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制定應急救援預案的指導思想和原則:為使事故發生后能及時有效的救援遇難人員及盡最大能力減少財產損失,特制定應急救援預案。
二、企業基本情況:
采礦權人:
地址:
從業人數:
開采礦種:磚瓦廠用粘土
開采方式:露天開采
生產規模:
礦區面積:
三、危害發生的類型和可能發生的地點:
類型:主要有機械傷害、采土場的坍塌、觸電等。
發生地點:本廠區。
四、事故預測救援程序:應急準備:1、滅火器10個;2、衛生保健箱1個(備有止血藥、紗布、繃帶、消毒藥水等急用藥);3、水源(自吸泵3個,水管200米);4、通訊工具;5、運輸工具。事故發生后,現場人員及時報告給安全生產小組及應急救援組織,由安全生產小組做出決策,調動各救援小組,調動所有人員及機械,及時展開營救,撥打安全急救聯系電話:1、火警:119;2、匪警:110;3、交通:122;4、急救中心:120。對傷員進行急救,并觀察事故現場對事故做出進一步預測及開展更好的營救策略。
五、應急救援組織領導及應急救援組織的職責:
指揮:
組員:
下設傷員營救組、物資搶救組、消防滅火組、保衛疏導組。
(1)、事故現場指揮的職能及職責:負責對事故做出準確預測,并在第一時間內調動所有救援組織對事故現場進行最合理的營救。
(2)、現場傷員營救小組的職能及職責:事故發生后,現場營救小組對傷員進行醫療和護理,對現場重傷人員進行緊急救護及傷情控制工作,為醫院急救人員的到來贏得時間。
(3)、物資搶救小組的職能及職責:在事故發生后,物資搶救小組在不影響遇難人員搶救的同時,對現場物資進行最大程序的搶救工作。
(4)保衛疏導小組的職能及職責:事故發生后,保衛疏導小組負責對事故現場未遇難人員及閑雜人員進行疏導,并保衛事故現場,閑雜人員禁止入內。電話通知廠長根據事故的情況報鎮安監辦,然扣報縣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
(5)、消防滅火小組的職能和職責:事故發生后,如有火災出現及時采取滅火措施;如未出現火災,要隨時待命,以防事故進一步擴大引發火災。
六、事故報警、應急通訊和主要防護設備:
(1)、事故報警和應急通訊:廠內設有擴音喇叭,事故發生后,可以在第一時間內通知各救援小組、安全生產小組及各救援小組,組長均配有手機,可以互相調度及及時報警。
(2)、主要防護設備:廠內有消防管道、噴槍、裝載機、抽水泵等,并配有醫藥箱、單架等緊急醫療工具。
七、當事故的評估預測達到起動應急救援預案條件時,由指揮啟動應急反應預案令。
對事故現場經過應急救援預案實施后,引起事故的危險源得到有效控制、消除;所有現場人員均得到清點;不存在其它影響應急救援終上報因素;應急救援行動已完成轉化為社會的公共救援;指揮認為事故的發展狀態必須上報,下達應急終止令。
應急救援預案實施終止后,應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擴大,保護事故現場和物證,經有關部門認可后可恢復施工生產。
八、應急救援的培訓與演練,職工教育工作
(1)、培訓:應急預案確立后,按計劃組織本廠全體人員進行有效的培訓,一般每年進行了一次,從而具備完成其應急任所需的知識和技能。主要培訓以下內容:1、滅火器的使用以及滅火步驟的訓練;2、施工安全防護、作業區內安全警增設置、個人的防護措施、施工用電常識、在建工程的交通安全、大型機械的安全使用;3、對危險源的突顯特性辨識;4、事故報警;5、緊急情況下人員的安全疏散;6、現場搶救的基本知識。
九、應急救援預案的評估和修改:應急救援預案設立后,每半年進行了一次救援演練,并召開會議進行評估,結合本廠內實際情況作出進一步修改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