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毛片姜怡,王局长把白洁做到高潮,japanese19第一次,精品熟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

聯系方式 | 業務合作 | 會員

生產過程中的職業危害因素——生產性毒物

2006-04-06   來源:安全文化網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0

    發生職業病的根本原因是由于生產過程中存在各種職業危害因素。不同類型的職業危害因素其性質、特征也各異,要有效地消除和控制作業環境中的危害因素,必須掌握各類職業危害因素的存在形式、種類、危害、度量指標、安全衛生標準等。
    在生產過程中所使用或產生的毒物,叫生產性毒物。毒物侵入人體后與人體組織發生化學或物理化學作用,并在一定條件下破壞人體的正常生理機能,引起某些器官和系統發生暫時性或永久性的病變,這種病變叫中毒。在生產過程中由生產性毒物引起的中毒叫職業中毒。職業中毒的發生,與毒物本身的性質,毒物侵入人體的途徑及數量,接觸時間及身體狀況,防護條件等因素有關。
    1.生產性毒物類型
    生產中可接觸到的生產性毒物類型很多,各種生產性毒物常以固體、液體、氣體或氣溶膠的形式存在,其中固體和液體形態存在的生產性毒物,如果不揮發又不經皮膚進入人體,則對人體危害較小。而氣體或氣溶膠性毒物污染作業環境的空氣,隨呼吸而危害人體,是作業場所防毒的重點。從不同側面可將生產性毒物劃分為不同類型。若按毒物的化學屬性可分為無機毒物和有機毒物兩大類,若按毒物的物理形態或毒性不同則可分類如下:
    (1)按毒物的物理形態不同分
    ①有毒氣體:常溫常壓下呈氣態的物質,如氯氣、氨氣、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
    ②有毒蒸氣:液體蒸發或固體升華而形成的氣體,如苯、汽油蒸氣、熔磷時的磷蒸氣;
    ③煙塵、氣:懸浮于空氣中的凝聚性固體微粒,通常其直徑小于0.1μm。有機物加熱或燃燒時可產生煙,如塑料、橡膠熱加工時產生的煙,金屬(如鉛)熔煉時產生的蒸氣在空氣中迅速冷凝及氧化后也能形成煙。
    ④有毒有害霧:懸浮于空氣中的有毒液體微粒,由于蒸氣冷凝或液體噴散所形成,如鉻電鍍時的鉻酸霧,噴漆作業時產生的漆霧等。
    ⑤生產性粉塵:懸浮于空氣中的分散性固體微粒,直徑大于0.1μm,多為固體物料經機械粉碎、研磨時形成,如制造鉛丹顏料的鉛塵。
    由煙、霧、塵懸浮于空氣中所形成的分散體系,稱為氣溶膠。
    (2)按毒物對機體的作用性質分
    ①刺激性毒物:酸的蒸氣、氯、氨、二氧化硫等均屬此類毒物。所有刺激性氣體和蒸氣盡管在物理、化學性質上有所不同,但它們直接作用到機體組織上時均能引起組織發炎。
    ②窒息性毒物:常見的有一氧化碳、硫化氫、氰化氫等。
    ③麻醉性毒物:芳香族化合物、醇類、脂肪族硫化物、苯胺、硝基苯等均屬此類毒物。這類毒物主要對神經系統有麻醉作用。
    ④全身性毒物:其中以金屬為多,如鉛、汞等。
    也可按化學屬性及毒性分為:①無機劇毒物:毒性極大,少量進入人體就足以致命,如氰化鈉(鉀)、紫銅鹽、三氧化:二砷、氯化汞等;②有機劇毒物:毒性很大,中毒后不易救治,如有機磷類;③無機有毒物:致死量較高,一般不溶于水,如紅丹等;④有機有毒物:毒性較低的毒害物,如四氯化碳等;⑤感染性物質:系指含有致病的微生物,能引起病態,甚至導致死亡的物質。
    2.生產性毒物的度量指標
    評價毒物的毒害大小通常用毒性來表示,毒性的計算單位一般以化學物質引起實驗動物某種毒性反應所需的劑量表示。如吸人中毒,則用空氣中該物質的濃度表示。目前通常用實驗動物的死亡數來反映物質的毒性,常用的評價指標有以下幾種:
    (1)絕對致死劑量或濃度(LD100或LC100):絕對致死劑量或濃度是指使全組染毒動物全部死亡的最小劑量或濃度。
    (2)牛數致死劑量或濃度(LD50或LC50):半數致死劑量或濃度是指使全組染毒動物半數死亡的劑量或濃度,是將動物實驗所得的數據經統計處理而得的。
    (3)最小致死劑量或濃度(MLD或MLC):最小致死劑量或濃度是指全組染毒動物中有個別動物死亡的劑量或濃度。
    (4)最大耐受劑量或濃度(LD0或LC0):最大耐受劑量或濃度是指使全組染毒動物全部存活的最大劑量或濃度。
    上述的劑量是指動物每千克體重所含有毒物的毫克數,單位為:mg/Kg。
    濃度是指單位體積空氣中所含有毒物的質量大小,空氣體積用立方米或升表示,毒物的質量用毫克表示,因此濃度單位為:mg/m3,mg/L。
    當有毒物為有毒氣體時,也可用體積來表示氣態毒物的量,這樣有毒氣體的濃度單位通常還有百分比(%)或PPm,它們的關系為1%二10000PPm。
    3.生產性毒物的安全衛生標準
    我國安全衛生標準采用最高允許濃度法,即規定作業環境空氣中的有毒物濃度不超過最高允許濃度。我國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規定車間空氣中有毒氣體、蒸氣及粉塵等共120種有毒物質的最高允許濃度。其中一般作業環境可能接觸的部分有毒物體的最高允許濃度見表1—3。
    表中數值均以單種有毒物質、穩定發生量及8小時工作為前提,若情況不同,可按下式進行換算:

式中:C8——相當于8小時內的當量濃度,mg/m3
    Cl、C2…Ci——不同作業時間內接觸的某種有毒物的濃度,
    mg/m3
    T1、T2…Ti——不同作業時間,h
    i=1,2,3…——對應的作業環節數;
    [M]——作業中所接觸的某種有毒物質的最高允許濃度,
    mg/m3
    如果計算結果C8≤[M],表示此作業環境符合衛生標準,否則不符合衛生標準。
    當工作地點存在兩種以上毒物時,應考慮聯合作用,可用下式進行評價:


式中:C1、C2…Cn——各種有毒物質的實測濃度,mg/m3
    M1、M2,Mn——各種有毒物質的最高允許濃度,mg/m3
    如果計算結果≤1,表示有毒物質濃度低于最高允許濃度,則此作業環境符合衛生標準;若計算結果>1,則此作業環境不符合衛生標準。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绥阳县| 景东| 宁城县| 浮梁县| 铜鼓县| 邯郸县| 双桥区| 桃园市| 黑龙江省| 客服| 安庆市| 武宣县| 克什克腾旗| 云霄县| 宝兴县| 恭城| 河曲县| 安图县| 灵寿县| 辽阳县| 平乡县| 永和县| 鄂托克旗| 瑞安市| 呼玛县| 龙游县| 黑龙江省| 玛曲县| 安西县| 朝阳县| 延安市| 遵义市| 兰溪市| 宁陕县| 基隆市| 盈江县| 眉山市| 信阳市| 宁海县| 昆明市| 德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