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總則
1.1目的
為規范公司循環流化床鍋爐大面積結焦事故的應急管理和應急響應程序,迅速有效地控制、處理生產運行中出現的異常情況,最大程度地預防和減少鍋爐大面積結焦事故及其造成的財產損失和影響,保障職工生命安全,保證企業生產、生活秩序的穩定而編制。
1.2編制依據
依據《YG-130/9.8-M鍋爐運行規程》、《電業安全工作規程(熱力和機械部分)》等,制定本預案。
1.3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并指導淄博大成熱電有限公司循環流化床鍋爐大面積結焦事故的應對工作。
2 事故類型和嚴重程度分析
2.1循環流化床鍋爐采用低溫燃燒,有一個固定的布風板,結焦就是布風板(床面)局部流化不良,燃燒溫度過高,超過煤的熔點,而發生高溫結焦。如果發生布風板局部結焦后不及時果斷切斷入爐燃料,結焦會迅速擴大至整個布風板。
2.2 影響鍋爐結焦的因素主要有4個方面:入爐煤的熔點變化、運行床溫高低、一次風量大小、布風板的布風均勻性。
2.3 鍋爐大面積結焦產生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幾種表現:
1)爐內物料循環減弱或破壞,鍋爐蒸發量急劇下降;
2)鍋爐主汽溫度、汽壓快速下降;
3)不及時切斷入爐煤會導致結焦迅速擴大,堵塞落煤口、返料系統,停爐后人工清焦困難極大,造成鍋爐長時間被迫停運。
2.4鍋爐大面積結焦事故危險等級主要分為:
1)Ⅲ級狀態:鍋爐布風板有少量焦塊出現;
2)Ⅱ級狀態:鍋爐布風板上出現局部不流化的區域;
3) Ⅰ級狀態:鍋爐布風板大面積結焦,蒸發量降低,汽溫、汽壓下降,鍋爐已無法正常運行。
3 應急處置的基本原則
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生產方針,以“保人身、保電網、保供汽、保設備”為原則,堅持預防與應急相結合,重視鍋爐大面積結焦事故預防措施的落實和各項安全操作與作業規程的嚴格執行,加強現場運行操作和設備巡查與檢修維護管理,統一指揮,明確職責,行動迅速,最大程度減少和避免鍋爐大面積結焦事故的發生。
4 組織機構及職責
4.1應急組織體系
應急工作領導小組:
組 長: 經理
副組長:副經理
成 員:鍋爐車間、生產技術處、安全環保處、綜合管理處負責人,當值值長
4.2 應急工作領導小組職責
4.2.1提出修訂應急預案,負責定期組織演練,監督檢查各部門在本預案中履行職責情況。對發生事件啟動應急救援預案進行決策,全面指揮應急救援工作。
4.2.2突發事件發生后,立即啟動本預案程序,組織相關部門趕赴現場進行事故處理,盡可能降低事故損失。
4.3 各部門職責
4.3.1生產技術處負責搶險技術方案和搶險物資資金的落實,負責搶險現場的組織協調工作。
4.3.2鍋爐車間(檢修)負責鍋爐設備的定期檢修、日常消缺維護以及事故搶險方案的具體實施。
4.3.4鍋爐車間(運行)負責鍋爐設備的巡回檢查,及時發現設備缺陷;負責搶險過程中布置安全隔離措施;負責針對鍋爐大面積結焦事故擬訂應急的機組運行方式。
4.3.5供銷處負責搶險物資的準備工作,并保證預案啟動后,迅速將搶險物資運至事故現場。
4.3.6大成醫院負責搶險現場傷員的救治。
4.3.7生產技術處負責搶險現場安全隔離措施的審查,并督促相關部門執行到位;負責組織事故調查及事故信息報送工作。
5 預防與預警
5.1 危險源監控
5.1.1 危險源監控方面重點對下列事項進行監控:
1) 鍋爐受熱面各溫度測點、各處床溫情況及均勻性;
2) 通過8米各觀察孔經常觀察布風板上床料流化情況;
3) 煤質分析指標及入爐煤粒度;
4) 鍋爐燃燒調整一、二次風量、氧量及受熱面管壁溫度、減溫水量的變化和爐膛出口溫度等運行參數的控制,水冷風室壓力、床壓的變化;
5) 規程制度定期修訂以及人員學習、掌握等情況。
5.2預防措施
1)建立健全企業相關規章制度、操作規程以及崗位職責,嚴格執行《國家電網公司電力安全工作規程(火電廠動力部分)》有關規定,并經常性的檢查、督促,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2)加強職工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工作,采取積極措施提高和增強職工所需安全生產技能以及事故預防和應急處理能力。
3)加強燃料管理,采用與鍋爐相匹配的煤種;做好煤質分析和配煤工作,燃料部門對不同類型的來煤應分別存放,并按照規定的煤質要求嚴格準確配煤,合理摻燒。
4)每天及時準確地提供入爐煤的工業分析和灰熔點數據,供運行人員參考,以利于運行人員根據煤種性質選擇正確的燃燒方式及便于燃燒調整。
5)通過燃燒調整試驗,建立合理的燃燒工況,并根據鍋爐冷態空氣動力場、臨界流化風量試驗確定合理的風量配比。
6)保證鍋爐氧量表指示準確、可靠,及時對氧量表進行標定,便于運行人員合理控制鍋爐運行氧量,優化鍋爐燃燒,減少因缺風造成的鍋爐結焦問題。
7)運行值班人員應經常從看火孔監視布風板結焦情況,發現有嚴重結焦情況,及時匯報、處理。
8)專業技術人員定期分析鍋爐運行工況,對易結焦的燃煤要重點分析,提出預防措施。?
5.3預警
綜合生產現場及工作實際、鍋爐大面積結焦影響因素以及造成的危害,將鍋爐大面積結焦預警分為Ⅰ、Ⅱ、Ⅲ三個級別,分別代表重大、較大、一般:
1)一般(Ⅲ級):
鍋爐參數基本正常,但從各二次風觀察孔能觀察到布風板上有少量小的焦塊。
2)較大(Ⅱ級):
鍋爐布風板上出現局部不流化的區域,局部床溫過高。
3)重大(Ⅰ級):
鍋爐布風板大面積結焦,蒸發量降低,汽溫、汽壓下降,鍋爐已無法正常運行。
當發生上述異常情況時,運行值班人員應及時向值長、車間主任匯報,值長應根據當時異常情況的性質、可控因素等,及時通知相關部門負責人和專業技術負責人,同時按程序匯報領導小組副組長或領導小組組長。
6 信息報告
信號規定
發生鍋爐大面積結焦事故,企業報警信號主要采用現場對講機和電話報警。
各職能部門負責人按照相關規定做好信息上報工作。
7 應急處置
7.1 按照分級負責的原則,對應預警分級,設置Ⅰ、Ⅱ、 Ⅲ三個應急響應等級:
7.1.1當發生Ⅲ級預警時,由值長負責指揮,鍋爐運行、檢修負責人進行協助,生產技術處負責人參與協調;
7.1.2當發生Ⅱ級預警時,由值長或鍋爐車間負責人進行先期處置。應急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接報后趕赴爐機控制室負責指揮,生產技術處負責人協助;
7.1.3當發生Ⅰ級預警時,應急工作領導小組組長指揮,副組長協助;
7.1.4應急工作領導小組成員根據4.2條所列職責分工承擔相應的應急響應處置工作。
7.2 處置措施
7.2.1現象
7.2.1.1 一個或幾個床溫測點指示與平均值差值較大(差值>150℃),個別點超過1050℃。
7.2.1.2 一個或幾個床壓指示值是靜態讀數,不是正常運行中的波動讀數。
7.2.1.3 CRT顯示床溫、床壓分布極不均勻。
7.2.1.4 床面吹穿前,床壓以高于正常的速度持續均勻上升。
7.2.1.5 床面吹穿時,一次風量突然增大,同時水冷風室壓力下降,床壓下降,汽溫、汽壓下降,爐內顏色暗紅,床料溫度降低,有大焦塊或不流化的區域。
7.2.2 原因
7.2.2.1 鍋爐床溫過高,或床料熔點過低。
7.2.2.2 燃用高熱值、低灰分煤種時,一次風量過低,床溫運行值過高。
7.2.2.3 鍋爐運行中,長時間風、煤配比不當,使床面上積存了大量可燃物。
7.2.2.4 因風帽堵塞、脫落、磨穿或床料過粗、耐火材料等大塊雜物剝落等原因造成床面流化不均勻,局部跑風。
7.2.2.5 運行床壓過低,煤在布風板上的擴散不均勻,局部超溫。
7.2.2.6 一側給煤機斷煤時,另一側給煤機加煤過猛,且煤量分配不均勻,單個給煤點上給煤過多,使燃燒過于劇烈。
7.2.2.7 投運油槍時配風嚴重失調或燃燒功率過大。
7.2.2.8 啟動投煤過程中,投煤溫度過低,投煤過早、過多,增加一次風不及時,對各點床溫監視調整不力。
7.2.2.9 停爐過程中停運風機過早,燃料未完全燃燒,析出焦油造成低溫結焦。
7.2.2.10 壓火操作不當,停運風機過早或壓火期間沒有徹底隔絕通過布風板的空氣。
7.2.3 處理
7.2.3.1 發現有輕微結焦象征時,及時降低床溫及增大一次風量,如果是在啟動過程中,應減少投煤或暫停投煤,防止床溫急劇上升。
7.2.3.2 檢查油槍燃燒是否正常,避免局部燃燒功率過大。
7.2.3.3 對給煤系統進行檢查,消除單個給煤點給煤過多的現象。
7.2.3.4 若由于局部流化不良引起結焦,可脈動增大一次風量加強流化,使焦塊破碎。
7.2.3.5 設法加大床料置換,把流化欠佳的床料及時排出。
7.2.3.6 如果經調整后仍無改善跡象,從觀察孔能夠看到成片不流化的區域或出現明顯的床面吹穿的象征,應請示停爐。
7.2.3.7 若發生爐內嚴重結焦,應緊急停爐。
8 后期處置
8.1 車間生產人員在應急處理期間,人身安全得到保證的前提下,均應堅守本職崗位,各項生產、生活正常進行。
8.2 事故應急處理完成后,車間相關人員應對事故原因進行分析,并對所有設備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需要進行試驗的設備完成所有試驗,當確認所有故障和隱患均已排除的前提下,可向調度申請鍋爐啟動,恢復正常的生產秩序。
8.3 事故后果造成的影響,生產副經理安排相關人員進行消除,涉及到人身傷亡、設備損害的情況,組織做好各項善后救治、設備的檢修采購工作。
8.4 生產副經理組織相關部門和人員對搶險過程和應急救援能力進行評估,并根據評估中暴露出來的不足,組織對應急預案進行修訂。
9 應急物資及裝備保障
按照公司的規定,保存一定的事故備品,如特定型號、材質的水冷壁管、閥門、管道、備用床料等,以及一定數量的通訊、照明、焊接、電源、醫療等相關器材。
10 培訓及演練
10.1培訓
預案發布后,每年本企業制定培訓計劃時應包括應急預案的培訓計劃,培訓的主要人員是應急工作領導小組成員以及電廠生產人員,培訓的內容主要是應急人員職責、預防和預警、應急響應的程序以及應急恢復。
10.2每年進行一次鍋爐大面積結焦事故應急響應的模擬演練。各成員按其職責分工,協調配合完成演練。演練結束后,由應急領導小組組長對“應急響應”的有效性進行評價,必要時對“應急響應”的要求進行調整或更新。演練、評價和更新的記錄應保存。
11 附則
11.1 本預案由淄博大成熱電有限公司應急預案編寫小組負責制定和解釋。
11.2本預案自發布之日起實施。
上一篇:重大設備和設施事故應急預案
下一篇:液化氣站應急預案