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車間崗位基本情況
車間簡介
(1)一原油罐區
原油一罐區位置在煉油廠的東南側,現有七臺在用的油罐,儲存的介質為原油,儲存能力為十四萬立方米,所儲存的油品皆為易燃、易爆品。其主要生產任務是油品的儲存和向常減壓裝置輸送原料,并且負責接收部分裝置退出的污油。本罐區東側與瓦斯氣柜相連,北側一河之隔是柴油加氫裝置。
(2)二原油罐區
原油二罐區位置在煉油廠的東北側,現有五臺在用的油罐,儲存的介質為原油,皆為易燃、易爆品。儲存能力為五萬立方米,其主要生產任務是油品的儲存和向二常減壓裝置輸送原料,并且負責接收部分裝置退出的污油。本罐區南側與加氫罐區相對,西側一路之隔是二常減壓裝置。
(3)三原油罐區
原油三罐區位置在煉油廠的中部,現有五臺在用的油罐,里另外還有一臺三萬立原油罐即將投用,儲存的介質為原油,皆為易燃、易爆品。最終儲存能力為二十二萬立方米,其主要生產任務是油品的儲存和向其它原油罐區輸送原油,本罐區西側與焦化裝置相連,南側一河之隔是廠辦公大樓。
(4)一蠟油罐區
蠟油罐區位置在煉油廠的北側,現有五臺在用的油罐,儲存的介質為蠟油、油漿,皆為易燃、易爆品。儲存能力為2.3萬立方米,其主要生產任務是油品的儲存和向兩套催化及焦化裝置輸送原料,并且負責接收部分裝置退出的污油。本罐區東側與苯罐區相連,南側一路之隔是溶劑油罐區。
(5)二蠟油罐區
二蠟油罐區位置在煉油廠的南側,現有8臺在用的油罐,儲存的介質為蠟油,此品為易燃、易爆品。儲存能力為8×1000立方米,其主要生產任務是油品的儲存和向兩套催化及焦化裝置輸送原料,本罐區西側與家屬區相連,北側一路之隔是瓦斯氣柜。
(6)原油卸車站
原油卸車站位置在煉油廠的西南側,現有四臺在用的油罐,儲存的介質為原油,皆為易燃、易爆品。儲存能力為八千立方米。有三個卸車棧橋,六條卸車鐵路線,一百五十個下卸鶴位六個上卸鶴位,有三座泵房。其主要生產任務是將火車運來的原油、渣油卸下,輸送到油品罐區。本區域南側與乙烯裝置較近,北側一路之隔是錦江的化工裝置。
崗位人員配備
各崗位日常生產和管理由原油車間負責,車間定員145人,其中設有主任1人、副主任4人,工藝、設備、綜合、計量管理等管理人員10人。油田駐寨人員18人,生產操作人員112人,設有生產操作崗位6個,分別實行“三、八班”和“運輸班”制。
二、本車間環保狀況
三廢排放量
含油污水:6000t/a排放源名稱:含油污水地點:隔油池排放去向:污水場
三、編制的目的和使用范圍
為了對生產過程中的脫水、清罐等作業和突發的環境事件及異常情況進行有效的管理,防止環境污染事故的發生,制定本預案。本預案適用于原油車間內各崗位。
四、編制的原則
符合公司職業安全健康環境管理方針和目標,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出現環境污染事件時,啟動本預案可以保證“三廢”達標排放及杜絕環境污染事故發生或降低環境污染的范圍及污染程度。
五、組織機構、分工及職責
六、預案啟動條件
1、當發生油品泄漏、脫水跑油且發生環境污染的情況時,啟動本應急處理預案。
2、當潛在因素發生環境事件時,啟動本應急預案。
七、通訊電話
工廠調度室:3981393
車間調度室:39826903982838
工廠防護站:3981129
八、預案啟動操作程序
(1)主要污染物處理方法
若跑油發生部位發生在卸車站臺,應在班長的指揮下,確定跑油原因,并立即關閉槽車下卸閥門,停止卸車操作,將溢出的油集中回收至匯油管中,流入零位油罐。然后將地面上的殘油沖入隔油池中,進行回收。封閉雨排水井和溝,防止油品流出院外。同時防止蒸汽管線浸入油中,避免發生著火現象。
若跑油發生部位發生在油罐區,崗位人員要立即確定跑油的原因,檢查工藝流程和設備狀況,對查出的問題立即進行處理。罐區圍堤內排水系統的閥門要處于關閉狀態。跑油量較大時,要及時對外溢油品進行堵截,對防火墻,雨排水井、溝等孔洞要封嚴,禁止油品流入或淌到院外。發生跑油后,立即對蒸汽線進行檢查是否浸油,如已浸油應將蒸汽線關閉,杜絕一切火源及可能引燃引爆的不安全因素。
跑油的回收過程中,要最大限度的減少污染,將其回收到油罐中,殘余的油用溫水將其沖入含油污水井中,進入隔油池進行回收,直到清理干凈。
(2)緊急工藝處理
1.油品等泄漏時,要立即控制工藝操作,堵住環境事故的源頭,減少污染。
2.必要時要停泵、關閉閥門,停止油品的輸送。
3.必要時將所泄漏設備內的油品倒出。
(3)物控制和處理程序
1.突發跑油事件時,原油車間應首先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事件擴大,即防止油排到罐區防油堤外,同時立即打電話報告給生產處調度室,和車間調度室及車間領導與有關人員。
2.保證隔油池的正常工作狀態,當跑出的油品進入池內時,要由專人進行盯守,并適時請安全科、分析車間進行分析水質排放情況。
3.當跑油量較大,流出院外或進入河中時,請求工廠組織人力采用堵截措施。
(4)鄰水體等的保護
1.當油品泄漏時,首先要防止油品進入雨排水系統,對所有的井、溝、孔洞等進行封堵。
2.防止大量的油品進入含油污水井,對脫水池、槽、罐采取措施,避免造成更大的污染。
(5)能發生的伴生事故的應急處理程序發生環境事故后,由于油品的泄漏,遇有明火或高溫管線,易發生火災、爆炸事故。處理程序為:
1.與有關部門聯系,安排人員在泄漏區域內戒嚴,嚴禁有車輛通行,防止有明火引燃。
2.蒸汽管線浸入油中,避免發生著火現象,當蒸汽線浸入油品中時,要立即將蒸汽關掉。
3.防止電器設備浸入油中,必要時關閉電源。
(6)現場清理與恢復生產
環境事故結束后,車間要立即組織人員對現場進行清理,作好恢復生產的準備工作,崗位人員立即進入恢復生產運行的狀態,對所有的設備、管線、儀表等進行詳細的檢查,有損壞的要立即進行維修,制定相應的生產方案,確定工藝流程,使生產盡快達到最佳狀態。
九、事故預防措施:
1、嚴格執行車間工藝操作規程,加強巡檢,按時記錄。發現異常及時處理,杜絕污染事故的發生。
2、嚴禁向排污管線倒入任何雜物,以免堵塞管線,保持排水通暢。
3、嚴禁在油品脫水時帶油。
4、水排放嚴格執行清、污分流的原則,禁止污水進入雨排水系統。
5、各罐區圍堤內雨排水閥門和排污閥門平時都應處于關閉狀態,只有在下雨時方可打開雨排水閥門。
6、加強對員工的培訓,定期進行演練,保證起到預案作用,提高員工事故狀態下的緊急應變能力。
十、附罐區圍堤內水排放位置圖
上一篇:公路改造項目安全生產應急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