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保證我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順利開展,有效地保障企業財產安全和保護企業人員生命安全,提高企業應付突發事故的能力,防止和最大限度地減輕重大突發事故及災害造成的損失;同是為了提高企業員工的逃生技能和搶險救災的戰術。我單位根據“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生產方針,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等安全生產管理有關法律法規的要求,特制定了本應急救援預案。
一、術語
危險化學品
指屬于爆炸品、壓縮氣體和液化氣體、易燃液體、易燃固體、自燃物品和遇濕易燃物品、氧化劑和有機過氧化物、有毒品和腐蝕品的化學品。
危險化學品事故
指由一種或數種危險化學品或其能量意外釋放造成的人身傷亡、財產損失或環境污染事故。
應急救援
指在發生事故時,采取的消除、減少事故危害和防止事故惡化,最大限度降低事故損失的措施。
重大危險源
指長期地或臨時地生產、搬運、使用或者儲存危險物品,且危險物品的數量等于或者超過臨界量的單元(包括場所和設施)。
危險目標 〈注:不同行業根據具體情況定義不同的危險目標〉
指因危險性質、數量可能引起事故的危險化學品所在場所或設施。
預案
指根據預測危險源、危險目標可能發生事故的類別、危害程度,而制定的事故應急救援方案。要充分考慮現有物質、人員及危險源的具體條件,能及時、有效地統籌指導事故應急救援行動。
二、基本概況
1、公司簡介:
三合利金0屬制品有限公司,創立于2005年3月,公司主要螺絲為主,有員工110多人,安全管理人員2人,總建筑面積1萬平方米,有1個生產車間。
地址:東莞市黃江鎮田心村新橋工業區
2、周圍環境分析
本工廠位于東莞市黃江鎮田心村新橋工業業區,交通便利,周圍主要有加工行業的公司,沒有重要的經濟、文化、政治建筑,但是在離工廠600米遠的地方有小部分的居民居住。
3、氣象條件
我工廠所在地屬于南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受海洋調節作用,氣候溫和,長年無霜雪,夏長冬短,雨量充沛,經常有臺風侵襲,夏季炎熱又臺風洪水季節。根據多年的氣象資料統計;年平均氣溫22度,極端最高氣溫37度,極端最低氣溫0.4度。歷年平均相對濕度為78%,年平均日照1926小時,年平均降雨1.759毫米,降雨量多集中在6-9月。風向季節性明顯,冬季以偏北風為主,夏季以偏南風為主,全年的主導風向為東南風,次主導風為東風,年平均風速1.8米/秒。
4、公司的組織機構
三、安全、消防、個人防護設備、器材及分布
1、消防器材配備情況
主要消防安全設施(器)具配備情況 | ||||
名稱 |
類型、規格 |
數量 |
狀況 |
備注 |
滅火器 |
AMFZS4KG |
76 |
良好 |
|
消火栓 |
50CM*70CMJ |
28 |
良好 |
|
2、個人防護用品
①醫療器材:擔架、.氧氣袋、塑料袋、小藥箱;
②防護用品:防毒面具、防毒手套、
③照明器材:手電筒、應急燈6V安全線路、燈具;
四、應急救援機構、組成人員和職責劃分
1、應急救援機構的設置
企業可以依據突發事故危害程度的級別設置分級應急救援組織機構。一般成立突發事故應急救援辦公室和“指揮領導小組”,由公司總經理、安全主任、各部門職員組成。具體的組織框架可參照下圖:
〈注〉:在發生事故時,若總經理因公務出差則由副總經理當任臨時總指揮,各搶救小組組長不在時,由該組的第二負責人補上。
2、應急救援機構組成人員
應急救援辦公室:公司辦公室
總指揮: 總經理:劉建鑫
副總指揮:協理:劉焜茂
現場搶救組組長:企業注冊安全主任:劉光興
組員:葉會成、蔣業紅
通訊聯絡組組長:唐德鳳
組員:邱凡、潘兵
醫療救護組組長: 王艷
組員:夏郭鳳、安華清
安全技術組組長:沈瑞波
組員:任金飛、朱遠志
現場保衛組組長:曾廣元
組員:邱二兵、雷紅橋
善后工作組組長:彭沛濤
組員:曾水珍、劉志勇
后勤供應組組長:彭沛濤
組員:祁曉輝、張先女
3、 應急預案總指揮及各救援小組組長的職能和職責
(1)總指揮:指揮部的領導核心,負責指揮、組織協調突發性事件應急救援工作,對重大問題決策下達救援搶救命令,盡最大努力穩定局面。
(2)副總指揮:在總指揮領導下,組織指揮應急救援搶險工作的實施,指揮協調各搶險隊的搶險工作,向上級有關部門報告,組織搞好善后處理。
(3)現場搶救組組長:協助指揮做好救災搶險工作,調動一切力量積極參與救災搶險戰斗,把事故造成損失降到最低。
(4)通訊聯絡組組長:負責事故現場通訊聯絡和對外聯系,請求社會救援。
(5)醫療救護組組長:負責現場醫務救護轉院工作;負責搶救受傷、中毒人員的生活必需品供應。
(6)安全技術組組長:負責了解事故及災害發生的原因及經過,檢查消防設施如滅火器等啟用情況,協助有關部門通知人員撤離現場。參加事故調查處理。
(7)現場保衛組組長:負責設立警戒線、治安保衛、疏散、道路管制工作。
(8)善后工作組組長:做好傷亡人員及家屬的穩定工作,確保事故發生后傷亡人員及家屬思想保持穩定,防止場面出現混亂,避免二次事故的發生;以及保護和看管現場救援物資。
[NextPage]
(9)后勤供應組組長:負責事故現場物資的供應和運輸工作,同時提供后勤服務。
4、各應急救援小組的職能和職責
(一) 現場搶救組:
(1)根據救災指揮的命令,調動一切力量組織搶救工作。
(2)搶救現場傷員,對受傷人員進行營救至安全地帶。
(3)搶救現場物資,盡最大努力把損失降到最低。
(4)根據事故現場情況,組建現場消防隊。
(5)保證現場救援通道的通暢,引導現場作業人員從安全通道疏散。
(二) 通訊聯絡組:
(1)在接到突發事故信息后立即向應急救援辦公室匯報,通知總指揮即刻啟動企業的應急救援預案。
(2)在事故、災害發生后,通訊人員立即趕赴現場接通臨時電話,供救災指揮部使用。
(3)當有線通訊設施遭受破壞時,及時采取措施,確保通訊聯絡暢通。
(4)負責災后全面檢查修復有線通訊設備,確保通訊設施正常工作,以盡快恢復經營。
(5)發生火警,要速撥打“119”電話,發生盜警要撥打“110”電話并準確講明單位名稱、地址、人員、物質損失傷亡情況、著火物質和治安案件情況,接著向友鄰單位請求救援,同時向公司領導和保衛部門報告。隨時保證不少于1人到轉彎路口接應公安消防車,不少于1人留守電話。
(三) 醫療救護組:
(1)接到報警后立即趕往事故現場安全停車點。
(2)負責將受傷人員救出事故現場,送往醫院進行救治。
(3)在醫院救護車未到達之前,對傷者實施必要的應急養護。
(4)出現中毒、窒息或受傷人員時,要及時將傷員救出現場,根據受傷人員的情況先作一般性的醫療救急處理,再撥打“120”請求救護。如醫院救護車未到,情況危急應及時將受傷人員送往附近醫院接受急救。
(四)安全技術組:
(1)應急預案啟動后,根據事故現場的特點,及時向應急總指揮提供科學的工程技術方案和技術支持,有效地指導應急行動中的工程技術工作。
(2)及時了解事故經過,調查事故發生原因。
(3)配合消防、救護人員進行事故處理、搶救,當可能發生火災爆炸或人員中毒時,協助有關部門通知人員撤離現場。
(4)協同有關部門保護好事故現場,收集有關證據,參加事故調查處理。
(五)現場保衛組:
(1)負責組織對事故及災害現場的保衛工作,設置警戒線,維持現場交通秩序,禁止無關人員進入事故現場。
(2)做好事故及災害現場治安巡邏,保護事故現場,制止各類破壞騷擾活動,控制嫌疑人員。
(3)安排人員到關鍵路口指揮交通,確保消防車、救護車能夠及時通暢的到達事故現場進行援助。
(4)負責做好救災物資的保衛工作。
(六)善后工作組:
(1)妥善安置受傷人員,把他們轉移到安全區域等待援救。
(2)做好傷亡人員及家屬的穩定工作,確保事故發生后傷亡人員及家屬思想保持穩定,防止場面出現混亂,避免二次事故的發生。
(3)做好受傷人員醫療救護的跟蹤工作,協調處理醫療救護單位的相關矛盾。
(4)與保險部門一起做好傷亡人員及財產損失的理賠工作。
(5)慰問有關傷員及家屬。
(6)清理事故現場。
(七)后勤供應組:
(1)協助制定應急救援物資資源的儲備計劃,檢查、監督、落實應急救援物資資源的儲備數量、收集和建立并存檔。
(2)按應急總指揮的部署,有效地組織應急救援物資資源的及時運到救援現場,并對事故現場增援,同時提供后勤服務。
(3)提供和檢查搶險人員的裝備和安全防護用品,確保搶救人員的生命安全。
(4)及時提供后續的搶險物資,及時把后勤物資送到搶救人員手中。
五、報警、通訊和聯絡方式
1、裝備和信號規定
為了確保突發事故發生時應急救援人員快速到達事故發生現場特設如下裝備和信號規定
(1)通訊設備:直撥電話、移動電話
(2)火災信號:報警鈴聲
(3)疏散設備:疏散指示標志、應急指示燈、應急照明燈、風向標
2、報警、通訊和聯絡方式
總指揮:辦公電話:3518248-301
副總指揮:辦公電話 :3518248-326
現場搶救組組長:3518248-325 通訊聯絡組組長:3518248-309
醫療救護組組長:3518248-318 安全技術組組長:3518248-316
現場保衛組組長:3518248-311 善后工作組組長:3518248-310
后勤供應組組長:3518248-310
六、事故處理程序
處理突發事應該分為救災指揮部到來之前與救災指揮部到達之后兩個階段處理:
1、救災指揮部到達之前
(1)當班值班人員發現出現事故后立即向本單位安全生產主管領導報告,請示總指揮啟動本預案。
(2)當班負責人立即組織力量營救受脅人員,設法控制事態的擴大,組織人員疏散、逃生。
(3)在救災指揮部到達之前還應盡力保護好事故現場,如需要破壞現場的必須做好現場拍攝。
[NextPage]
(4)事故應急指揮小組接到安全事故報告后,視具體情況立即報告上級部門,并根據事故性質、類別迅速派出相關人員立即趕赴現場,組織緊急救援。
2、救災指揮部到達之后
(1)當班負責人及時想指揮部匯報事故的原因及大體經過等基本情況,以便指揮部采取科學的方法進行救援。
(2)救災指揮部到達現場后,立即調動各方的人力、物力、財力極力進行搶救。
(3)各小組接到總指揮的命令后,立即趕赴現場,按照各自分配的職責盡力去搶救。
八、 事故處理的要求
(1)當發生突發事故時,一定要保持鎮定,沉著處理,不可驚慌失措以免造成現場混亂,擴大事態的影響。
(2)各小組成員接到命令后,一定要雷厲風行,動作迅速,在搶救過程中要相互協調、通力配合。
(3)搶救領導小組成員必須要服從指揮,未經同意任何人不得擅自離崗。
(4)事故發生當時總指揮有公務外出時,有副總指揮當任臨時總指揮,各小組要聽命他的統一指揮。
九、搶險救災的原則
(1)必須遵循“先救人后救物、先救命后療傷”的原則。
(2)堅持自救與互救相結合原則。
(3)堅持標本兼治,控制事故損失最小化原則。
十、預防事故措施
應急救援中的事故預防和控制主要目的是盡力防止二次事故的發生,阻止事態的惡化,把事故損失降低到最低化水平。要搞好事故預防必須根據事故發生的現場情況采取科學可靠的措施,不可蠻干和驚慌,下面是對事故預防的幾點建議:
(1)事故發生后,明確危險源位置,努力切斷危險源。
(2)當發生火災時,應及時將易燃易爆物品移走,避免著火擴大火勢。
(3)加強職工的自救、互救本領,提高他們的應急逃生能力。
十一、事故處理
事故處理是整套預案中的重中之重,關鍵中之關鍵。事故處理務必要講究科學、迅速、準確。為了使企業單位編制的預案更加具有有效性,下面還是以A化工廠因發生氫氣、氯氣意外泄露引發火災為例說明事故處理中如何有效地調動有限的人力、財力、物力進行搶救,把損失降到最低。
當工廠發生火災時可以按照下面的程序進行救援:
(一)應急報警
1、一旦發現起火火后,當班值班人員立即向本單位安全生產主管的領導報告,要求各工段人員立即停止作業,無關人員迅速逃離現場,有關搶救小組的人員應履行搶救任務,并請示總指揮啟動本預案。
2、在向主管人員報告的同時,立即撥打“119”向消防部門報警,報警人必須詳細說明單位所在位置及街道門牌號碼、起火地點、起火部位、燃燒物品、火勢情況以及自己的姓名、電話號碼等。
3、在接到事故報告后,當班的安全管理人員立即向受脅人員發出通報,要求立即到指點地點集合或者是要求從就近出口有順序,有秩序的離開。
(二)組織滅火
1、應急指揮部和消防部門人員到達之前,當班的安全管理人員可以組織人員利用工廠預備的滅火器材進行滅火,防止火勢擴大。
2、應急指揮部和消防部門人員到達以后,立即形成救援指揮中心。現場保衛組的人員立即設立警戒線,制止非相關人員進入現場,同時安排人員到關鍵路口指揮交通,消除障礙,引導消防車、救護車能夠及時通暢的到達事故現場進行援助。
3、現場搶救組人員立即查清火情、火源及受脅部位。迅速堵住氫氣、氯氣泄露源,并切斷火源。同時指揮受困人員安全撤離,
4、通訊聯絡組成員立即撥打“120”派醫務人員到場對中毒人員進行搶救,并廣播安全逃生路線和逃生方法,同時通知自來水公司保證足夠供水及做好水源保護工作。
5、后勤供應組成員迅速把救援物資送到現場,在發放個人防護用品之前一定要檢查是否有損壞。
6、醫療救護組人員負責把中毒及受傷人員安全撤離到安全區域進行必要的醫護治療,對于重傷人員要想辦法盡快送到附近醫院治療,對于輕傷人員可以進行就地處理。
7、善后工作組人員負責穩定受傷人員及家屬的思想,避免出現現場混亂,同時要保護和看管救援物資,以免有人趁火打劫。滅火后要進行物資清查,對丟失的貴重物品一定要及時向公安部門報告,以便立案偵察。
8、安全技術組人員到達現場后根據風向、風速判斷氯氣擴散速度和波及的范圍,跟蹤監測,及時匯報指揮部并協調其他搶救小組進行滅火,給受困人員提供逃生方法,給現場需要幫助的人員提供幫助。
9、各個小組在搶救過程中務必都要做好個人防護工作,確保自身的安全。
〈注〉:以上的排序沒有先后,各步都是同時進行。以上的事故處理是針對重大火災而進行的。
(三)人員緊急疏散、撤離
當火災事故發生后應急指揮部立即趕赴現場,指揮非相關人員從附近出口盡快撤離現場,盡量減少人員傷亡。為做好人員緊急疏散、撤離必須遵循以下要求:
(1)指揮人員不但要自己保持沉著鎮定,而且還要做好其他人員的思想穩定工作,以免現場出現混亂。
(2)所有被困人員千萬不可爭先恐后,以免踩傷其他人員及堵住通道。
(3)所有逃離人員一定要服從指揮從就近出口撤離,不可以在逃離過程中又回頭取東西。
(4)在撤離過程中相互之間要發揚友愛精神,幫助每一位需要幫助的人,堅持自救與互救結合。
(5)對于已經受傷的人員一定要根據其病情小心幫助其撤離,不可強拖硬拉。
(四)現場醫療救護
現場醫療救護也是減少人員傷亡的重要途徑,但是救護要講究科學的方法,不然將適得其反。在進行現場醫療救護應注意以下:
(1)必須把受傷人員移到安全區域再進行療救。
(2)對于病情比較嚴重的人員,一定要想辦法盡快送到附近的醫院進行搶救。
(3)在進行現場急救的同時,迅速與附近醫院的醫務人員聯系,請求即刻趕來援助。
(4)對于中毒窒息人員首先移動無污染區,置于空曠通風的地方,然后檢查病人是否心臟驟停,有必要的情況下立即對其進行人工呼吸。
十二、 社會救援
當緊急事態出現時,一定要堅持自救與互救相結合的原則,及時把事故消滅在初始狀態。所以在本單位力量不夠時要及時請求社會救援,不能貽誤救災時機。
緊急事故 |
外部資源 |
報警電話 |
聯系電話 |
火災、爆炸 |
消防大隊 |
119 |
|
人員中毒、受傷 |
醫院 |
120 |
|
盜竊治安 |
公安派出所 |
110 |
|
電力損壞 |
電力公司 |
|
3362872 |
自來水爆管 |
自來水公司 |
|
3361392 |
危化物泄漏 |
環保局 |
|
3367893 |
十三、保障應急救援預案有效貫徹執行的措施
企業的應急救援預案是為了保證企業一旦發生突發事故時能夠有效、迅速的調動企業有限的人力、物力、財力進行搶救,把事故損失控制在最低水平。因此,我們必須要有一套有力的保障措施保證預案的有效執行。
(1)加強和完善企業的安全生產責任制,保證職責明確,責任到位,堅持事故處理“四不放過”原則。即: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過、責任人未處理不放過、整改措施未落實不放過、相關人員未受教育不放過。
(2)加大安全教育培訓力度,并通過培訓、會議、宣傳等手段增強員工的安全生產意識、憂患意識及防范意識,形成人人講安全,人人重安全的局面。
(3)定期進行預案演練及預案內容的學習,(如:一年進行一次或兩次以上的演練)通過參與者的反饋信息,對預案進行必要的修改與調整,不斷地完善。
(4)加強各類重要資料的保存工作,有些資料對于深入分析災難性事件發生或失控的原因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如工作記錄、設備的故障維修記錄、事故現場收集的數據及圖片等。
(5)加強安全基礎設施建設,保證安全生產資金的足夠投入。
上一篇:某公司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