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毛片姜怡,王局长把白洁做到高潮,japanese19第一次,精品熟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

聯系方式 | 業務合作 | 會員

環保應急處置預案

2010-12-17   來源:安全文化網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0

  根據國家《環境保護法》等法律法規的規定,為保證公司、社會、環境及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防止環境污染事故的發生,結合公司實際情況,特制定本環保應急處置預案。

  1、公司基本情況

  我公司地處青白江工業區,位于東經104°28′,北緯30°45′,距成都市區34公里,海拔478-479米,廠區地勢平坦。公司西南面為三洲核能特種設備廠、四川化機總廠,南面與川化機械廠化工設備分廠、青華新型建材廠機械分廠以及西南新型建材廠隔街相望,東面為中鐵八局集團橋梁有限責任公司,北面有生態隔離帶和一條寬約3米的農灌渠。公司周邊主要道路有團結東路、通站路、黃金路等,公司生產廢水經環保設施處理后,排至區污水處理廠,經進一步處理排至毗河中支,最后匯入沱江。

  公司始建于1958年3月,系全國首批興建的13家小氮肥廠之一,2001年改制為成都玉龍化工有限公司,2002年與四川省農資集團公司進行資產重組。公司占地面積300余畝,現有在崗人員658人,生產實行四班三運轉,倒班人員共389人。公司系四川省化工重點企業,2005年通過了ISO14001環境體系認證;2006年被四川省環保局和省經委命名為“玉龍化工工業生態園區”;2009年被成都市環保局和市經委命名為“環境友好型企業”。

  2、氣象情況

  廠區主導風向北、北東,年平均氣壓944770Pa,年平均氣溫16.27℃,最低氣溫-6℃,年平均相對濕度79-84%,年平均降雨量1032mm,日最大降雨量23mm,最大風速25m/s,平均風速1m/s。

  3、環境污染目標、特性及其對周圍的影響

  3.1環境污染目標的確定

  根據我公司生產實際情況,確定公司環境污染目標為:生產異常情況下(包括系統開、停車)以及涉及液氨的設備(施)、管道檢修或發生泄漏時高濃度含氨廢水。

  3.2危險、有害因素分析

  主要危險物質為:氨及含氨廢水

  氨為無色,具有強烈刺激性氣味的氣體,比重0.597,極易溶于水(0℃時,溶解度為90g/100mL),氨的水溶液呈堿性,1%水溶液pH值為11.7左右。

  低濃度氨對人體的毒性,主要對上呼吸道有刺激和腐蝕作用。高濃度氨直接接觸部位,可引起堿性化學灼傷,組織呈溶解性壞死,并可引起呼吸道深部及肺泡的損傷,引起支氣管炎、肺炎和肺水腫。嚴重者可通過三叉神經末梢的反射作用而引起心臟停搏和呼吸停止。

  氨溶于水而生成氨水,呈堿性。氨水分子式:NH4OH,分子量:35.045。氨水為一無色透明的液體,具有特殊的強烈刺激性臭味,它具有局部強烈興奮的作用,較高濃度的氨水,直接接觸皮膚會使皮膚變紅,并有灼熱感。氨水能污染水環境,造成水體中氨氮超標,導致水質惡化、水體中生物死亡,還可污染地下水,造成飲用水污染。

  3.3對周邊環境的影響

  生產異常情況下(包括系統開、停車)以及涉及液氨的設備(施)、管道檢修或發生泄漏時,特別是發生爆炸時大量洗消廢水中含高濃度氨氮,可污染地下水,排至區污水處理廠,會導致其細菌中毒,處理能力下降。

  4、環保應急設備(施)和治理設施、工藝

  4.1環保應急設備(施)

  成品車間:尿素碳銨液槽A、B、C、D共190m3,稀尿槽50m3,地下槽5m3;碳化氨水槽6個共405m3。

  合成車間:氨罐區設有噴淋設施(6個開花噴淋水槍,三個消防栓),三方砌50cm高圍堰,開口向總排溝。

  總排溝處設置有1850m3的事故應急池,另外在造氣開路循環水池旁還設有1000m3應急池(原大氣柜)。

  終端處理池的均質池、A池、SBR池和緩沖池以及鍋爐污水池平時剩余有效空間約1000m3,在總排溝事故應急池已裝滿的情況下,可作緊急狀態下事故池,用以最大限度盛裝超標廢水。

  4.2環保治理設施及工藝

  4.2.1深度水解裝置及水解廢液回收裝置

  尿素工藝冷凝液深度水解裝置處理能力為25噸/小時,該裝置將含有氨氮、尿素等污染物的尿素工藝冷凝液,采用中壓深度水解新工藝將尿素水解,氨和二氧化碳解析后回收利用,能使尿素工藝冷凝液中的氨氮降至20mg/L以下。2007年11月公司又新建了尿素工藝冷凝液水解廢液回收裝置,將水解廢液進一步除鐵、除硬度后全部回用作鍋爐的補充水。

  4.2.2變換冷凝液回用裝置

  兩變換冷凝液回用裝置將兩套變換裝置的冷凝液脫除二氧化碳后回用,作為循環水的補水。

  4.2.3生化終端處理池

  廢水終端生化處理池處理能力為40m3/h,該裝置采用短程硝化A/SBR新工藝。流程為:由生產區來的廢水首先經過隔油池去除原水中的油污后進入均質池調節均勻水質,由提升泵送入除油池通過氣浮攪拌機和刮油機去除水中剩余油污,然后流經A池、SBR池,在A池中兼性異養菌利用原水中的COD將SBR池中回流過來的亞硝酸鹽和硝酸鹽轉化為無害的氮氣,在內循環泵的作用下,A池內的COD、NH3-N進入SBR池,在SBR池中通過曝氣將原水中的氨氮轉化為亞硝酸鹽和硝酸鹽、再通過推流將亞硝酸鹽和硝酸鹽轉化為無害的氮氣,待氨氮<20mg/L、COD<50mg/L后靜沉使水體澄清,通過潷水器將澄清后的達標水排入緩沖池,再利用緩沖池提升泵將水送入稀土過濾器過濾,進而深度處理COD、氨氮,最后將水外排。

  4.3應急處置裝備及聯系

  冰機崗位配置有過濾式(4型)防毒面具4副,氧呼吸器2副、全身防護服二套,消防水帶3根,水槍兩支;Ф800合成塔氧呼吸器2副、Ф1000合成塔氧呼吸器2副,全身防護服各1套;尿素總控氧呼吸器3副、全身防護服二套;高壓泵氧呼吸器2副,全身防護服一套;脫碳崗位氧呼吸器1副;調度室氧呼吸器2副,全身防護服二套。

  公司設有環境監測站,專職水樣分析人員2人,嚴格按公司的規定進行取樣、分析和報告。監測站配備有722分光光度計、COD分析儀、PH計、離子計和氨檢測管等分析儀器。

  聯絡電話:生產安全處028-83603830調度室028-83603726

  區消防119急救電話120區環保局028-83305961

  區安監局028-89309506區污水處理廠028-83625706

  103院門衛:028-83603597108院門衛:028-83603601

  5、應急處置指揮機構、職責及分工

  5.1應急處置指揮機構

  公司成立環保應急處置指揮部,由總經理、有關副總及生產安全、保衛、公司辦、設備、技術、質監、供應、車間等部門組成,下設應急救援辦公室(設在生產安全處),負責日常工作。發生重大事故時,按總經理、生產副總、技術總工、生產總調、生產安全處長、保衛處長的順序,由在場最靠前的一位領導任總指揮,其后面的兩位領導任副總指揮,全權負責應急處置指揮工作。臨時指揮部應設在泄漏點上風向或斜上風向的安全地帶,微風或靜風狀態時可設在調度室。

  5.2指揮部職責

  如發生環境安全事故時,由指揮部發布和解除應急處置命令、信號,組織指揮救援隊伍實施救援行動,向上級和向友鄰單位通報事故情況,必要時向有關專業救援單位發出救援請求,組織事故調查總結應急處置經驗教訓。

  5.3指揮部成員分工

  總指揮:組織指揮全公司的環保應急處置。

  副總指揮:協助總指揮負責環保應急處置的具體工作。

  生產總調:協助總指揮(副總指揮)落實環保應急處置具體工作,并負責事故處置時生產系統的開停車調度工作。

  安全處長:協助總指揮作好環保應急報警,情況通報及處置工作。

  保衛處長:負責滅火和液氨泄漏時的消防噴水稀釋、警戒、治安、疏散和道路管制工作。

  公司辦主任:負責應急救援指揮機構間的聯絡,協助醫療救護工作。

  設備、技術處長:協助總指揮并負責事故搶險、工程搶險和搶修的現場指揮,并提供技術指導。

  醫務所長:負責現場醫療救護指揮及中毒、受傷人員分類搶救和護送轉院工作。

  保衛副處長:負責提供受傷、中毒人員生活必需品和協助醫療救護組作好傷員處置工作。

  供應公司經理:負責搶險救援物質供應和聯系運輸工作。

  質監處長:負責事故現場及有害物質擴散區域內的環境和公司排放水質情況監測工作。

  5.4救援隊伍分工

  公司各職能部門和全體員工都負有環保事故搶險救援的責任,各救援隊伍是環保事故救援的骨干力量,其任務主要擔負本公司各類環保事故的救援及處置。分工如下:

  通訊聯絡隊:由生產安全處長、保衛處長,以及公司辦、當班調度抽調人員組成,共6人,公司辦擔負應急救援指揮機構間的聯絡;生產安全處長負責向區安監、環保部門報告;保衛處長負責向區消防部門報告;當班調度負責生產系統各崗位之間聯系。

  治安隊:抽調保衛處15人、人力資源處1人組成,共16人,擔負現場治安、交通指揮、設立警戒、指導疏散。

  消防隊:由公司義務消防隊(為不脫產的兼職人員組成)擔任,共40人,必要時向區消防中隊和周邊單位發出救援請求,擔負滅火、液氨泄漏噴淋稀釋工作。

  事故搶險、搶修隊:由設備處、技術處、維修車間(包括土木)和事故所在車間靜檢班抽調人員組成,共40人,擔負事故搶險和設備搶修工作,其中事故搶險處置主要由車間負責,設備搶險和搶修由設備、技術處按職責分工負責。

  醫療救護隊:由保衛處(包括后勤及醫務所)、公司辦抽調人員組成,共10人,擔負現場醫療救護指揮及受傷人員分類搶救、安排入院工作。

  運輸隊:由公司辦、供應公司和車間抽調人員組成,共16人,擔負事故搶險所需物資(包括安全防護用品和滅火器材)的運輸工作。

  環境監測隊:由質監處環境監測人員共4人組成,負責事故現場大氣環境和排放水的監測工作。

  6、預案啟動條件

  由指揮部發布應急救援命令,啟動應急救援預案。預案啟動條件:涉及液氨的設備(施)、管道發生泄漏或發生爆炸,產生大量含高濃度氨氮的洗消廢水時,預案啟動。

  7、應急救援的處置程序

  7.1報警和接警處置程序

  (1)最早發現者應立即向公司調度室報警。

  (2)調度接到報警后,應迅速通知有關部門和車間領導,同時立即報告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

  (3)發生事故的輪班應迅速匯同車間主任一起查明事故發生的源點、泄漏部位或現場情況和原因,并采取其他一切有效措施,力爭在第一時間切斷事故源,并將處置情況立即上報調度室。

  (4)指揮部領導接警后,應迅速通知各“應急救援隊”,下達救援命令,組織指揮救援工作。

  (5)各應急救援隊接到命令后,應立即就位,投入應急救援搶險。

  7.2現場處置程序

  (1)總指揮、副總指揮或臨時總指揮、副總指揮到達事故現場后,向當班調度、班長、崗位人員了解現場人員情況,有無人員傷亡、設備毀損狀況等。根據事故狀態及危害程度作出局部或全系統停車的決定。若需緊急停車,總調應立即通知調度室,由調度指揮迅速落實到班組和崗位。緊急情況下,調度也有權根據情況決定是否停車。如事態嚴重時應請求有關單位支援。

  (2)義務消防隊到達現場后,配戴好氧氣呼吸器,必要時穿戴全身防護服,首先查明現場有無中毒、受傷人員,如有則以最快速度將傷者救離現場,同時接好消防帶,并可利用其他消防器材,對液氨泄漏點進行噴淋稀釋。尿素系統的噴淋稀釋水應盡量收集在碳銨液槽、稀尿槽或鍋爐污水池;碳銨系統的泄漏洗消水應盡量匯入開路循環水并抽入應急池(原大氣柜)。當高濃度含氨廢水無法收集而進入總排水溝后,應立即啟用總排口環保事故應急池或生化終端處理池進行儲水,杜絕高濃度含氨廢水外排。

  (3)搶險、搶修隊到達現場后,配戴好氧氣呼吸器,必要時穿戴全身防護服,在事故得到控制后,根據指揮部下達的搶修命令,迅速查找并處理漏點,同時按照正常的檢修程序和要求,進行設備(施)的搶修。

  (4)治安隊到現場后,擔負治安和交通指揮、組織檢查,在事故現場周圍設崗,劃分禁區并加強警戒和巡邏檢查。

  (5)醫療救護隊到現場后,與消防隊配合,應立即救護傷員,對受傷人員應根據癥狀及時采取清洗、消泡、輸氧等急救措施,重傷員及時送往醫院搶救。

  (6)通訊聯絡隊應隨時與各應急救援隊保持聯系,并及時向指揮部報告事故情況,并按照指揮部的命令進行聯系。

  (7)環境監測隊人員立即趕赴事故現場對大氣環境和排放水進行監測,并及時將數據報告指揮部和相關人員。

  (8)在事故救援搶修過程中,凡公司各救援隊伍和員工必須服從統一指揮,積極參加事故的搶險救援工作。

  7.3事態嚴重時的處置程序和措施

  (1)當事故特別重大,依靠自身搶救力量不足或可能危及周邊環境安全時,根據指揮部的命令,請求有關社會力量援助,并報告區環保局。社會救援隊伍進入事故現場時,指揮部應派專人引導,告知安全注意事項并積極協調處理。

  (2)當事故危及到生命安全時,在應急救援指揮部的指揮下,治安隊負責采取各種有效方式,告知現場人員、周邊單位及居民迅速向上、側風方向(觀察風向標志)的安全地帶疏散,撤離到安全地帶,以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亡。

  8、事故應急救援終止程序

  當事故得到控制,由指揮部發布事故解除命令,并立即成立二個專門工作小組。

  (1)在生產、技術副總指揮下,組成由安全、生產、技術、設備、保衛、工會、車間和輪班等參加的事故調查組。調查事故原因、分析事故責任、提出對事故責任人的處罰意見、研究制定防范措施,提出改進意見,編制事故調查處理報告,并將所有調查處理資料匯總,按檔案管理的要求立卷歸檔。

  (2)在生產、技術副總指揮下,組成由設備處、維修車間、事故發生車間參加的搶修小組,研究制定搶修方案立即組織搶修,盡快恢復生產并全面恢復環境。

  9、事故應急救援保障

  9.1內部保障

  9.1.1建立并執行以下相應制度

  (1)安全、環保管理制度。公司編制有“重大危險源管理制度”、“液氨貯罐安全管理制度”、“環保設施管理制度”、“各類事故管理制度”和“環保獎懲制度”等安全、環保管理制度。

  (2)值班制度。公司建立有值班制度。堅持領導、車間主任和生產部門負責人值班,發現問題及時處理,防止事態擴大。

  (3)公司嚴格按“環保設施管理制度”對環保設施運行、檢修等進行管理,發生環境安全事故嚴格按“各類事故管理制度”和“環保獎懲制度”進行考核。

  (4)檢查制度。車間按規定定期檢查應急救援裝備和涉及液氨的管道、設備(施)情況,并將檢查情況作好記錄,存在的隱患應及時上報相關部門積極消除隱患。

  (5)培訓制度。對新進公司員工進行三級安全教育;從業人員經上級主管部門培訓合格后,持證上崗;每年公司組織對全體員工進行一次包括應急救援知識的安全培訓,提高全員環境安全意識和事故應急處置能力。

  9.1.2預防環境污染事故的措施

  (1)崗位操作人員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和開停車程序,嚴禁超溫、超壓,并嚴格巡回檢查制度。

  (2)加強對設備以及附屬閥門、管線的檢查維護,對壓力容器按期進行檢測,對安全閥做到定期校驗,并由設備和維修車間作好記載。各車間應加強對消防器材、防護用品的檢查,確保能隨時備用。

  (3)檢修時選用符合要求的防護器材和工具,工作、檢修嚴格遵守各項規定。

  (4)采用防爆燈具、安裝避雷針和報警裝置、并配備足量消防和防護器材,并在重點區域設立安全警示牌,并張貼警示標語。

  (5)按要求對環保設施的運行情況進行記錄,并定期進行檢測和檢修,確保環保設施正常運行。

  (6)化工生產裝置區域屬禁火區,嚴禁吸煙和攜帶一切火種。動火作業,必須辦理動火證;入塔進罐作業,須置換、取樣分析合格,辦理《入塔進罐作業許可證》,配備必要防護用品,并指定專人監護,方能作業。

  (7)現場提供充分的全面通風,消防通道、應急樓梯、疏散門保持暢通。在氨罐區設立安全警示牌和安全規定牌。

  (8)事故狀態時收集在所有設備(施)(包括碳銨液槽、氨水槽、事故應急池、原大氣柜、生化終端處理池等)內的高濃度含氨廢水,應在生產正常后,經處理合格方能外排。

  (8)針對本單位涉及液氨的設備(施)、管道等,各車間必須制定相應的應急處置預案或措施,并嚴格按本預案規定的程序及要求,在發生事故時及時、準確處置,避免泄漏物及洗消水造成環境污染。

  (9)成品車間尿素碳銨液槽、稀尿槽、地下槽、碳化氨水槽以及事故應急池、開路循環水應急池(原大氣柜)以及生化終端處理池等,各車間應做好日常的檢查與安排,確保事故狀態下有最大的盛裝空間。

  (10)針對酸、堿罐泄漏應急處置,公司制定有《易制毒危險化學品泄漏應急處置預案》

  9.2外部保障

  一旦發生重、特大事故,公司搶險搶救力量不足或有可能危及周邊環境安全時,指揮部必須立即向上級和友鄰單位及政府有關部門報告,請求政府和社會力量支援。支援力量主要有四川化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專業消防隊、青白江區消防中隊等。

  10、應急培訓計劃

  每年將預案演練納入公司培訓計劃內容,與公司“危險化學品泄漏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演練的同時一并演練“環保應急處置預案”,對全公司職工進行突發性環境事故救援常識教育。

  另外,加強對社區或周邊單位及人員的應急響應知識宣傳,使其了解一定的事故防范知識和措施。

  11、演練計劃

  為能在事故發生后迅速準確,有條不紊地處理,盡可能減少事故造成的損失,平時必須做好應急救援的演練工作。

  (1)落實應急救援組織、救援指揮部成員和救援人員,并按照專人分工、專業對口,便于集結和開展救援的原則建立組織。各專業隊負責人應根據方案規定落實好人員,每年初要根據人員變化情況進行調整,確保救援組織的落實。

  (2)按照分工做好物資器材準備,如:必要的指揮通訊、報警、消防、清洗、搶救器材、信號裝置及交通工具。上述各種器材應指定專人保管,并定期檢查保養,使其處于良好狀態。

  本環保應急處置預案自下發之日起施行,各單位應認真組織員工進行學習,各級管理人員及崗位操作工必須熟練掌握各自職責及處置程序,確保事故發生時能及時、準確、靈活、有效處置,從而避免出現環境污染事故。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苏州市| 边坝县| 泸西县| 富蕴县| 正宁县| 罗源县| 洛浦县| 常宁市| 化德县| 合肥市| 囊谦县| 永济市| 周口市| 儋州市| 石河子市| SHOW| 商河县| 平武县| 平潭县| 辉南县| 大丰市| 通化市| 阳泉市| 河曲县| 大洼县| 正定县| 昌平区| 道真| 石河子市| 金沙县| 广南县| 阜南县| 怀宁县| 木兰县| 鄂托克旗| 堆龙德庆县| 合肥市| 印江| 若尔盖县| 沈丘县| 满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