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毛片姜怡,王局长把白洁做到高潮,japanese19第一次,精品熟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

聯系方式 | 業務合作 | 會員

石化公司職業病危害(急性中毒)事故(件)專項預案

2011-02-16   來源:安全文化網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0

  為了加強對急性職業中毒事故(件)的有效控制,最大限度地降低職業病危害事故(件)程度,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根據《燕山石化公司突發事故(件)應急總預案》,制定本專項預案,本專項預案為公司級,各二級單位可根據本專項預案制定相應級別的職業病危害專項預案。

  1、事故等級劃分

  本事故等級劃分中,四級、三級分別構成為車間級和廠(事業部、公司)級職業病危害專項預案事故(件)等級,二級及一級構成為燕山石化公司級職業病危害專項預案事故(件)等級。

  事故等級劃分

  事故等級

  事故內容

  四級事故(件)

  1、發生一般險情,對作業人員未構成危險

  2、構成企業級事故,對作業人員未構成較大危險

  三級事故(件)

  1、構成上報一般事故,但無作業人員傷亡

  2、發生急性中毒事故,但無作業人員傷亡

  二級事故(件)

  1、構成上報重大事故

  2、發生急性中毒事故,有作業人員死亡、重大傷亡、群死群傷

  3、大量毒物、易燃易爆物質泄漏

  一級事故(件)

  一次急性中毒事故造成10人及以上死亡

  2、報告及報告內容

  當公司所屬二級單位已經發生作業人員急性中毒事故(件)時,應按照應急報告的程序立即向公司突發事故(件)應急指揮中心辦公室報告,中毒事故(件)報火警電話(電話119)。事故當事人和相關二級單位安全監察部門均可報告相關情況。

  報告內容主要包括:

  2.1報告人姓名和單位、部門、聯系電話

  2.2發生的時間、地點及事故級別

  2.3作業人員傷亡情況

  2.4事故原因、主要毒物、事故性質(毒物泄漏、爆炸、燃燒)、事故危害波及的范圍和程度

  2.5現場風向

  2.6擬采取或已采取的應急處理措施情況

  2.7應急救援人員及器材器具到位情況

  2.8救援請求和其他要求

  3、啟動條件

  3.1發生三級及以上的突發事故(件)

  3.2二級單位請求啟動

  4、醫療救護專業指揮部組成

  指揮:公司主管副總經理

  副指揮:職業病防治所所長、燕化鳳凰醫院院長(外請)

  成員:職業病防治所、消防支隊氣防站、燕化鳳凰醫院各科室(外請)及各社區醫療站負責人、部分紅十字會負責人。

  5、應急工作的準備和預案的演習

  5.1建立健全急性職業中毒事故(件)的應急預案

  各單位要立足于預防為主的指導思想,對所屬全部生產裝置、化學危險物質應編制急性職業中毒事故(件)應急預案,報公司總調度室和安全監察部備案。

  5.2應急準備

  為有效預防和及時控制急性職業中毒事故(件),各單位應按總預案要求做好基礎臺帳、應急設施、設備、救治藥品和醫療器械以及其他物資、技術和隊伍的準備,同時按規定開展毒物及相關應急處理知識、技能的教育培訓和應急演習。

  6、應急預案啟動

  燕山石化公司應急指揮中心辦公室接到急性職業中毒事故(件)報告后,應根據指揮長的決定,宣布啟動本專項預案。

  7、急性職業中毒事故(件)或放射事故應急工作程序

  根據總預案中明確的應急行動程序要求,急性職業中毒事故(件)應急工作程序為:

  7.1對急性中毒事故(件)中中毒或受到傷害的作業人員實施醫療救治。

  7.2根據現場情況,迅速確定事故現場保護區,撤離非應急處理人員,封閉現場,并設立明顯警戒標志。

  在采取有效個人安全防護措施的情況下,迅速切斷污染源,防止污染事故的進一步擴大。

  7.3人員緊急撤離、疏散時,在做好人員防護、確保人身安全的情況下,發生事故的現場負責人和可能受到波及的生產、施工單位的現場負責人應及時指導和組織職工采取佩戴個人防護用品等應急措施進行自身防護,并向上風向迅速撤離出危險區或可能受到危害的區域,在上風向無撤離通道時,也應避免向下風向撤離,并在疏散或撤離的路線上設立哨位,指明疏散撤離方向。在撤離過程中應積極組織職工開展自救和互救工作。不要在低洼處滯留,同時要查清是否有人仍留在污染區。

  發生重大急性中毒事故且事故可能對廠區外人群特別是居民區安全構成威脅時,由應急指揮中心向政府部門報告,并接受政府的統一指揮,同時決定組織與事故應急救援無關的人員進行緊急疏散。

  7.4現場污染控制處理時要安排必要的監護人員和防護設施,需要時消防、氣防給予配合,同時通知本單位監測部門或者飛燕公司對事故現場進行應急監測。必要時,由公司突發事故(件)應急指揮中心爭取外援。

  8、急性職業中毒事故(件)應急處置措施要點

  8.1突發急性職業中毒事故(件)發生時,在崗人員應立即采取包括佩戴個人防護用品措施在內的自我保護措施,迅速查清災情,根據預案進行果斷處理,并及時向有關領導匯報,同時迅速通知臨近的單位或崗位。

  8.2應急處理人員在保證自身防護的前提下,發現現場中毒人員后,應迅速將中毒人員移至事故(件)現場上風向新鮮空氣處,松解衣扣和腰帶,并清除口腔異物,同時通知醫療部門。搬運過程中,不得強拖硬拉。

  應急處理人員在將中毒人員移離事故(件)現場后,對中毒者應進行一次全面檢查,根據中毒原因迅速采取應急措施,若中毒者呼吸、心跳停止,應立即進行心肺復蘇,在醫務人員到來之前,搶救不得中途停止。

  應急醫療救護人員進入和撤離事故現場應執行報告制度,并采取自身防護措施,現場急救時應依據檢傷結果對患者進行分類現場急救。

  8.3立即采取措施切斷污染源,防止事故的進一步擴大。

  應急處理人員(2人以上)應佩戴隔離式呼吸器具進入事故現場,迅速找出泄漏點,關閉有關閥門,切斷泄漏源。

  若發生化學物料管線大量泄漏,應立即設立警戒區域。警戒區域各出入口派專人負責警戒,嚴禁一切火種、與搶險無關的人員及車輛進入,并由專業隊伍對整個區域進行應急監測。

  根據泄漏的具體情況在指揮機構的領導下,進行裝置的停車、局部停車或其他措施。

  堵漏應由專業隊伍進行。

  8.4對管道、設備內的殘液應妥善處理,裝置現場地面應沖洗干凈,沖洗水排入污水系統。

  搶修隊伍進入設備內有限空間作業時,應做好職業中毒的防護工作,待毒物濃度符合國家職業衛生標準后方可作業。

  9、上報

  發生急性中毒10人以下的職業病危害事故,由燕山石化公司應急指揮中心辦公室在6小時內向房山區人民政府、燕山區衛生監督所和中國石化集團公司報告。

  發生急性中毒10人以上或者有死亡人數的職業病危害事故,由燕山石化公司應急指揮中心辦公室立即向房山區人民政府、燕山區衛生監督所和中國石化集團公司報告。

  10、關閉條件

  10.1急性中毒事故(件)中受到傷害人員現場救治工作結束

  10.2事故現場得到控制或處置完畢

  上述條件均達到,即可經應急指揮長批準后關閉本專項預案。

  11.附則

  11.1事故現場毒物濃度監測由職防所、飛燕公司和各單位監測部門實施。

  11.2臨床醫療救護由燕化鳳凰醫院實施,并有明確的接觸者醫學觀察、患者轉運及轉運中救治、患者治療、藥物、器材儲備信息等方案。

  11.3應急保障和后期處理按《燕山石化公司突發事故(件)應急總預案》規定執行。

  11.4車間應建立搶救小組,每個職工都應學會心肺復蘇術。一旦發生事故出現傷員,首先要做好自救互救;發生化學灼傷,要立即在現場用清水進行足夠時間的沖洗。


主站蜘蛛池模板: 铜山县| 永州市| 亳州市| 鹤山市| 永州市| 依安县| 仁寿县| 迁西县| 福鼎市| 南宫市| 武穴市| 花莲县| 遵化市| 庄河市| 长顺县| 龙井市| 兴宁市| 罗江县| 潮安县| 奎屯市| 邵东县| 定西市| 涿州市| 安平县| 托里县| 大姚县| 永康市| 凉山| 马鞍山市| 开江县| 军事| 安宁市| 雅安市| 翁牛特旗| 宜昌市| 黄浦区| 大新县| 德令哈市| 翼城县| 玉田县| 渭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