁黃代放十分關注節能,他說前兩年已經推動合同能源管理機制的落實,今年他想推動光伏的應用,將來在建筑物上應用,這個是在發達國家70%都是這樣用的。
早在今年3月2日,泰豪集團與大唐山東發電有限公司在北京簽約,全面開展地面光伏電站及屋頂光伏電站的合作。泰豪集團及大唐山東發電有限公司的相關領導及負責人出席此次簽約儀式。
泰豪新能源總經理朱丹在致辭中表示泰豪將致力于打造涵蓋太陽能全產業鏈的集團公司,并深信大唐和泰豪共同開發建設太陽能電站的合作必將對中國光伏產業的發展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
盾安環境[33.85 7.29%](002011)
盾安環境是一家專業生產空調器制冷配件及電制冷式中央空調主機和末端設備等產品的上市公司。公司副總裁兼董秘喻波昨日表示,去年公司的再生能源利用項目已有利潤貢獻,預計今年將大幅度增長。
年報顯示,公司2010年實現營業收入36.95億元,同比增長61.95%;營業利潤31204萬元,同比增長40.57%;歸屬母公司所有者凈利潤21819萬元,同比增長36.04%;基本每股收益0.59元。利潤分配預案為:每10股轉增10股、派現3元。
公司2010年度業績網上說明會昨日進行,董事長周才良表示,國家對核電政策的調整對公司經營沒有什么影響。一方面,目前核電業務占公司主營業務比重還比較小;另一方面,公司對目前已列入計劃的核電項目供貨已確定,將按計劃實施。周才良還稱,未來公司將繼續推進核電業務的發展。
合康變頻(300048)
2010年,對于合康變頻來說,最重要的大事莫過于公司位于北京亦莊經濟技術開發區的生產基地投入使用。每年1200臺產能基本達產。同時武漢生產基地500臺年產能預計2011年底達產,公司的產能瓶頸問題終于得到解決。
去年12月21日,合康變頻發布公告稱,將與國電南自[28.84 1.98%]加強變頻領域的合作。根據協議,雙方一致認為應在變頻技術、節能減排技術、調速技術領域加大技術、產品、業務方面的合作力度,并不斷探尋資本合作模式和新的合作業務領域。
安信證券指出,合康變頻在變頻器行業具有技術和成本優勢,而國電南自具有發電行業股東背景優勢,以及長期的客戶合作關系優勢。雙方合作可以實現優勢互補,尤其實施合同能源管理項目中,能夠利用雙方各自優勢實現共贏。
安全文化網 www.zltai.com上一篇:污染防治重點行業將征環保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