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消息,中國中央政府的威信正在經受考驗。在國務院下令官員必須從煤礦撤資撤股大限日期過去一個月的時候,中紀委承認,確實還存在一些問題。
中國煤礦事故造成去年死亡6000人,今年的煤礦事故已久頻繁。中央官員說,每起事故之后都存在著腐敗。
中國中央政府8月份下令,全國的官員和國企負責人必須在9月22日之前,從煤礦撤資撤股。中國安檢總局局長李毅中誓言,對于不撤資不撤股的官員就地免職。
但是,當大限期到來后,中央政府竟然無法公布各地撤資撤股的數字,一些省份則出現了沒有官員撤資撤股的情況,更有省份則將大限期延期。
這樣的情形引發中國內外輿論的極大關注。一些報章的評論質疑,中央政府的權威何在?
新華社較早時候報道說,全國性的數據,將在10月中旬之后發布。
最近幾天,官方媒體開始報道一些省份的官員撤資撤股的數字,其中包括,貴州已有237名國家公職人員撤股9000萬元,河南356名官員撤資退股2327多萬元,山西清理出922名官員股東涉及金額9257多萬元,已撤出入股資金4077多萬元,新疆清理了62人,撤資退股金額267萬元。
不過,全國性的數據尚未發布。
但是,中國青年報說,在新疆,有個別官員“寧愿丟官,也不撤股”。該報也引述新疆紀檢委執法監察室一位負責人說:“官煤勾結的確難以取證”。
針對目前的局勢。中國廉政報道網-紀檢監察報報道說,中央紀委、監察部、國資委、安全監管總局于10月17日在北京召開清理糾正投資入股煤礦工作座談會,討論撤資撤股的局勢。
報道說:“各地的清理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工作發展還不平衡,個別地方清理糾正工作不夠深入,當前還有一些問題需要解決!
報道沒有詳述,但說,四部委研究了需要解決的一些“政策性問題”。
不過,報道說,各省份黨委、政府統一部署,成立了專門的清理工作機構,由主要領導負責,全面開展了清理糾正工作。
報道說,各地普遍開展了自查自糾和重點督查,對投資人的情況、投資單位、投資時間和數額、資金來源及撤資證明等,進行了登記核實。
報道說,在中紀委等召開的這次會議上,各地對如何采取切實措施推動清理糾正工作深入開展提出了許多意見和建議。
盡管全國性數據尚未公布,但是工人日報發表的一篇文章呼吁,各級政府應將官員退股名單、退股金額向社會公布,讓百姓監督和評判這些錢是否干凈,官員退股是否徹底,以防止少數官員繼續耍“明退暗持”的手段,從根本上鏟除官煤勾結、權錢交易等畸形土壤。
安全文化網 www.zlt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