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況
單體分廠氯丁二烯合成工段二臺乙烯基乙炔(MVA)大貯槽位于本公司中南部,其東邊是本分廠新線乙炔清凈崗位、西邊是氯丁新線聯合廠房、南邊是氯丁新線控制樓、北邊是本分廠觸媒配制崗位。此二臺乙烯基乙炔(MVA)大貯槽均于1994年12月投入運行。其基本尺寸:φ2200×4600,容積:20m3,盤管換熱面積:5m2。使用-15℃冷凍鹽水保冷,操作壓力:0.01—0.05MPa,操作溫度﹤2℃
二、潛在的污染
(一)MVA的理化特性:氣態(常溫)。熔點:-118℃;沸點:5℃;相對密度(水=1):0.71;相對密度(空氣=1):1.8;閃點:﹤-5℃,低閃點易燃液體;爆炸范圍:2—100(V%)
(二)MVA的危害性:其蒸氣與空氣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熱極易燃燒爆炸。在空氣中非常容易氧化生成過氧化物,受熱或撞擊、甚至輕微摩擦既發生爆炸。能與濃硫酸、發煙硝酸猛烈反應,甚至發生爆炸。
(三)污染的來源:因操作失誤、設備失修、設備腐蝕、工藝失控等原因都的可能發生MVA外泄事故,嚴重時將造成火災爆炸、人員傷亡等重大事故。
三、防范管理措施
(一)嚴格執行“MVA安全生產規程”。
(二)加強巡回檢查,嚴格控制操作工藝指標(溫度、壓力、貯存量等)。
期對貯槽及其安全附件(閥門、壓力表、溫度表、排空管等)進行檢查。
(三)成立污染事故應急處理領導小組,負責污染事故發生時進行搶險處理工作。對應急處理小組人員在每年年初根據人員變化情況進行調整,確保應急處理組織的落實。
(四)生產處、消防隊、長化醫院均建立24小時值班制度,夜間由生產處調度室負責,遇有問題按應急預案處理。
四、MVA污染事故的應急處理
單體分廠氯丁二烯合成工段在生產過程中有可能發生MVA大貯槽泄漏,其泄漏量視其漏點、設備的腐蝕程度、工作壓力等條件而不同;泄漏時又可因季節、風向等因素,波及范圍也不一樣。
MVA一般事故;當MVA大貯槽發生MVA少量泄漏時,由當班人員佩戴好防護器具,采取相應措施予以處理。若伴有火災發生時,當班人員應立即切斷事故源,并用滅火器撲滅初期火災。
MVA重大事故:因設備事故而發生大量MVA外泄和燃爆,當班人員難以控制時,應采取下列應急救援措施:
(一)發生事故的單體分廠應迅速采取緊急停車,當班人員應立即向公司生產處調度室、安技處、環保處報警,并采取一切辦法切斷事故源。若有火災發生,應立即用滅火器滅火,同時向MVA大貯槽噴水進行降溫。
(二)救援隊伍迅速趕往事故現場后。立即在事故周圍設崗、劃分禁區(整個氯丁新線范圍內),危險區邊界設黃、黑相間的警戒標志,并加強警戒和巡邏檢查。同時組織與事故應急處理無關人員向安全地帶進行緊急疏散。
(三)消防隊人員佩戴好個人防護器具,立即按滅火計劃撲滅火災;環保處負責對泄漏下風向擴散區域進行監測,并及時向指揮部報告監測情況;對中毒受傷人員根據中毒癥狀及時采取相應的急救措施并送往長化醫院進行搶救。
(四)搶險搶修隊佩戴好個人防護器具后,按照堵漏和搶修的具體方案迅速進行堵漏和設備搶修。如當MVA大貯槽本體穿孔泄漏時:
1.合成停車,用清水將泄漏物沖洗、稀釋,并將水溝中的可燃物用水不間斷沖洗干凈;
2.用竹簽堵漏,待大修時修補;
3.若漏洞較大,不能用竹簽堵漏時,則用管抱箍加適當大小的φ2200弧板卡住,將該貯槽內的MVA轉至另一個MVA貯槽中,經除毒處理合格后,吊離現場進行搶修。
4.用大量水稀釋吸收。在進行泄漏處理時,現場應立即停止其它一切作業,控制MVA的外泄,以防事故擴大。
5.如事故擴大,本公司搶險、搶救力量不足或有可能危及社會安全時,指揮部必須立即向上級和友鄰單位通報并作相應預防措施,必要時請求社會力量援助。
6.夜間發生污染事故,由公司生產處調度室按應急處理預案,組織指揮事故處置和落實搶修任務。
7.當污染事故得到控制后,成立由環保處、安技處、保衛處、生產計劃處、技術處、機動處和單體分廠參加的事故調查小組,調查事故發生原因和研究制定防范措施;成立搶修小組,研究制定MVA貯槽搶修的具體方案,并立即組織搶修,盡早恢復生產。
五、MVA應急處理小組名單
組長:何成軒
副組長:向偉、陳耘
成員:譚平、冉瑞榮、鄒澤平、朱為民、蔡忠毅、何天文、秦華、萬泉
六、應急處理聯絡電話號碼
生產處調度室:xxxxxxxxxx
安技處辦公室:xxxxxxxxx
環保處辦公室:xxxxxxxxx
保衛部值班室:xxxxxxxxx
公司辦公室:xxxxxxxxx
長化醫院院辦:xxxxxxxxx
消防隊值班室xxxxxxxxx
長化醫院保健站:xxxxxxxxx
長化醫院救護車:xxxxxxxxx
單體分廠值班
上一篇:鹽化有限公司環境污染事故應急預案
下一篇:油庫汽油、柴油貯罐應急救援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