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毛片姜怡,王局长把白洁做到高潮,japanese19第一次,精品熟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

聯系方式 | 業務合作 | 會員

觸電、電氣火災事故應急預案

2011-05-09   來源:安全文化網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0

  目的

  編制觸電事故應急預案的目的是盡最大努力把因電氣火災、觸電受傷者從死亡線上搶救出來,把事故的人員傷亡減少到最小程度。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GB6441-86《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分類標準》

  GB18218-2009《重大危險源辯識》

  AQ3013-2008《危險化學品從業單位安全標準化通用規范》

  AQ9002-2006《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

  《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管理條例》

  《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

  《四川省安全生產條例》

  適用范圍

  本應急預案適用本企業所有從事生產的員工,在工作場所發生觸電、電氣火災事故時,承擔對他人觸電實施緊急救護的責任;在其他場所發生觸電、電氣火災事故時,承擔對外人觸電實施緊急救護的義務。

  事故類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事故類型

  根據GB6441-86《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分類標準》“2事故類別”,應列為序號為05觸電、07灼燙、08火災三類。

  危害程度分析

  電氣火災

  (1)配電設備因過載、短路、絕緣下降、接觸不良、散熱不良等引起火災;

  (2)在配電系統進行檢修、啟停活動時,發生誤操作可能引起火災。

  (3)變壓器會因絕緣老化和層間絕緣損壞引起短路,導致火災或由于絕緣套管損壞爆裂起火。

  (4)在配電間,因開關觸點等部位發熱,可能引起火災、爆炸。

  (5)因動物爬入配電設備、線路引發短路,可能引起火災、爆炸。

  灼燙

  配電設備因某種原因引起火災,可能對人員造成灼燙傷害;

  觸電

  (1)夏季雷雨天可引發雷電傷害;

  (2)冬季空氣干燥,或與化纖、服飾、地毯、座墊、墻紙摩擦,或電器因特殊原因自帶靜電,可能造成靜電傷害;

  (3)潮濕環境可能引起漏電傷害。

  應急處置基本原則

  1.5.1以人為本,安全第一。把保障人民群眾的人身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首位,預防和減少危險化學品事故,切實加強企業員工的安全防護,充分發揮專業救援力量的骨干作用和職工群眾的基礎作用。

  1.5.2統一指揮,分級負責。在省、市安監局的統一領導下,公司應急指揮部負責現場指揮企業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工作。公司各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和權限,負責事故的應急處置工作。

  1.5.3快速響應,果斷處置。危化品事故的發生具有很強的突發性,在很短的時間內快速擴散和爆炸,按照分級響應的原則快速、及時啟動相應的應急預案。發生事故的企業是事故應急救援的第一響應者,省、市安監局等有關部門配合、指導、協助做好相關工作。

  1.5.4依靠科學,依法規范。采用先進的應急救援裝備和技術,提高應急救援能力。充分發揮專家的作用,實現科學民主決策。確保預案的科學性、針對性和可操作性。依法規范應急救援工作。

  1.5.5預防為主,平戰結合。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堅持事故應急與預防工作相結合。加強重大危險源管理,做好危化品事故預防、預測、預警和預報工作。開展培訓教育,組織應急演練,做到常備不懈。進行社會宣傳,提高從業人員和社會公眾的安全意識,做好物資和技術儲備工作。

  組織機構及職責

  應急組織體系

  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是公司系統突發事件應急管理工作的內部領導機構。負責相關類別突發事件的應急管理工作。

  由總經理擔任總指揮,行政總監、生產總監、營銷總監、財務總監任副指揮,成員由安全生產部、行政辦公室、設備動力部、財務部、各生產車間等部門負責人構成。

  指揮機構及職責

  發生重大事故時,立即啟動公司事故應急救援預案,迅速在事故現場附近安全地帶設立臨時指揮部。事故應急處理期間,全公司范圍內一切救援力量與物資必須服從調派。主要職責指揮部

  發生重大事故時,負責應急人員、資源配置、應急隊伍的調動;組織指揮救援隊伍實施救援行動;向上級匯報以及向友鄰單位通報事故情況,必要時向有關單位發出救援請求;發布和解除應急救援命令、信號;組織事故調查,總結應急救援經驗教訓。

  指揮部人員分工:

  1)總指揮:組織指揮事故現場的應急救援工作;

  2)副總指揮:協助總指揮負責應急救援的具體指揮工作,當總指揮不在現場時行使總指揮職責;應急救援辦公室

  1)按應急救援總指揮、副總指揮的指令,按程序向有關部門報送重大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響應信息;保持與有關單位的通訊聯絡;協調有關部門參與應急救援和緊急處置、應急人員安全防護、職工群眾安全疏散、后期處置等項工作。

  2)根據安全生產事故對社會的影響情況,在應急救援領導小組授權后,按安全生產事故等級向社會發布“藍、黃、紅、橙”警報。

  3)協調有關部門參與救護醫療、應急保障、動員社會力量參與應急救援等外圍支援工作。

  4)跟蹤重大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工作全過程,總結應急救援和響應工作的經驗及教訓。

  5)參與重大安全生產事故調查的工作。

  6)重大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響應工作結束后,負責應急救援響應工作報告的起草工作

  6.2.1.3公司消防設施配置圖、工藝流程圖、平面布置圖、周邊地區圖、危險化學品安全技術說明書由安全生產部保存;互救信息由行政辦公室提供。

  6.2.1.4應急通信系統、物資情況:公司安全生產部24小時有管理人員值班;各救援組織單位成員備有手機;現場備有救援裝備、物資、常用藥品。

  預防與預警

  危險源監控

  公司的配電室、電力線路以及各車間中控室均存在電氣火災、人員觸電的可能。為防止此類事故的發生,各部門、車間應做到:

  1)定期組織員工學習《電業安全規程》,加強用電安全意識;

  2)加強電力設施的維護,防止設備老化造成的誤觸電事故;

  3)加強對安全工器具的管理,防止因工器具不合格造成的誤觸電事故。

  預警行動

  各部門、車間在生產營運過程中發現監視、檢測設備所顯示的各種參數不正常,應及時向車間、設備動力部的技術負責人匯報,技術人員立即到現場調整運行參數,若無法調整,立即通知其他車間停機,同時向安全生產部匯報。

  信息報告程序報告程序和時限

  事故發生后,事故現場有關人員應當立即使用公司內線電話或用手機向公司安全生產部報告,安全生產部部長立即向公司總經理匯報,公司總經理在接到Ⅲ級以上的事故報告后,應當于1小時內向***安監局報告。緊急情況下,事故現場有關人員可以直接向***安監局報告。報告內容

  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信息來源、事故災難的起因和性質、基本過程、已造成的后果、影響范圍、事態發展趨勢、處置情況、擬采取的措施、下一步工作意見、領導到現場情況、具體聯系人和聯系方式及其他需要上報的有關事項。

  應急處置

  響應分級

  本預案所指Ⅰ級應急響應發生造成3人以上死亡或遇險,涉及公司外部產生重大影響,超出公司自身應急能力,以政府及社會救援機構全面介入,企業配合;

  本預案所指Ⅱ級應急響應是發生造成1-2人死亡或遇險,在公司外部產生一定社會影響,公司自救與政府相關機構社會救援結合,政府負責事故調查;

  本預案所指Ⅲ級應急響應是只涉及企業內部,未造成人員死亡,但有人員遇險或受傷,以公司自救為主必要時醫療或消防、公安交警部門協助。

  響應程序先期處置

  事故發生后,事故發生單位主要負責人或現場人員應當積極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先期處置。事故發生單位主要負責人和相關當事人員在搶險救援和事故調查期間不得擅離職守。

  1)積極采取有效措施,全力組織自救,防止事故蔓延擴大;

  2)嚴格保護事故現場;

  3)提供相應的救援裝備和救援力量,配合救援指揮部做好應急救援工作,提供事故現場情況,對周邊環境可能造成的影響和事故可能發生的后果等有關信息。現場保護

  因搶救人員、防止事故擴大需要移動現場物品的,事故發生單位、公安部門、安監局應當在確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做好標志,采取拍照、攝像、繪圖等方法詳細記錄事故現場原貌,妥善保存現場重要痕跡、物證。啟動預案

  1)發生Ⅲ級應急響應級別:啟動車間及部門應急預案,由事故單位負責人領導指揮,組織設備搶修,人員救治,不需要啟動公司應急預案。

  2)發生Ⅰ、Ⅱ級應急響應級別:由公司總經理宣布啟動公司應急預案,各應急小組進入應急狀態,按各自職責開展應急救援工作。

  3)各有關部門應當根據預案規定的職責要求,服從指揮中心的統一指揮,現場指揮人員和救援人員立即到達規定崗位,采取相應的救援、控制措施。

  4)事故發生單位應指派專人負責引導指揮人員及各專業救援隊伍進入事故救援現場;

  處置措施

  電氣火災滅火

  1)電器火災發生后,為保證人身安全,防止人身觸電,應盡可能立即切斷電源,疏散其他人員至安全帶以及向用電車間通報事故情況;嚴格限制出入,同時向公司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和應急救援小組報告。切斷電源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煙熏火烤,火場內的電器設備絕緣可能降低或破壞,停電時,應先做好安全技術措施,戴絕緣手套、穿絕緣鞋,使用電壓等級合格的絕緣工具。

  (2)停電時,應按照倒閘操作順序進行,先停斷路器(自動開關),后停隔離開關(或刀開關),嚴禁帶負荷拉合,負荷拉合隔離開關(或刀開關)以免造成弧光短路。

  (3)切斷電源的地點要適當,以免影響滅火工作。

  (4)夜間發生電氣火災,切斷電源要解決臨時照明,以利撲救。

  2)立即使用干粉、二氧化碳、1211等滅火器進行滅火,不得使用泡沫滅火器帶電滅火。

  3)人及所帶器材與帶電體之間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滅火器與10kv帶電體的距離不得小于0.4m。

  4)如有帶電導線斷落地面,應在落地點周圍畫警戒圈,防止可能的跨步電壓觸電;

  5)發現有觸電者,應立即采用“9.3.2觸電”方法進行搶救;

  6)如果用滅火器不能撲滅電氣火災,應在控制好現場的同時,報告當地消防隊,請求支援。帶電滅火

  帶電滅火的關鍵是在帶電滅火的同時,防止撲救人員發生觸電事故。帶電滅火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使用允許帶電滅火的滅火器。

  2)撲救人員所使用的消防器材與帶電部位應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10KV電源不小于0.4米。

  3)對架空線路等高空設備滅火時,人體與帶電體之間的仰角不應大于45度,并站在線路外側,以防導線斷落造成觸電。

  4)電氣設備及線路發生接地短路時,在室內撲救人員不得進入距離故障點4米以內,在室外撲救人員不得進入距離故障點8米以內范圍。凡是進入上述范圍內的撲救人員,必須穿絕緣靴。接觸電氣設備外殼及架構時,應戴絕緣手套。

  5)使用噴霧水槍滅火時,應穿絕緣靴、戴絕緣手套。

  6)穿靴的撲救人員,要防止因地面水漬導電而觸電。

  7)現場出現火險時,現場負責人判斷要準確,當即不能救的要及時報警,請消防部門協助滅火。

  8)在消防隊到現場后,現場負責人要及時而準確地向消防人員提供電器、易燃、易爆物的情況。

  9)火災區內如有人時,要盡快組織力量,設法先將人救出,然后再全面組織滅火。

  10)滅火以后,要保護火災現場,并設專人巡視,以防死灰復燃。保護火災現場又是查找火災原因的重要措施燒傷、燙傷急救措施

  1)立即冷卻燒(燙)傷的部位,用冷水沖洗燒傷部位10~30分鐘或冷水浸泡直到無痛的感覺為止。

  2)冷卻后再剪開或脫去衣褲。

  3)不要給口渴傷員喝白開水。

  4)發生窒息可用粗針頭從病人環甲膜處刺入氣管內,以維持呼吸。

  5)妥善保護創面,不可挑破傷處的水泡。不可在傷處亂涂藥水或藥膏等。

  6)盡快送往醫院進一步治療。

  7)搬運時,病人應取仰臥位,動作應輕柔,行進要干穩,并隨時觀察病人情況,對途中發生呼吸、心跳停止者,應就地搶救。

  觸電

  9.3.2.1發現有人觸電時,應立即使觸電人員脫離電源;脫離電源方法如下:

  1)高壓觸電脫離方法:觸電者觸及高壓帶電設備,救護人員應迅速切斷使觸電者帶電的開關、刀閘或其他斷路設備,或用適合該電壓等級的絕緣工具(絕緣手套、穿絕緣鞋、并使用絕緣棒)等方法,將觸電者與帶電設備脫離。觸電者未脫離高壓電源前,現場救護人員不得直接用手觸及傷員。救護人員在搶救過程中應注意保持自身與周圍帶電部分必要的安全距離,保證自己免受電擊。

  2)低壓觸電脫離方法:低壓設備觸電,救護人員應設法迅速切斷電源,如拉開電源開關、刀閘,拔除電源插頭等;或使用絕緣工具、干燥的木棒、木板、絕緣繩子等絕緣材料解脫觸電者;也可抓住觸電者干燥而不貼身的衣服,將其拖開,切記要避免碰到金屬物體和觸電者的裸露身體;也可用絕緣手套或將手用干燥衣物等包起絕緣后解脫觸電者;救護人員也可站在絕緣墊上或干木板上,絕緣自己進行救護。為使觸電者脫離導電體,最好用一只手進行。

  3)桿塔觸電脫離方法:高、低壓桿塔上作業發生觸電,應迅速切斷線路電源的開關、刀閘或其他斷路設備,對低壓帶電線路,由救護人員立即登桿至能確保自己安全的位置,系好自己的安全帶后,用帶絕緣柄鋼絲鉗、干燥的絕緣體將觸電者拉離電源。在完成上述措施后,應立即用繩索迅速將傷員送至地面,或采取可能的迅速有效的措施送至平臺上。解脫電源后,可能會造成高處墜落而再次傷害的,要迅速采取地面拉網、墊軟物等預防措施。

  4)落地帶電導線觸電脫離方法:觸電者觸及斷落在地的帶電高壓導線,在未明確線路是否有電,救護人員在做好安全措施(如穿好絕緣靴、帶好絕緣手套)后,才能用絕緣棒撥離帶電導線。救護人員應疏散現場人員在以導線落地點為圓心8米為半徑的范圍以外,以防跨步電壓傷人。

  9.3.2.2發現者應即時向單位領導和調度匯報,明確事故地點、時間、受傷程度和人數;調度應根據現場匯報情況,決定停電范圍,下達停電指令。

  9.3.2.3根據其受傷程度,決定采取合適的救治方法,同時用電話等快捷方式向當地的120搶救中心求救,并派人等侯在交叉路口處,指引救護車迅速趕到事故現場,爭取醫務人員接替救治。在醫務人員未接替救治前,現場人員應及時組織現場搶救。

  9.3.2.4搶救方法如下:

  1)觸電傷員如神志清醒者,應使其就地仰面平躺,嚴密觀察,暫時不要使其站立或走動。

  2)觸電傷員如神志不清者,應就地仰面平躺,且確保氣道暢通,并用5秒時間,呼叫傷員或輕拍其肩部,以判斷傷員是否意識喪失,禁止搖動傷員頭部呼叫傷員。

  3)觸電后又摔傷的傷員,應就地仰面平躺,保持脊柱在伸直狀態,不得彎曲;如需搬運,應用硬模板保持仰面平躺,使傷員身體處于平直狀態,避免脊椎受傷。

  9.3.2.5呼吸、心跳情況的判定

  1)觸電傷員如意識喪失,應在10秒內,用看、聽、試的方法,判定傷員呼吸、心跳情況。

  看:看傷員的胸部、腹部有無起伏動作。

  聽:用耳貼近用傷員的口鼻處,聽有無呼氣聲音。

  試:試測口鼻有無呼氣的氣流,再用兩手指輕試一側(左或右)喉結旁凹陷處的頸動脈有無搏動。

  2)若看、聽、試結果,既無呼吸又無頸動脈搏動,則可判定為呼吸、心跳停止。

  3)心肺復蘇法

  (1)觸電傷員的呼吸和心跳均已停止時,應立即按心肺復蘇法中支持生命的三項基本措施進行搶救。三項基本措施:

  A、通暢氣道;

  B、口對口(鼻)人工呼吸;

  C、胸外按壓(人工循環)。

  (2)通暢氣道:觸電傷員呼吸停止,重要的是應始終確保氣道通暢。如發現傷員口內有異物,可將其身體及頭部同時側轉,并迅速用一個手指或用兩手指交叉從口角處插入,取出異物。操作中要注意防止將異物推到咽喉深部。

  通暢氣道可采用仰頭抬頦法。用一只手放在觸電者前額,另一只手的手指將其下頜骨向上抬起,兩手協同將頭部推向后仰,舌根隨之抬起,氣道即可通暢,嚴禁用枕頭或其他物品墊在傷員頭下。頭部抬高前傾,會加重氣道的阻塞,且使胸外按壓時心臟流向腦部的血流減少,甚至消失。

  4.5.3.3口對口(鼻)人工呼吸:在保持傷員氣道通暢的同時,救護人員用放在傷員額頭上的手指,捏住傷員的鼻翼,在救護人員深吸氣后,與傷員口對口緊合,在不漏氣的情況下,先連續大口吹氣兩次,每次1秒—5秒。如兩次吹氣后試測頸動脈仍無搏動,可判斷心跳已經停止,要立即同時進行胸外按壓。

  除開始時大口吹氣兩次外,正常口對口(鼻)呼吸的吹氣量不需過大,以免引起胃膨脹。吹氣和放松時要注意傷員胸部應有起伏的呼吸動作。吹氣時如有較大阻力,可能是頭部后仰不夠,應及時糾正。

  觸電傷員如牙關緊閉,可口對鼻進行人工呼吸。口對鼻人工呼吸吹氣時,要將傷員觜唇緊閉,防止漏氣。

  4.5.3.4胸外按壓:正確的按壓位置是保證胸外按壓效果的重要前提。確定正確按壓位置的步驟如下:

  1)右手的食指和中指沿觸電傷員的右側肋弓下緣向上,找到肋骨和胸骨接合處的中點;

  2)兩手指并齊,中指放在切跡中點(劍突底部),食指平放在胸骨下部;

  3)另一只手的掌根緊抬食指上緣置于胸骨上,即為正確的按壓位置。

  4)正確的按壓姿勢是達到胸外按壓效果的基本保證。正確的按壓姿勢如下:

  5)使觸電傷員仰面躺在平硬的地方,救護人員站立或跪在傷員一側肩旁,兩肩位于傷員胸骨正上方,兩臂伸直,肘關節固定不屈,兩手掌根相疊,手指翹起,不接觸傷員胸壁;

  6)以髖關節為支點,利用上身的重力,垂直將正常成人胸骨壓陷3cm--5cm(兒童和瘦弱者酌減);

  7)按壓至要求程度后,立即全部放松,但放松時救護人員的掌根不得離開胸壁。

  8)按壓必須有效,其標志是按壓過程中可以觸及到頸動脈搏動。

  9)操作頻率如下:

  (1)胸外按壓要以均勻速度進行,每分鐘80次左右,每次按壓和放松的時間相等。

  (2)胸外按壓與口對口(鼻)人工呼吸同時進行,其節奏為:單人搶救時,每按壓15次后吹氣2次(15:2),反復進行;雙人搶救時,每按壓5次后由另一人吹氣1次(5:1),反復進行。

  9.3.2.6搶救過程中的再判定

  1)按壓吹氣1分鐘后(相當于單人搶救時做了4個15:2壓吹循環),應用看、聽、試方法在5秒--7秒時間內完成對傷員呼吸和心跳是否恢復的再判定。

  2)若判定頸動脈已有搏動但無呼吸,則暫停胸外按壓,而再進行2次口對口人工呼吸,接著每5秒時間吹氣1次(即每分鐘12次)。如脈搏和呼吸均未恢復,則繼續堅持心肺復蘇法搶救。

  9.3.2.7搶救過程中傷員的移動與轉院

  1)心肺復蘇應在現場就地堅持進行,不要為方便而隨意移動傷員,如確實需要移動時,搶救中斷時間不應超過30秒。

  2)移動傷員或將傷員送往醫院時,應使傷員平躺在擔架上,并在其背部墊以平硬闊木板。移動或送醫院過程中應繼續搶救,心跳呼吸停止者要繼續心肺復蘇法搶救。

  3)應創造條件,用塑料袋裝入砸碎了的冰屑做成帽狀包繞在傷員頭部,露出眼睛,使腦部溫度降低,爭取心腦完全復蘇。

  9.3.2.8傷員好轉后的處理

  1)如傷員的心跳和呼吸經搶救后均已恢復,可暫停心肺復蘇法操作,但心跳呼吸恢復的早期有可能再次驟停,應嚴密監護,不能麻痹,要隨時準備再次搶救。

  2)初期恢復后,傷員可能神志不清或精神恍惚、躁動,應設法使傷員安靜。

  3)現場搶救用藥:現場觸電搶救,對采用腎上腺素等藥物治療應持慎重態度。如沒有必要的診斷設備和條件及足夠的把握,不得亂用。在醫院內搶救觸電者時,由醫務人員經醫療儀器設備診斷后,根據診斷結果再決定是否采用。

  9.3.2.9注意:

  1)處理電擊傷時,應注意有無其他損傷。如觸電后彈離電源或自高空跌下,常并發顱腦外傷、血氣胸、內臟破裂;四肢和骨盆骨折等。

  2)現場搶救中,不要隨意移動傷員,若確需移動時,搶救中斷時間不應超過30秒。移動傷員或將其送醫院,除應使傷員平躺在擔架上并在背部墊以平硬闊木板外,應繼續搶救,心跳呼吸停止者要繼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按壓,在醫院醫務人員末接替前救治不能中止。

  3)對電灼傷的傷口或創面不要用油膏或不干凈的敷料包敷,而用干凈的敷料包扎,或送醫院后待醫生處理。

  9.3.3現場的最高負責人作為現場的救護指揮員,指揮現場救護工作,在現場的傷員得到急救的同時,立即使用手機或其他通訊設施拔打“120”電話,與綿竹市急救中心取得聯系,要求緊急救護,之后應打電話向公司安全生產部、總經理及其他負責人報告(報告內容包括:時間、地點、人數、傷者現狀等),保護事故現場。

  8)安全生產部接到報告后,問清楚救護中心地點,與救護中心取得聯系,落實后勤保障工作,確保傷員能立即得到救護,不因后勤不到位而影響急救;并向公司的總經理和上級主管部門報告。

  應急物質與裝備保障

  10.1各配電室都備有一整套良好齊全的干粉、1211等滅火器、絕緣手套、絕緣靴、絕緣桿。

  10.2對配電室備用的消防器材設施由各專人負責,如因保管不善貽誤戰機,必須追究單位負責人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锡林郭勒盟| 北安市| 华阴市| 兴隆县| 定西市| 青阳县| 柳州市| 镇赉县| 灯塔市| 龙州县| 镇原县| 呼图壁县| 漳州市| 曲靖市| 陈巴尔虎旗| 广宗县| 章丘市| 琼海市| 叙永县| 军事| 临西县| 尚义县| 巴楚县| 报价| 青海省| 五原县| 彰武县| 马公市| 琼中| 洛浦县| 白山市| 武强县| 新晃| 宜州市| 潜江市| 莱西市| 中阳县| 桓仁| 卢氏县| 宁德市| 红桥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