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概述
第一節:建立應急預案的目的和意義
20世紀以來,隨著工業化進程的迅猛發展,危險品使用種類和數量急劇增加,各種工業事故呈不斷上升的趨勢,對環境構成重大威脅。重大工業事故的應急救援是近年來國內外開展的一項社會性減災救災工作。一旦重大事故發生,做到臨危不亂,高效、迅速做出應急反應,盡可能縮小事故危害,減少事故后果對生命、財產和環境造成的影響。
第二節:應急處理相關概念的解釋
1、應急救援:指在發生了緊急事故進度,為及時控制事故現場,搶救事項中的受害者,指導現場人員撤離、消除或減輕事故帶來的危險。
2、應急救援系統:指負責事故預測和報警接收、應急計劃的制定、應急救援行動的開展,事故應急培訓和演習等事務。
3、應急計劃:是指用于指導應急救援行動的關于事故搶險、醫療急救和社會救援等具體方案。
4、應急資源:指在應急救援行動中可獲得的人員、應急設備、工具及物質。
第三節:建立應急處理預案的原則
應急處理預案的建立原則應以努力保護人身安全為第一目的,同時兼顧設備和環境的防擴,盡量減少災害的損失程度。
第二章:公司應急救援系統
第一節:組織領導
一、總指揮長:左佳良
二、副總指揮:邱秋華曾前勝
三、成員:各生產車間主任
第二節:職責說明
1、指揮中心總指揮
①判斷是否可能或已經發生特大安全事故,是否要求應急服務機構幫助,并實施場外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②在安全的地方,嘗試對危險設施進行直接操作、控制;
③繼續調查和評估事故的可能發展方向,以預測事故的發展過程;
④指導危險設施的全部或部分停止運行,并與現場事件管理人員和關鍵崗位的人員配合,指揮危險源現場人員撤離;
⑤應重視所有事故造成的傷害;
⑥與消防人員、地方政府和政府安全監管人員保持密切聯系;
⑦對難以解決的緊急情況做出安排;
⑧在事故緊急狀態結束之后,安排恢復受事故影響地區的正常秩序。
2、指揮中心副總指揮:協助總指揮,必要時可出現場。
3、緊急情況行動小組:
①通知相關部門人員;
②通知鄰企并疏散人員;
③聽從總指揮的安排做現場處理工作;
④直接參與救助。
4、搶險隊對人員及財產物資進行搶救。
5、義務消防隊:滅火、搶救。
6、醫療救護隊:第一時間處理受傷人員,為進一步的治療做準備。
第三章:公司天燃氣使用緊急情況處理預案
第一節:日常注意事項
1、值班員工必須穿防靜電工作服。
2、站內設有銅質錘、扳手、管鉗子等專用工具,每班必須進行檢查交班。
3、站內設有專用防火鋼盔、防火服、呼吸器等防火用品。
4、站內滅火器材要每月定期檢查、維修。
5、消防水池必須滿池,并要定期檢查補充。
6、每班必須檢查泄漏報警系統工作狀態,每月第二周周二必須點檢一次。
第二節:報告及聯絡程序
報告部門及聯絡程序 |
實施內容 |
1、消防隊119 |
滅火、搶救 |
2、門衛 |
支援警戒、封閉交通、引領消防車輛 |
3、工程部 |
組織搶修 |
4、搶險隊 |
執行緊急處理程序、做好記錄 |
5、義務消防隊 |
準備消防水源稀釋、疏散員工 |
6、液化石油公司 |
請求槽車支援、倒罐 |
7、勞人局安監處 |
請求指導 |
第三節:緊急事故發生的預測及處理程序
避免事故發生的措施:
1、嚴格執行巡回檢查制度,定期定時維修,發現問題立即處理;
2、罐體、安全閥、壓力表要定期檢驗;
3、嚴格執行灌裝安全操作堆積及各項安全規章制度。
位置 |
可能發生事故的因素 |
發生事故時的緊急處理 |
廠房內管道 |
1、管道閥門、發生泄漏 |
關閉泄漏點前端閥門,通知生產領導 |
待壓力降至熄火后,關閉泄漏點后端閥門 | ||
如大量泄漏,應立即關閉泄漏點前端閥門 | ||
報告上級領導 | ||
立即設立警戒區 | ||
熄滅一切火源 | ||
準備消防水、掩護、稀釋 | ||
更換泄漏點密封墊 |
避免事故發生的措施:
1、嚴格執行液化站安全防火制度;
2、維修時必須使用專用工具;
3、動火作業前必須經安全員批準,做滅火措施的準備;
4、消防設備要定期檢查、維修,保證完好可靠。
第四節:事后處理程序
1、事故發生后,應立即搶救傷員。在力爭減少事故損失的同時,要保護好現場,以利于事故調查分析。
2、組織人員對事故進行調查分板,檢查現場及記錄。
3、調查知情人及事故前設備的狀態,必要時進行技術鑒定。
4、分析事故的原因,做到“三不放過”。制定防止事故再次發生的有效措施。
5、及時上報有關部門。
6、特種設備如有損壞,經維修后要通知勞動監察部門進行安全檢查。
上一篇:xx供水公司安全生產應急預案
下一篇:冶金爐料有限公司應急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